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0最近對焦距離
?50 1.8 ; 50 1.4 ;最近對焦距離是 45cm 。被攝物品或者人或景不要小于45cm,其他的看你想怎么拍(因為是定焦,如果你想拍一個人的臉部特寫,那你就離人近點,相反如果你要拍人的全身,那么你就要‘相對特寫的距離’遠點)就怎么拍。
在換算等效焦距時有一個公式,為:等效焦距=鏡頭焦距X轉(zhuǎn)換倍數(shù)。
2. 50 1.8最近對焦距離
較之前有些許的提升
5組6片光學(xué)結(jié)構(gòu),最近對焦0.3m,最大放大率0.25x,7片光圈葉片,濾鏡接口43mm,尺寸φ69.2 x 40.5mm,重量160g
RF50 1.8體積略大一些,約Φ69.2×40.5毫米,EF50 1.8是Φ69.2×39.3毫米。
RF50 1.8的最近對焦距離達到了30cm,好于EF50 1.8的35cm,也就意味著更大的放大倍率。
從MTF曲線來看,這個RF50 1.8的畫質(zhì)也有所提升,中心的對比度和銳度都會好一些
3. 50 1.8對焦距離
50 1.8鏡頭50mm是指固定焦距,1.8是說,此鏡頭孔徑的能夠開到最大的光圈值,比如F/1.4是說最大能開到1.4的光圈。
由于照相時,被照的物體與相機(鏡頭)的距離不總是相同的,比如給人照相,有時,想照全身 的,離得就遠,照半身的,離得就近。也就是說,像距不總是固定的,這樣,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須隨著物距的不同而改變膠片到鏡頭光心的距離,這個改變 的過程就是平常說的“調(diào)焦”。
4. 50mm定焦最近對焦距離
按照規(guī)律,60mm鏡頭的最近拍攝距離應(yīng)該是0.6m或0.55m。
正如50mm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0.45m或0.5m一樣。
其規(guī)律就是:最近拍攝距離與鏡頭的焦距值形成大約10比1的正比關(guān)系。
而200mm長焦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則是2m或更長一點。
廣角的28mm鏡頭最近拍攝距離是0.3m左右。
5. 50定焦拍攝距離
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220V的電壓下,最大只能帶6000W的電器。220V一般都是單相電源,如果用鋁線取每平方毫米2A時。純電阻電路可帶2.5kw.電壓降不大于4%,取每平方毫米4 A時可帶5kw.電壓降低超過7%。如果是380伏電壓1平方毫米銅電線可帶2.28千瓦。 1平方毫米銅電線最多可安全通過6A電流。
6. 什么是最近對焦距離
就是焦平面和被攝物的距離
7. 50鏡頭最近對焦距離
一種情形是,沒有達到這個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鏡頭無法合焦。只要相機離拍攝主體,后移一下,鏡頭就可以合焦了,鏡頭來回伸縮的現(xiàn)象,就會停止。
第二種情形是,你拍攝的畫面,對焦點的明暗反差不明顯。甚者是一色的畫面,自然相機自動對焦時,鏡頭來回伸縮,合不了焦的。這時,需要改為手動對焦,調(diào)整,設(shè)定鏡頭的對焦距離,然后再手動調(diào)整鏡頭的對焦環(huán),進行對焦。
8. 焦距50怎么調(diào)
1.調(diào)節(jié)主鏡和尋星鏡的光軸平行:將望遠鏡安裝完畢后,首先需要選一處比較大的建筑作為觀察目標,如煙囪,空調(diào)室外機等。先選擇望遠鏡配備的最大F值的目鏡安裝到主鏡上(一般為20mm或者8mm),用主鏡慢慢找準所看物體。調(diào)節(jié)焦距系統(tǒng)使影像清晰起來,并讓影像處于主鏡視野中心,找到后,把腳架全部鎖緊。
2.調(diào)節(jié)尋星鏡:主鏡已經(jīng)把影像定下,下面來調(diào)節(jié)尋星鏡。轉(zhuǎn)動尋星鏡上的三個螺絲慢慢的調(diào)節(jié),把剛才在主鏡中心的影像盡量的調(diào)節(jié)到尋星鏡十字絲的中心。
3.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為了讓兩只鏡筒光軸平行,而不是觀察某個體,一定要搞明白。
4.好了,兩只鏡的光軸平行了,就可以觀測所有的物體。松開剛才鎖死的腳架,慢慢的移動到觀測物體的大致方位。如何選擇合適的目鏡 首先,一般情況下,先用焦距比較大的目鏡開始觀察物體,這個很重要,之后,然后可以逐步降低目鏡的焦距,注意焦距的單位為毫米,大小已經(jīng)標示在目鏡上,而通常來說:目鏡的焦距越大,它的倍率就越?。∠旅嬗幸粋€計算倍率的簡單公式:倍率=望遠鏡焦距(mm)/目鏡焦距(mm)從上面這個公式可以看出:倍率的大小也是取決于望遠鏡的焦距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