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機的對焦原理
調焦或叫對焦、聚焦---指改變像距v,也就是改變鏡頭光心到底片平面的距離,對于顯微鏡而言,調焦是為了得到清晰圖像而調節(jié)物鏡與被測物體間的距離。
以獲得本物體清晰像的調節(jié)過程。我們知道透鏡成像的原理,像在屏上(相機的底片或者感光元件)總有一個最清晰的位置,這是光線匯聚的位置,無數(shù)個點構成了一個平面,這里就叫做焦平面。(調焦也就是改變焦點的前后位置。)
2. 相機相位對焦原理
相位對焦相對普及而且適用范圍廣 去年極光對焦的比較多今年可能就少了
3. 數(shù)碼相機的對焦原理
機自動對焦不是依靠距離測定,而是依靠圖像處理技術。 數(shù)碼相機的自動對焦原理是讓對焦點內的景物的對比度最大實現(xiàn)的。使用自動對焦時,相機會從最近焦距開始到最遠焦距逐步搜索,最終確定一個使得自動對焦取樣點對比度最大的焦距,相機就認為這個焦距合焦。這也就是為什么當你拍攝單色或者昏暗景物時自動對焦功能會失效,因為此時無論多大的焦距,自動對焦取樣點的對比度始終相同
4. 單反相機對焦原理
取景器對焦比液晶屏對焦速度快。
取景器對焦的原理是采取相位檢測法。單反相機的自動對焦模塊 位于反光板下方,從副反光板反射得到的光線進行自動對焦。模塊通常使用了透鏡分離相位檢測原理。這個技術經(jīng)過了過去幾十年的改進已經(jīng)非常成熟,自動對焦速度也達到了驚人的速度。
而液晶屏取景采用對比度檢測法(反差檢測法)的原理,其光學設計非常簡單,實際上根本不需要另外的光學通道,直接在傳感器上就可以實現(xiàn)。因而這個技術在數(shù)碼傻瓜相機上非常普及。在這個系統(tǒng)里傳感器(CCD或者CMOS)集捕捉影象和檢測焦點兩個功能于一體。系統(tǒng)通過反差算法,多次評價捕捉影象的CCD上的信號,不斷調節(jié)鏡頭,檢測出反差最大的時刻,就是合焦。
相比起相位檢測法,對比度檢測法的對焦速度要慢,因為系統(tǒng)啟動時無法得知鏡頭對焦需要移動的方向,需要前后移動若干次后根據(jù)捕捉信號計算才能決定。
5. 相機的對焦原理是什么
它的原理是:聚焦系統(tǒng)中紅外發(fā)光二極管向人眼發(fā)光,通過傳感器分析從眼睛返回光的方式來判定盯著的地方離5個目標哪個最近,從而對景物的那個位置自動聚焦,不可思議的是盡管人的眼珠有黃、蘭、黑之分,人眼視角也各不相同,都可通過電腦取樣來存儲記憶,真是劃時代的杰作。
6. 相機自動對焦的原理
單反鏡頭有調焦和對焦的功能。調焦lz應該很清楚了,就是通過調節(jié)透鏡組間距來改變鏡頭的焦距。對焦也是改變透鏡組相對距離,擰動對焦環(huán),鏡頭的主面發(fā)生變化。如果lz玩過微距鏡頭就知道了,對焦的時候鏡頭伸出來很長,主面往后調整,成像在CCD上面近似1:1的放大倍率。
自動對焦(Auto Focus)是利用物體光反射的原理,將反射的光被相機上的傳感器CCD接受,通過計算機處理,帶動電動對焦裝置進行對焦的方式叫自動對焦.它多分為二類:
一是主動式,另一個則是被動式。
7. 相機的對焦原理圖解
弱光環(huán)境拍攝,相信不少人都碰到過由于光線過暗而出現(xiàn)的對焦難題“拉風箱”,即鏡頭來回伸縮,一直對不上焦。不僅容易錯失拍攝時機,也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拍攝中的創(chuàng)作情緒。那么,在弱光環(huán)境中如何對焦才能實現(xiàn)“一擊即中”呢?
暗光環(huán)境中,如何實現(xiàn)準確對焦?8個技巧讓對焦“一擊即中”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下相機的自動對焦。
早期的自動對焦是測距自動對焦,有準確度不高、無法透過玻璃自動對焦等缺陷。而如今,應用的自動對焦技術是“聚焦檢測自動對焦”,簡單的說就是相機可以自我判斷是否聚焦,鏡頭先轉動馬達,然后判斷系統(tǒng)通過橫豎線條和斜線條的對比來告訴相機內置的對焦模塊是否聚焦。聚焦檢測比測距法要準確得多,主要也分為兩種:反差式對焦(對比度對焦)和相位檢測法。
反差式對焦示意圖
簡單回顧了相機的自動對焦,那么,我們知道目前主流的相機自動對焦計算方式還是“反差對焦”,而弱光環(huán)境下畫面整體的反差不足,那么,如何解決呢?
1、 尋找亮處對焦
“反差不足”只是宏觀層面的說法,你還是能在畫面中找到不少“亮點”(比如各種燈光,甚至天上的月亮),它們和周邊環(huán)境的反差還是很大的,可以利用它們來輔助相機完成對焦。
嘗試尋找光源較強的地方作對焦,光源不足的話,則改變對焦點遷就。
2、對焦邊緣根據(jù)相機
“反差對焦”的工作原理,把對焦點放在亮部和暗部分界線上,效果是最好的,相機會自動對比極亮色調和極暗色調來進行對焦。如第一點所說,以光位對焦時,也應以光暗位間的分界線作對焦,而不是光位的中心。
在對焦時尋找對比度高的邊界,就可以更輕易地對焦。
3、輔助照明如果整個畫面確實都沒有“亮處”,怎么辦?
那就把它照亮吧!如果你要拍的物體個頭小,又離你比較近,那就用相機的自動對焦輔助燈或者電筒把它照亮。
對焦輔助燈或電筒照亮前景
如果你想照亮的物體比較大,或者離你很遠,那就準備一些大型照明設施(如 LED 燈、手電筒)。
4、先對焦、后構圖
“我知道亮的地方更容易對焦,但我想拍攝的主體又不在那個位置上,怎么辦?”
半按快門成功對焦后,鎖定對焦重新構圖
你可以找到一個距離和主體大致相等的亮點,對好焦后半按快門(或 AE-L)鎖定焦點,再重新移動取景框構圖就好了。如果你經(jīng)常需要先對焦再重新構圖,可以考慮一下使用“后鍵對焦”功能,把半按快門重新對焦的功能取消掉,能省不少事。
5、以對焦尺手動對焦
中級和以上檔次的鏡頭或附有對焦距離尺,你可先估計對焦距離,再根據(jù)此尺進行手動對焦,加上縮小光圈以增加清晰范圍,就可以增加低光環(huán)境準確對焦的機會,再這里提醒各位,不要忘記單反的景深預覽功能。
預估對焦距離,借助對焦距離尺進行手動對焦,且縮小光圈以增加清晰范圍。
TIPS:在手動模式下需要不斷自行改變曝光設定,特別是在光線時刻在變化的弱光環(huán)境下,需要時刻注意光線的變化情況改變曝光設定。
6、手動對焦 + 實時取景(Live View)
有的相機自動對焦系統(tǒng)不夠給力,你已經(jīng)用遍了上述幾個方法,還是無法實現(xiàn)精確合焦,怎么辦?那就只能手動對焦。手動對焦的好處是可控,你可以把焦點對在任何一個你想要的物體上,不管它是亮還是暗。
手動對焦 + 實時取景(Live View)來進行手動對焦。
配合實時取景來進行手動對焦。不過這個方法用手持拍攝的話會較累,手部的震動亦會干擾目測對焦的準確性,所以建議使用三腳架。如果 畫面太暗,可以先開大光圈、提高 ISO,到你對焦完成后,再調回適當曝光設定,然后拍攝。
實時取景
TIPS:試試取景也有一些“副作用”:耗電量會顯著增加,而且畫面有“延遲”,很難拍攝動態(tài)物體。
7、增加景深
使用超焦距可以獲得最大的景深,但如果這個對你來說太復雜,如果在拍攝中不需要前景清晰,則無需考慮超焦距的范圍,將焦點放置于無限遠即可。
將焦點放置于無限遠,保證畫面的清晰。
總結
數(shù)碼時代,最大優(yōu)勢是可以拍攝大量照片,不用擔心每張照片的成本問題。所以就算用了以上7個方法,也不妨多拍多檢查一下是否對焦準確,免得回家后才發(fā)現(xiàn)對焦失敗,又沒機會補救。在非常重要的情況下,有些人會連拍多張照片,同時手動改變焦點位置(前移/后移),就會得到多張焦點不同的作品。
8. 相機的對焦原理圖
手機攝像頭自動對焦的原理:CPU集成了視頻處理系統(tǒng)和攝像頭驅動等,CPU和攝像頭數(shù)據(jù)信號有8-10個,是根據(jù)CPU型號和攝像頭本身來定的,當手機系統(tǒng)進入拍照或攝像狀態(tài),由電源提供一個2.8V電壓,由CPU送出的復位信號使攝像頭進行復位,數(shù)據(jù)開始傳送同時攝像頭進入工作狀態(tài)。
9. 相機手動對焦原理
在手機屏幕上,用手指頭點擊一下需要對焦的物體,屏幕上會顯示一個方框,這樣手動對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