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反中鏡頭的焦距都是以全畫幅為標準的嗎?
此問題有陷阱,單反鏡頭的焦距并不完全以某類傳感器的尺寸來定的,所謂焦距是鏡頭組的光學組名義中心(與光軸垂直的面,)到焦點的距離(或是焦點平面),它并不以傳感器的尺寸來確定。
那么為什么我們在購買鏡頭的時候為什么又需要了解該鏡頭支持的畫幅大小呢,這個和該鏡頭在焦平面成像的大小有關。FX畫幅的大小是36mm×24mm,對角線長度約為43.26m,面積為864(平方毫米);而APS-C畫幅,簡稱殘幅,規(guī)格為24mm×16mm,對角線長度約為28.844mm。簡而言之,全幅傳感器的對角線長度是殘幅傳感器對角線長度的1.5倍,也就是在相同焦距下,其視角要大約1.5倍;僅支持殘幅相同焦距的鏡頭用在全幅機身上,我們可以在取景器里面看到有明顯的暗角;而支持全畫幅的鏡頭用在殘幅機身上不會有這個現象。同理如果我們把支持全畫幅的鏡頭用在中畫幅機身上時(假設有此通用卡口。。。)也會發(fā)現有暗角的~。
最后再次明確,無論是單反相機,還是卡片相機,還是無反相機,中畫幅、大畫幅相機,甚至手機,所用鏡頭的焦距這一物理量,并不以傳感器的尺寸來定的!
二、單反中鏡頭的焦距都是以全畫幅為標準的嗎?
此問題有陷阱,單反鏡頭的焦距并不完全以某類傳感器的尺寸來定的,所謂焦距是鏡頭組的光學組名義中心(與光軸垂直的面,)到焦點的距離(或是焦點平面),它并不以傳感器的尺寸來確定。
那么為什么我們在購買鏡頭的時候為什么又需要了解該鏡頭支持的畫幅大小呢,這個和該鏡頭在焦平面成像的大小有關。FX畫幅的大小是36mm×24mm,對角線長度約為43.26m,面積為864(平方毫米);而APS-C畫幅,簡稱殘幅,規(guī)格為24mm×16mm,對角線長度約為28.844mm。簡而言之,全幅傳感器的對角線長度是殘幅傳感器對角線長度的1.5倍,也就是在相同焦距下,其視角要大約1.5倍;僅支持殘幅相同焦距的鏡頭用在全幅機身上,我們可以在取景器里面看到有明顯的暗角;而支持全畫幅的鏡頭用在殘幅機身上不會有這個現象。同理如果我們把支持全畫幅的鏡頭用在中畫幅機身上時(假設有此通用卡口。。。)也會發(fā)現有暗角的~。
最后再次明確,無論是單反相機,還是卡片相機,還是無反相機,中畫幅、大畫幅相機,甚至手機,所用鏡頭的焦距這一物理量,并不以傳感器的尺寸來定的!
三、單反相機的標頭是什么意思?
標頭是攝影術語,就是“標準鏡頭”的意思。所謂標準鏡頭,是指視角與人眼視角(單眼,不轉動)相近的定焦鏡頭,一般焦距在50mm左右。這類鏡頭體積小,光圈大,通常技術成熟,銷量巨大。比如佳能的50mm/F1.8就是一個著名的廉價標頭。
鏡頭的視角取決于相機的片幅(對傳統(tǒng)相機來說,就是底片大?。虼瞬煌鄼C的標頭焦距各不相同。35mm相機的標頭焦距是50mm左右(40mm-60mm都可以算)。而120相機的標頭在75mm左右,APS相機的標頭焦距在35mm左右。而DSLR相機因其35mm等效系數不盡相同,相應的標頭焦距也不同,一般來說,非全幅單反數碼相機的實際焦距需要乘以1.6的系數。因此,對于佳能40D這樣的數碼單反來說,標頭焦距實際應該是50/1.6=31mm。不過通常沒必要追究得這么仔細,可以一般性的認為,50mm左右的鏡頭,對于普通相機都可稱為“標頭”。
標頭是指其視角與人眼視角(單眼,不轉動)相近的定焦鏡頭,用標頭拍攝出來的照片,與人眼視覺效果接近。
由于鏡頭的視角是與片幅有關的,因此不同片幅相機的標頭焦距各不相同。
35mm相機片幅是36mm×24mm,標頭應該是55mm焦距,通常將的焦距50~60mm的鏡頭統(tǒng)稱作標頭。
120相機片幅分為6cm×6cm、6cm×9cm等多種,通常將焦距75mm左右鏡頭統(tǒng)稱為標頭。
APS片幅也有多種,標頭焦距通常在30~40左右。
4/3相機的標頭焦距在25mm左右。
標頭一般指50MM左右的定焦鏡頭,這樣的鏡頭由于焦距固定,在設計,生產時可以減少很多方面的顧慮,提高畫質,實現大光圈,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所以單反的用戶一般最先接觸都會用過標頭。
18-135的變焦鏡頭雖然包含50的焦段,但是在該焦段時光圈不大,沒有標頭的成像效果。當然,定焦的鏡頭拍攝起來要難一些,也有人是不適應變焦靠走的方式,但是如果你試用一下,難保你還是會喜歡它的。
四、什么是標準鏡頭?它的焦距應該是多少?
焦距是什么意思?什么使標準鏡頭?焦距,是光學鏡頭的重要參數,當一束平行光沿著凸透鏡的主軸方向穿過凸透鏡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的主軸上會被匯聚成一點,這一點叫做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就叫這個凸透鏡的焦距。一個攝影鏡頭,也像凸透鏡一樣,也有標準、長、短焦距之分。焦距的長度=成像畫幅的對角線的叫標準鏡頭135相機的畫幅的對角線58mm
,135相機的標準鏡頭是58mm
,而120相機的畫幅對角線是75mm
它的標準鏡頭是75mm
;長于叫標準鏡頭的叫長焦距鏡頭,短于標準鏡頭的叫短焦距鏡頭。不同焦距的鏡頭有不同的造型特點,比如短焦距鏡頭有視角廣、景深大、透視效果大、影象小等特點。這些特點用于創(chuàng)作上,就是造型手段。焦距可變的鏡頭叫變焦距鏡頭,最短的焦距和最長的焦距之比,叫變焦距鏡頭的變焦倍數。
簡單地說一下!鏡頭焦距與成像畫面(底片)對角線長度相當的就稱為標準鏡頭,因此成像畫面大小不同,其標準鏡頭也不同,如全畫幅數碼單反的傳感器(成像面積)為36×24mm,其標準鏡頭的焦距就是50mm左右,標準鏡頭的透視效果與人眼相當。焦距小于標準鏡頭的可稱為廣角鏡頭,焦距大于標準鏡頭的可稱為中焦鏡頭(100mm左右),再長一些(如200mm以上)可稱為長焦鏡頭。變焦鏡頭就是焦距可變的鏡頭,如18-200mm變焦鏡頭,就包含了從廣角到長焦的焦段。焦距固定的稱為定焦鏡頭,如50mm標準鏡頭。
簡單說,標準鏡頭就是與人眼的視角相近焦距鏡頭,我國最早定為58MM,和國際接軌后為50MM,這個焦距,拍攝的畫面很少變形,低于這個焦距為廣角,[小于28MM的為超廣角],大于這個焦距的為中長焦,[50MM--80MM為中焦],80MM以上的為長焦,廣角夸張距離,拍攝角度大,長焦則為望遠鏡頭,現在定焦鏡頭多為專業(yè)用,一般是變焦鏡頭.使用更方便.
粗略的講就是用的人最多的鏡頭焦距,注意是焦距不是鏡頭,其實應該說成標準焦距鏡頭,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指
35mm
50mm
85mm
1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