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富士100-200鏡頭
那就32-64mm,拍攝風光,中畫幅相機的優(yōu)勢體現的淋漓盡致
2. 富士100-400mm鏡頭評測
可以,富士X-T4上手既熟悉又陌生,外觀采用復古設計讓臺相機顏值極高,在操控上,富士X-T4將ISO、快門速度、曝光補償都是單獨的旋鈕設計,另外,富士鏡頭有單獨的光圈環(huán),讓相機的操控變得簡單明了,十分便于在拍攝時快速調整相機參數組合。
富士XF100-400mm f/4.5-5.6鏡頭,安裝在X-T4上等效焦距相當于150-600mm,即使金絲猴距離很遠,憑借著600mm的長焦,完全可以輕松取景完成拍攝
3. 富士 100-400
你這是富士的相機拍的吧?DR指的是照片寬容的。也就是從高光到低光的覆蓋范圍。一般的數碼相機都有一個HDR功能,開啟之后通過一些設計來提高寬容度。而富士的有些機子,寬容度是可調的。就出現可DR100—400甚至800的參數。DR100是標準值,也就是沒有開啟高寬容度模式。
4. 富士100—400鏡頭
富士GFX100S將于1月27日發(fā)布,這部中畫幅無反相機,并非只是老大哥GFX100的縮水閹割版,某些方面甚至有青出于藍之處。以下是兩者之間的九大差異。
GFX100S采用X-T4同款的NP-W235電池,而不是TP-125
GFX100S每組連拍可達16張,而GFX100是15張(連拍速度均為每秒5張壓縮RAW)
GFX100S的EVF像素較低,且不可拆卸
GFX100S無電池手柄可選
GFX100S機身防抖比GFX100高0.5檔
GFX100S便宜得多 (5,999美元 vs 9,999美元)
GFX100S單塊電池續(xù)航更強 (465張 vs 400張)
GFX100S機身更小
GFX100S支持懷舊負片(nostalgic negative)膠片模擬,GFX100目前尚不支持
5. 富士50-200鏡頭
旅游、隨手拍想省事的18-135,不怕背著、換鏡麻煩,且您對畫質、題材等要求高一些的55-200(為了彌補較短不足,應該搭配18-55或16-55),再高一些的二者都差點意思,只有大光圈定焦吧,只是富士長焦段帶防抖的定焦貌似還沒有吧。
6. 富士40—100中畫幅鏡頭
在今年的CES上,富士發(fā)布了XF鏡頭群中大三元系列鏡頭中的第二款——XF 16-55mm F2.8。作為大三元鏡頭中焦距最為實用的一款,16-55mm F2.8鏡頭無疑是最適日常拍攝實用的。作為富士的標準變焦旗艦,這枚恒定F2.8大光圈鏡頭的表現還是頗為讓人期待的。這顆鏡頭也在近日來到了我們的評測中心,這枚富士標變旗艦鏡表現如何,我們來好好看一看。 大三元第二鏡 標變旗艦鏡到來 富士XF系列鏡頭在逐漸向著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著,而最為明顯的標識是富士推出的恒定光圈變焦鏡頭。而隨著50-140mm F2.8的發(fā)布,富士的大三元系列鏡頭也開始走上正軌。最新發(fā)布的這款16-55mm F2.8鏡頭就是富士大三元系列的第二款,標準變焦旗艦的到來,可以說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富士X系列無反相機的泛用性和專業(yè)性。 在今年年初,富士帶來了旗下大三元系列鏡頭中的第二枚:XF 16-55mm F2.8 新款16-55mm F2.8鏡頭擁有等效24-84mm的焦距,鏡頭焦距中覆蓋了頗多的實用焦段。同時,F2.8的恒定光圈也保證了鏡頭的暗光適用性和良好的淺景深效果。而這也是為什么全幅鏡頭上24-70mm這樣的鏡頭非常受歡迎。富士的16-55mm F2.8其實就是富士XF系列鏡頭中的24-70,只是APS-C畫幅的緣故,為了等效焦距必然實際焦距會短一些。 富士XF 16-55mm F2.8鏡頭結構圖 說了這么多,我們先來看看鏡頭的基本參數性能,大家通過基本參數也好對鏡頭有一個概念性的了解。 富士XF 16-55mm F2.8 R LM WR鏡頭 鏡頭焦距:16-55mm 等效焦距:24-84mm 鏡頭視角:83.2°-29° 最大光圈:F2.8 最小光圈:F22 光圈葉片數:9片(圓形光圈葉片) 對焦距離:30cm-∞(廣角端) 40cm-∞(長焦端) 最大放大倍率:0.16x(長焦端) 鏡頭尺寸:?83.3mm x 106.0mm(廣角) / 129.5mm(長焦) 鏡頭重量:約655g 濾鏡尺寸:77mm 鏡頭廣角端MTF曲線 鏡頭長焦端MTF曲線 同時,我們也把鏡頭的MTF曲線展示出來,可以看到這枚富士16-55mm F2.8鏡頭的素質相當不錯,從曲線來看鏡頭的成像素質有著相當好的基礎。那么鏡頭的實際拍攝表現究竟如何,下面就進入我們的詳細測試部分。 鏡頭外觀 黑色系專業(yè)大塊頭 首先我們來看看鏡頭的外觀,作為富士的第二款大三元鏡頭,鏡頭的專業(yè)范兒十足。鏡身依舊是富士經典的亞光黑。大面積的變焦環(huán)可以說是鏡頭的一個特色。除此以外,鏡頭的XF ZOOM標識也很好的展現了鏡頭的特質,紅色的襯底也頗為好看,給黑色的鏡身增加了一分色彩。 富士XF 16-55mm F2.8外觀 鏡頭廣角端/長焦端展示 富士經典的光圈環(huán)設計 鏡身上的XF ZOOM標志 作為富士的系列鏡頭之一,XF 16-55mm F2.8鏡頭也有著富士非常經典的光圈環(huán)設計。光圈環(huán)可做1/3EV的控制,可以保證精準的曝光調整。光圈環(huán)調整時的刻度感良好,即使盲眼操作也能很好的完成調整。 鏡身上的16-55mm焦段LOGO 從圖片中大家也可以看到,這枚XF 16-55mm F2.8的確算得上是大塊頭 不過這枚富士XF 16-55mm F2.8鏡頭的體積可是著實不小。即便是在搭載較大體積的X-T1時,都會顯得鏡頭的體積偏大。這也讓筆者聯想到之前富士在采訪中曾經說過的XF系列鏡頭中有不少鏡頭像場大于APS-C的說法。但如果是全畫幅,16-55mm這樣的焦段下如果體積只有這顆XF鏡頭這么大似乎又太小了些。暫時還很難判斷XF 16-55mm F2.8體積如此大的原因,不過如果是出于畫質考慮在體積上有所妥協,這也是可以接受的一種做法。 鏡頭細節(jié) 做工優(yōu)異防護性能強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鏡頭的更多細節(jié)設計。我們先來看看鏡頭的做工表現,作為富士的旗艦標準變焦鏡頭這枚XF 16-55 F2.8鏡頭的做工處理相當優(yōu)異。所有接縫的處理都非常好,保證了鏡頭的良好密封性。全金屬鏡身帶來了非常扎實的手感,不過,漆面還是不免會出現一些“指紋收集”的問題。啞光漆面有著相當不錯的手感,且很好的避免的打滑的問題。 鏡頭的變焦環(huán)為橡膠材質,對焦環(huán)為金屬材質 鏡頭為內對焦+外變焦設計 鏡頭是內對焦+外變焦的設計,等效接近24-70mm鏡頭大部分都是采用外變焦設計。最大的好處在于處于廣角端時可以有效縮短鏡頭長度。鏡頭本身的密封性設計做得很好,鏡尾有一片固定鏡片,確保鏡尾不會進灰。 鏡頭采用Nano-GI鍍膜技術 鏡頭濾鏡口徑為77mm 大塊頭的鏡身尺寸也帶來了較大的濾鏡口徑,這枚富士XF 16-55mm F2.8鏡頭的濾鏡尺寸為77mm,是現階段富士XF系列鏡頭中口徑最大的。不過77mm還是頗為主流的一種濾鏡口徑,因此配備相應口徑的不同濾鏡還是較為方便的。 金色的反光效果是EBC鍍膜的獨特之處(除此以外也有綠色反光效果) 鏡尾包含一片固定鏡片,確保鏡頭密封性 鏡頭遮光罩為蓮花型 鏡頭依舊采用富士的塑膠變焦環(huán)+金屬對焦環(huán)的設計,兩個手動環(huán)的手感很好,不過由于兩個手動環(huán)上的凹槽設計非常密,會有一定“灰塵收集器”的問題。對于一枚大重量的旗艦鏡,鏡頭鏡尾同樣采用了金屬材質,確保了鏡頭本身的耐用性。 看分辨率 輕松滿足富士現有機身 看過了鏡頭的外觀和操控設計,我們來看看鏡頭的實際光學素質表現如何。我們先來看看鏡頭的分辨率表現,測試鏡頭時,我們搭配的是富士X-T1。面對1600萬像素級的機身,這款富士XF 16-55 F2.8的表現如何呢?來看看測試結果吧。 富士XF 16-55mm F2.8鏡頭廣角端分辨率測試結果 先來看廣角端,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鏡頭的廣角端分辨率表現還是相當好的。從F2.8光圈全開開始就有著非常好的解析力,鏡頭可以很好地滿足地滿足X-T1這一像素級機身的使用需要??梢哉f從F2.8到F22鏡頭的可用度都不錯(F22時除分辨率下降外,衍射等問題導致的銳度降低較為明顯,需注意)。 富士XF 16-55mm F2.8鏡頭長焦端分辨率測試結果 再來看看長焦端,長焦端的表現同樣可以用優(yōu)異來形容,鏡頭所展現出的良好解析力給筆者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可以說,富士鏡頭我們似乎從來不用擔心鏡頭的分辨率表現。當然,從這種測試結果也能看出,這枚16-55 F2.8鏡頭無疑是為更高像素的機身所準備的。想看它究竟有多好的表現,期待下富士更高像素的機身吧。 色散控制 紫邊綠邊現象都很少 現代數碼化設計后的新鏡頭都會側重于色散控制的優(yōu)化,這對于現如今像素越來越高以及對畫質要求越來越高的用戶而言顯得十分重要。誰都不喜歡在自己的大光圈照片中看到惱人的紫邊或者是綠邊。因此,這些大光圈鏡頭的色散控制表現還是頗為重要的,那么這款富士的16-55mm F2.8的表現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色散測試選取高反差區(qū)域(廣角端) 16mm F2.8 16mm F4.0 16mm F5.6 16mm F8.0 16mm F11 16mm F16 16mm F22 16mm端,富士XF16-55mm F2.8鏡頭有著相當不錯的色散控制表現,在F2.8光圈全開下我們并沒有見到明顯的紫邊或者是綠邊等常見的色散問題。而隨著光圈的收縮,這些色散問題也沒有出現,在各檔光圈下鏡頭的控制力都很不錯。 色散測試選取高反差區(qū)域(長焦端) 55mm F2.8 55mm F4.0 55mm F5.6 55mm F8.0 55mm F11 55mm F16 55mm F22 55mm的長焦端,同樣展現出了富士鏡頭的良好表現??梢钥吹皆陂L焦端,各檔光圈下鏡頭同樣有著相當不錯的色散控制。可以說是非常符合數碼時代使用風格的鏡頭,也省去了我們在后期校正色散問題的各種煩惱。因此,這枚富士XF 16-55mm F2.8鏡頭的色散控制表現還是相當值得肯定的。 暗角很輕 畸變變形控制不錯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鏡頭的畸變暗角控制,擁有等效24-84mm焦距的這款新富士鏡頭,不免要面對廣角端和長焦端的枕形和桶形畸變問題。那么鏡頭的變形控制處理得怎樣,我們來看一看: 16mm廣角畸變 55mm長焦畸變 畸變控制方面,在16mm和55mm端我們都能見到一定成程度的畸變變形,好在變形問題并不嚴重。而對于一枚既要照顧到廣角,又要涉及中長焦的鏡頭而言。畢竟涉及的焦段較多,因此畸變方面我們也無法太苛刻的去要求。如果各位希望照片中沒有鏡頭的畸變問題,建議開啟JPEG格式的鏡頭優(yōu)化或是通過RAW文件的必要后期處理來解決。 廣角端暗角 廣角端暗角測試結果 長焦暗角 長焦端暗角測試結果 暗角問題方面,鏡頭的廣角端和長焦端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其中長焦端的暗角控制還要更好一些,暗角基本不會影響我們的拍攝和畫面邊緣的曝光。總體而言,鏡頭的畸變和暗角綜合起來,這枚XF 16-55mm F2.8的畸變暗角控制表現還是較為不錯的,可以節(jié)省很多后期處理時間。 虛化效果 9葉片下保持良好圓光斑 最后我們來看看這枚擁有F2.8恒定光圈的富士16-55mm鏡頭的焦外表現,84mm的等效焦距還是頗為適合拍攝人像等作品的,因此鏡頭焦外的表現還是頗為重要的。這枚富士新鏡頭的表現究竟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6mm F2.8 16mm F4.0 16mm F5.6 16mm F8.0 16mm F11 16mm F16 16mm F22 55mm F2.8 55mm F4.0 55mm F5.6 55mm F8.0 55mm F11 55mm F16 55mm F22 虛化方面,無論是廣角還是長焦端我們都能看出效果,但無疑55mm端的效果更好。9葉片光圈設計使得焦外的圓形光圈在各檔光圈下都保持的比較好。星芒方面,16mm端從F4.0時就能看出一定的星芒效果,而隨著光圈的收縮,星芒效果會更加明顯。利用好16mm端的星芒可以拍攝出一些很絢爛的效果。 實拍樣片 晴日紫禁城 看銅獅漢白玉 看完了測試的數據結果,最后我們來看看鏡頭的實際拍攝表現。我們先來看一組鏡頭較廣焦段下拍攝的照片,照片為JPEG直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焦距:16mm 光圈:f/9.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5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20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6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0mm 光圈:f/9.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45 曝光補償: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6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47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6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52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6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1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在較廣焦段下,鏡頭展現出了非常好的素質。成像非常扎實,照片基本沒有受到畸變變形的影響。在逆光環(huán)境下,鏡頭也展現出了很好的抗眩光和抗鬼影表現,成像讓人滿意。 實拍樣片 景山眺望 看西山觀國貿 焦距:5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32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44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7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20 曝光補償:2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0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1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2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2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8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6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1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長焦部分,鏡頭依舊有著非常好的畫質表現。筆者分別嘗試了不同對焦距離下鏡頭的成像表現,鏡頭在各個不同對焦距離下,鏡頭的成像素質都有著較高的水準。的確是一枚讓人使用起來非常放心的高素質標準變焦鏡。 旗艦標變 素質優(yōu)異 靜候高像素平臺 以上就是我們對富士XF 16-55mm F2.8鏡頭的評測內容,近年來在各個系統下各大廠商都開始了自己的“大三元計劃”,標準變焦旗艦也紛紛面試。而以標準變焦旗艦的標準來看,這枚富士16-55mm F2.8鏡頭的綜合素質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優(yōu)異的成像素質和良好的對焦速度表現都給筆者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富士新款XF 16-55mm F2.8的確稱得上性能優(yōu)異 就AF對焦性能方面,富士的確是做了不少努力。我們知道最初一代XF系列鏡頭盡管有著頗為不錯的成像素質,但是被人詬病的AF速度表現的確是讓富士有些“受傷”。這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鏡頭的AF結構設計拖了后腿,而全新一代的富士XF系列鏡頭可謂是一改早先富士鏡頭對焦緩慢的問題,優(yōu)異的對焦速度表現和對焦寧靜度都讓人很有好感。正因為如此,這樣的鏡頭才稱得上是真正全面高效的旗艦鏡。 美中不足在于鏡頭的體積的確略顯偏大 不過,現如今的富士鏡頭也開始面臨一些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鏡頭體積問題。這枚16-55mm F2.8鏡頭真可謂是相當的大塊頭,比同級別三星的16-50鏡頭還要大出一圈,讓人不免開始感覺這是不是一顆全畫幅鏡頭(筆者認為其像場可能已經超過了APS-C畫幅,但應該不足以覆蓋全畫幅,對于全畫幅而言,16-55mm這個體積又太小了些)。不僅如此,這枚XF 16-55mm F2.8鏡頭并沒有防抖組件在鏡頭內,因此如此大的體積的確是讓人有些不解。當然,我們也能理解這種設計必然是為了鏡頭的光學素質。但畢竟是類24-70鏡,因此保持鏡頭的便攜性還是有必要的。 24-84mm的等效焦距擁有良好的拍攝泛用性 總體而言,這枚富士XF 16-55mm F2.8鏡頭可謂是現階段富士鏡頭群中泛用性最好的一枚高素質鏡頭。鏡頭焦段涵蓋了24、28、35、50、70以及84mm幾個非常實用的焦段,不僅如此F2.8的超大光圈也保證了鏡頭突出主體以及暗光拍攝的能力。成像素質方面的表現更可謂是全方面的高水平,現在我們更期待的倒是富士的下一代高像素機身,這枚XF 16-55mm F2.8鏡頭在更高像素機身上的表現是否也是如此優(yōu)異讓我們頗為好奇。期待在今年我們可以有機會讓這枚16-55鏡和更高像素的機身結合,期待那時這枚16-55mm鏡也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值得肯定:優(yōu)異的光學成像素質,讓人印象深刻 色散控制表現頗為突出,省去綠邊紫邊煩惱 AF對焦迅速,且非常安靜 焦段泛用性好,覆蓋24-84mm的等效焦距 鏡頭操控手感優(yōu)異 相對不足:鏡頭體積偏大,配合機身有頭重腳輕之感 變焦環(huán)與對焦環(huán)表面容易積灰
7. 富士100400鏡頭使用心德
不建議購買 據說還要出一枚大光圈的80 1.4 這顆才是人像鏡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