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畫幅長焦鏡頭
對于全畫幅機身,鏡頭焦距超過200mm的可以算作“長焦鏡頭”,通常也稱作“遠攝鏡頭”。對于小幅面?zhèn)鞲衅鞯臋C身,“等效焦距”超過200mm 的也可算作長焦鏡頭。
微距鏡頭常用于拍攝微觀物體。真正的“微距鏡頭”,成像大小與被攝物大小的比值應達到1:1(放大倍率為1,即成像為原大)。通常把只能達到1:2甚至1:4(放大倍率0.5-0.25)的鏡頭稱作“近攝鏡頭”。鏡頭上的英文標記“Micro”常?;煜宋⒕噻R頭與近攝鏡頭的概念。
2. 半畫幅相機用半畫幅鏡頭焦距還有變化嗎
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相機上的虛化效果不如用在全畫幅相機上。有一種誤解認為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相機上,它的等效焦距變長了,所以虛化會強一些。其實這是個誤區(qū),等效焦距變長了只是畫面變窄了,實際物理焦距并未發(fā)生改變,在焦距不發(fā)生改變的情況下,全畫幅相機的虛化效果是優(yōu)于半畫幅相機的。
3. 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的機身上焦段變化
要乘以等效焦距,尼康乘1.5,佳能乘1.6
只要是半畫幅單反,無論是裝什么畫幅的鏡頭都要算等效焦距。因為全畫幅鏡頭的進光范圍正好能覆蓋住全畫幅膠卷(感光原件)。用半畫幅相機配全畫幅鏡頭,鏡頭的進光覆蓋范圍大,感光原件只是在這個范圍的中心部位,成像結果自然也只能是全畫幅的一部分。所以要乘以等效焦距,尼康乘1.5,佳能乘1.6。
4. 半畫幅變焦鏡頭
半畫幅配大三元之一的24mm~70mmf2.8變焦鏡頭,很有些奢侈,如果再填些錢,換個尼康D780應該更相般配。
所有的全畫幅鏡頭均可適用于同一種卡口的半畫幅機身使用。而所有的半畫幅鏡頭,均無法完成全畫幅機身的全整畫面成像。
這也是全畫幅鏡頭的價值所在。
5. 半畫幅用全幅鏡頭焦距變化
1、半畫幅的實際焦距 = 鏡頭焦距 x 系數(shù)。
2、【佳能】單反相機半幅與全幅的系數(shù)為 1.6 ,單反相機半幅與全幅的全畫幅和半畫幅,是針對相機的傳感器尺寸而言,全畫幅的傳感器尺寸為36*24mm左右,半畫幅機傳感器尺寸為23.5x15mm左右。一般我們會戲稱半畫幅機為殘幅機,那是因為我們平常對比照片的光圈,焦段等,都是以全畫幅為標準的,半幅機畫面小了一截,對全幅而言就是裁剪版。系數(shù)是 1.5或1.6 。
6. 中畫幅 焦段
等效焦段是24mm。
松下的LEICA DG SUMMILUX 12mm / F1.4 ASPH鏡頭是M43畫幅鏡頭,等效焦距為24mm,具有F1.4的超大光圈,12組15片光學結構中包含2片非球面鏡片。
7. 全畫幅鏡頭焦段
全畫幅和半畫幅焦段有個1.5倍的換算系數(shù),舉個例子,一支尼康的50mm定焦鏡頭,在尼康D850這款全畫幅單反相機上,它的焦距就是50mm,但如果這支鏡頭搭配尼康D500,D7200等半畫幅相機的話,它的焦距就是75mm,因為50*1.5=75mm 因此,半畫幅相機會損失廣角,但是卻能“賺長焦”
8. 半畫幅鏡頭焦段
23mm鏡頭屬于短焦段超廣角鏡頭,如果用在半畫幅照相機上,即便焦距乘上1.6的修正系數(shù),等效焦距也不過35mm左右,還是屬于短焦段鏡頭,不過視角會變窄一些,但比較標準50mm鏡頭,還屬于廣角鏡頭。在實際應用中,拍攝大場面自然風光、園林風光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