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52mm鏡頭
52、58、67即是鏡頭前端可以安裝的濾鏡的尺寸。UV鏡的作用原來是消除紫外線入射對照片的影響,現(xiàn)在這方面的作用小了,但依然比較常用,是用來擋灰和保護鏡頭鍍膜的。UV鏡有單層鍍膜、多層鍍膜之分,單層的便宜,透光性一般;多層的貴一些,透光性好,對照片色彩的影響也小一些。18-55的鏡頭一般價格不高,不需要在UV上投入很大,就用一個普通的單層鍍膜UV鏡就行,主要保護鏡頭,省了鏡頭清潔費用。
尼康和賓得18-55鏡頭用52mm的UV鏡,佳能18-55用58mm的
2. 賓得31mm1.8鏡頭
低嗎?我怎么覺得一點不低?。? 當然是手動比手動,自動比自動。 M42的賓得takumar應該是除了德系和fujinon之外最高的了吧?fujinon也是因為稀少。 手動頭里面主流廠商差不多。 自動頭完全是賓得最貴,即便副廠的適馬騰龍,同一鏡頭一定是賓得貴上10%以上。 參數(shù)差不多的話,賓得的鏡頭一定不會讓人失望,鍍膜是一絕!
3. 賓得50mm鏡頭
適合題材呢,其實是與鏡頭焦段有關的,因此50-200在賓得數(shù)碼機身上相當于75-300mm的視角,就是一只中焦到長焦的鏡頭。 50-200這個焦段適合拍人像、小物品(不過50-200有近1.5米的最近對焦距離拍小物品恐怕要加個近攝鏡才好玩)、以及遠攝類(例如拍蓮花、望遠偷拍等)。另外還有必須用上遠攝的掃街也是可以的,例如拍2~3樓、拍貓狗等。其實對于初學者來說,大部分的常用焦段都集中在18-55這個焦段,而50-200長焦則是某些特定目的才裝上的。 關于18-55的景深問題。景深越淺背景越虛。而景深深淺是由下面幾點控制的: 1、光圈值。光圈值越大(F值越?。?,景深越淺。 2、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淺。 3、物距。也就是被攝物與相機的距離(精確來講是與傳感器的距離)。物距越小,景深越淺。 另外關于背景虛化,除了追求淺景深外,在構圖方法也有所講究,畫面主體與背景越遠,背景越虛,反之越清晰。值得一提,如果是拍平面上小物品的話,從上方或斜上方網(wǎng)下拍,平面就是背景,因此背景清晰;如果你用低角度拍攝,那么背景就會在遠處的墻上或者其他東西,往往背景會虛化。 如果你對所拍出來的畫面在焦距虛化程度不合你意,可以嘗試從上面這幾個方面控制景深與構圖。也就是說,如果你用小光圈、遠距離、小焦距,被攝物與背景也離不遠,那么景深會較深,背景也比較清晰。反之,用大光圈,近距離,大焦距,被攝物遠離背景,那么景深就會很淺,背景就會虛化。 如有不懂歡迎追問!
4. 賓得135鏡頭
你好。賓得135單反相機采用的是PK卡口,其直徑44mm。佳能的單反是EF卡口,直徑是51.2mm。關于轉(zhuǎn)接的問題,由于佳能的法蘭距要比賓得的短,所以如果有合適的PK轉(zhuǎn)EF轉(zhuǎn)接環(huán)是完全可以在EOS機器上轉(zhuǎn)接PK口鏡頭的,只不過部分功能受限,起碼自動對焦是不可能的,只能當手動頭用,還有AV,TV檔也有可能只能用最大光圈,但M檔是可以使用的。希望你滿意哦
5. 賓得67 45鏡頭
這兩個牌子的比較主要還是鏡頭群的比較,賓得,由于他的鏡頭群是相對穩(wěn)定的,因為是自家生產(chǎn)的鏡頭 比較質(zhì)量可靠,另外一個是鍍膜是他們家獨家的工藝,其他品牌還沒有,所以我覺得如果要選擇品牌的話,賓得好
6. 賓得50鏡頭
賓得pentax m 24-50/4 鏡頭用途:標準鏡頭 (變焦) 焦距范圍:24-50mm 最大光圈:F4.0 成像速度快,外觀好看,白色的真心美,三防,不容易臟,摸著也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