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學鏡頭測試儀器有哪些
常用的光電儀器有:光功率計、光譜儀、光波長計、高速光電示波器、光網(wǎng)絡分析儀、光波元件分析儀、OTDR等。光電技術的領域十分寬廣,主要是成像和光源。其中成像技術有CRT、像管、像增強器、CCD、CMOS、3D成像、全息成像、液晶、等離子、PHP。光源技術有紅外、紫外、可見光、激光。
由光的作用產(chǎn)生的電叫光電。
以光電子學為基礎,綜合利用光學、精密機械、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解決各種工程應用課題的技術學科。光電行業(yè)在近代發(fā)展的很快涉及面也逐漸擴散,在光通訊、激光、光電顯示、光學、太陽能光伏、電子工程、物流網(wǎng)等領域發(fā)展的比較明顯;并逐漸融入更廣的空間。
2. 光學鏡頭設備
鑭系光學玻璃主要用于單反相機等有著高精密專業(yè)級光學鏡頭的設備上,對于投影機而言,鏡頭是非常關鍵的硬件,鏡頭的素質(zhì)對于光線質(zhì)量等的控制至關重要。因此在鏡頭的選擇上,酷樂視有非常嚴苛的標準。此外,對于投影機而言,影像均勻度的關鍵因素是光學鏡頭的成像質(zhì)量,更直接影響投影畫面的均勻度。
3. 光學鏡頭測試儀器有哪些種類
叫頂焦度儀.北京潘家園的眼鏡城有賣.進口和國產(chǎn)的價格懸殊比較大如果要賣的話要慎重考慮.
4. 光學鏡頭測試儀器有哪些牌子
1. 中光學 002189 :中光學是國內(nèi)集微光、紅外、激光、穩(wěn)定伺服控制、系統(tǒng)集成等高新技術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yè),公司開發(fā)研制了多款微光及紅外瞄準鏡、高精度穩(wěn)定控制光電系統(tǒng)。
2.鳳凰光學 600071 :鳳凰光學傳統(tǒng)主營業(yè)務為光學產(chǎn)品業(yè)務,涉及光學鏡頭、照相器材、望遠鏡、鋼片快門、水晶飾品、電子產(chǎn)品及通訊設備等綜合型高科技光學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和銷售。公司稱,其是一家擁有五十余年歷史的綜合光學元件及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商,近年來成為集研發(fā)、設計、制造一體化的精密加工、光學組件國內(nèi)重要供應商,主要產(chǎn)品包括光學組件,精密加工,光學儀器等。
3.水晶光電 002273 :光學薄膜元器件業(yè)務,也是水晶最基礎的業(yè)務板塊。光學元器件產(chǎn)品 ,主要應用在智能手機產(chǎn)品上,水晶光電還透露,目前公司已有AR模組小批量出貨用于行業(yè)應用。
4.五方光電 002962 :五方光電公司的主營業(yè)務是精密光電薄膜元器件的研發(fā)、生產(chǎn)和銷售,主要應用于手機攝像頭、電腦內(nèi)置攝像頭、車載攝像頭和安防監(jiān)控等,數(shù)碼成像領域。公司客戶主要為攝像頭模組生產(chǎn)廠商,如歐菲光、舜宇光學科技、丘鈦科技和信利光電等。
5.歐菲光 002456 :開發(fā)、生產(chǎn)經(jīng)營光電器件、光學攝像頭零件及系統(tǒng)設備,光網(wǎng)絡、光通訊零部件及系統(tǒng)設備,電子專用設備儀器,并提供相關的系統(tǒng)集成、技術開發(fā)和技術咨詢服務;新型電子元器件、光電子元器件、新型顯示器件及其關鍵件的研發(fā)、銷售和技術服務。
5. 光學鏡頭檢測投影儀
投影機鏡頭臟了后,可以使用以下步驟和方法清理:
1、使用無塵布擦拭
1.1、在使用無塵布擦拭鏡頭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單方向擦拭,不要來回擦拭或轉圈擦拭,以免造成鏡頭鍍膜的硬傷。如果沒有專用的無塵布,也可選擇擦拭鏡頭用的麂皮或鏡頭紙,在擦洗時,注意不要用力壓鏡頭表面,因為鏡頭表面覆蓋有一層易受損的涂層,很容易因為用力清潔而被擦去。
1.2、如果鏡頭上有頑固一些的污漬,例如指痕、油脂等,就需要專用清洗液來進行清潔了,不過一定要注意使用的量不宜過多。
2、使用棉簽清理
投影機鏡頭外側的鏡頭固定碗,也是灰塵容易聚集的地方,這個地方空間較小且會有與鏡頭銜接的縫隙,所以一般很難清潔干凈,用戶可以使用棉簽蘸無水酒精進行擦拭,但是要注意棉簽不要觸及投影機鏡頭,以免傷害鏡頭保護涂層。
3、吹風機清理
3.1、打開投影機頂蓋前要觸摸金屬物體,釋放人體靜電。取下投影機頂蓋后,首先需要使用吹風機清理的是頂蓋內(nèi)部個角落的堆積灰塵,注意風向是由投影機內(nèi)側向外吹塵,以免灰塵進入投影機內(nèi)部光學元件。
3.2、投影機中部為投影機燈泡倉,為保證在投影機主板清潔工作中燈泡安全,建議先將燈泡拆下,對燈泡架和燈泡表面進行清理。燈泡架在使用軟刷清掃之后,可以使用無塵布進行進一步的擦拭。
3.3、燈頭清理可以使用清潔投影機鏡頭的吹氣球工具,進行非接觸式灰塵清潔。不要使用任何清潔劑,以免造成燈泡表面的損壞。
4、清理完成之后重新組裝即可。
6. 光學鏡頭檢測
鏡頭的光學特性是指由其光學結構所形成的物理性能,由焦距、視場角和相對孔徑三個因素組成。任何一種光學鏡頭,都可以由這三種光學特性的技術參數(shù)來表示和區(qū)分。
(1)焦距 攝像機的鏡頭都可被看成為一塊中間厚、邊緣薄的凸透鏡,光線穿過透鏡會聚成焦點,焦點至鏡頭中心的距離即為該鏡頭的焦距,焦距的單位是毫米(mm)。 鏡頭焦距的長短與被攝對象在攝像管光電靶面上的成像面積成正比。
如果在同一距離上對同一被攝對象進行拍攝,鏡頭焦距愈長,那么成像面積越大,放大倍率越高;反之,鏡頭焦距愈短,則成像面積越小,放大倍率越低。
通常,我們把焦距與像平面對角線接近或相等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一般的攝像機光電靶面成像面積約等于16毫米電影攝影機的畫幅像平面,標準鏡頭焦距通常為25毫米。焦距大于像平面對角線的鏡頭,稱為長焦距鏡頭。焦距小于像平面對角線的鏡頭,稱為廣角鏡頭。焦距可發(fā)生變化的鏡頭,稱為變焦距鏡頭。
(2)視場角 鏡頭的視場角,是指攝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視場)邊緣與鏡頭后節(jié)點所形成的夾角。
從造型角度上講,鏡頭視場角反映了攝像機記錄景物范圍的開闊程度(鏡頭視場角分為水平視場角和垂直視場角,本章所用視場角均指水平視場角)。鏡頭視場角與被攝對象在畫面中的成像效果成反比。視場角愈大,被攝主體成像越小,畫面景物越開闊;反之,視場角愈小,被攝主體成像越大,畫面景物的視野越狹窄。
視場角主要受鏡頭成像尺寸和鏡頭焦距這兩個因素制約。由于攝像管成像靶面在實際拍攝中是不變的固定因素,所以直接影響視場角的就是鏡頭焦距了。我們拍攝時一般只能通過變換不同焦距的鏡頭來改變視場角。
攝像機在同一距離上對同一被攝對象進行拍攝時,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會改變該對象在畫面中的成像面積和背景范圍。
這實質(zhì)上是由于視場角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
比如,一個視場角為50°的鏡頭所拍得的被攝主體在畫面中只有視場角為5°的鏡頭拍得的圖像面積的1/10。鏡頭焦距越長,視場角越?。唤咕嘣蕉?,視場角越大。標準鏡頭(25mm鏡頭)所呈現(xiàn)的視場角大約在45°左右。廣角鏡頭(焦距小于25mm)的水平視場角均大于60°,一般處在60°-130°之間。130°以上到180°之間的鏡頭被稱為超廣角鏡頭,又稱為魚眼鏡頭。
長焦距鏡頭(焦距大于25mm)的水平視場角小于40°。
(3)鏡頭的相對孔徑是指鏡頭的入射光孔直徑(D)與焦距(f)之比,其大小說明鏡頭接納光線的多少。
相對孔徑是決定鏡頭透光能力和鑒別力的重要因素。
相對孔徑(D/f)的倒數(shù)(f/D)被稱為光圈系數(shù)(F),被標刻在鏡頭的光圈環(huán)上。攝像機的鏡頭光圈系數(shù)分為若干檔,常見的有1.4、2、2.8、4、5.6、8、11、12、16、22等,相鄰兩檔光圈F值的比值均為,曝光量相差一級。
由于像平面照度和相對孔徑的平方成正比,所以F值變化一檔,相當于攝像機鏡頭的光通量變化一倍。
在攝像時我們說開大光圈,實際上是從光圈調(diào)節(jié)環(huán)上大F值向小F值的一端運動,即減小了光圈系數(shù)值;而縮小光圈,則是從小F值向大F值一端運動,光圈系數(shù)值加大。
比如,從光圈8調(diào)到光圈5.6,就是開大了光圈,光通量增大一倍,曝光值增加一級。
反之亦然。
對相對孔徑和光圈系數(shù)的調(diào)節(jié),決定了鏡頭的光通量和鏡頭景深。對攝像機的鏡頭進行光圈選擇,實質(zhì)是一個曝光控制的問題?,F(xiàn)在的攝像機通常都有手動光圈和自動光圈兩種控制方式。自動光圈只能對被攝場景的曝光控制作出技術性處理,而有意識、有目的的動態(tài)用光和藝術處理只能由手動光圈才能更好的表現(xiàn)。在拍攝同一照度下的同一場景時,光圈越大,景深范圍越??;光圈越小,景深范圍越大。鏡頭曝光的有意圖控制和不同景深的選擇性運用,是攝像人員實現(xiàn)創(chuàng)作意圖取得最佳畫面效果的有效手段。
7. 光學觀測檢測什么
在光學顯微鏡的樣品制備過程中,樣品的切片厚度在2~25um之間;電鏡的切片厚度在50-100nm以內(nèi)(高壓電鏡除外,其樣品厚度可達到1um),所以采用的切片方法,也不盡相同。
在載體方面,光學顯微鏡的的切片的載體是玻片,而電鏡切片的載體是載網(wǎng)。
在固定方面,光學顯微鏡的切片使用復合固定液固定,而電鏡切片,只用單一固定液進行重復固定
在染色方面,光學樣品的染色較為簡單,根據(jù)不同的觀測樣品及光學顯微鏡的類型,通常以固定的一些染色劑染色就行了。而電鏡樣品再染色方面的方法很多,而且也很復雜,比如負染色、銀染色等等。
在包埋方面,光學顯微鏡切片使用石蠟、火棉膠、明膠等做包埋劑;電鏡切片則用環(huán)氧樹脂、聚苯乙烯樹脂、異丁烯樹脂及水溶性樹脂等做包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