1. 鏡頭的相對焦距怎么算
光圈值的1.4倍稱為一檔,如F1.4收一檔為F2.0(1.96),F(xiàn)2.0的進光量也就比F1.4少一倍。 光圈系數(shù) = [鏡頭焦距] / [入射瞳直徑] 完整的光圈系數(shù)值序列為: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按此標準的光圈值序列設(shè)置的話,相鄰的兩級光圈系數(shù)光通量相差一倍(不是兩倍),如f8與f5.6,f5.6與f4,……從上面的計算公式可知,光圈系數(shù)是相對口徑(入射瞳直徑 / 鏡頭焦距)的倒數(shù),也就是說,光圈值越大,相對口徑越小。
入射瞳直徑是與面積成平方比的關(guān)系,通光量與入射瞳面積成正比,因此直徑與通光量是成平方的關(guān)系。
具體計算:如f8的光圈,相對口徑為1/8 (通俗一點說光圈的直徑大小是鏡頭焦距的1/8),而f5.6的光圈,相對口徑為1/5.6 (光圈的直徑大小是鏡頭焦距的1/5.6),兩者的通光面積是相差一倍,所以通光量自然也是差一倍了。
2. 鏡頭焦距對應(yīng)距離
1、橫拍豎拍都可以,像素要求不高,一般相機都能滿足需要;
2、焦距50mm左右,定焦變焦都可以;
3、光圈不宜太大,也不要太小,F(xiàn)5.6-F8就可以;
4、相機鏡頭跟鼻子一樣高;
5、對焦在其中一只眼睛上;
6、如果有條件,調(diào)整補光,使光線均勻,至少得給人打一個面光燈。當然有兩個燈最好,一個面光、一個輪廓光;
7、準備好背景布,就可以拍照了,量大時,注意做好記錄;
8、照完后,后期簡單修一下就可以了,制成一版8張的效果就可以出片了。
3. 鏡頭對焦距離怎么算
鏡頭能夠?qū)?,能夠拍清楚對焦范圍里任何距離的畫面。200mm隨隨便便說拍月亮就拍月亮,而且還如此清晰!
通常拍人物半身3~6米,全身6~8米。拍鳥時情況比較多,200mm端畫質(zhì)表現(xiàn)同樣出色,隨著光圈縮小中心畫質(zhì)并沒有明顯衰減,邊緣銳度也同樣令人滿意。
4. 鏡頭的相對焦距怎么算出來的
通過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來計算焦距:1/f=1/u+1/v 。(f是焦距,u是物距,v是相距)對在空氣中厚度為d,曲率半徑為R1和R2的透鏡,有效焦距為:1/f=(n-1)[1/R?-1/R?+(n-1)d/nR?R?]
此處n是透鏡材料的折射率,數(shù)值1/f就是這個透鏡的光學倍率,f是焦距,已知折射率n、曲率半徑R就可根據(jù)公式求出焦距f。
5. 相機鏡頭焦距和距離怎么算的
焦距是拍攝的焦平快門(單反相機)與被拍攝物的距離,快門速度是曝光時開啟關(guān)閉的時長,它們之間沒有從屬關(guān)系,不用計算。
6. 鏡頭的焦距計算公式有哪些
覆蓋被拍攝景物的鏡頭焦距可以通過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f=v*D/
V(1)f=h*D/
H(2)f: 鏡頭焦距 V: 拍攝景物的垂直方向高度 H: 拍攝景物垂平方向的長度 D: 鏡頭到拍攝景物間的距離 v: 相機畫面的垂直方向高度 h: 相機畫面的水平方向高度 (1) 測量拍攝景物高度 1/2 型相機(畫面尺寸) v=4.8mm 拍攝景物垂直方向高度 V=330mm(33cm) 鏡頭到拍攝景物間距離 D=2500mm(250cm) 代入公式(1) 可知f=36mm (2) 測量拍攝景物長度的情況 1/2 型相機(畫面尺寸) h=6.4mm 拍攝景物的水平方向長度 H=440mm(44cm) 鏡頭到拍攝景物間的距離 D=2500mm(250cm) 代入公式(2) 注意:實際應(yīng)用時,根據(jù)視野的V和H得出的值可能不一樣,應(yīng)該取較小的值,從而獲得較大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