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尼a99對焦
如果你喜歡更小的體積 更好性能和畫質(因為沒有隔著半透明畫質肯定要好一點)和新科技就用A9,如果你要更快的對焦速度A99,大概A99只剩對焦速度略有優(yōu)勢了,大概再過一兩年這類單反類型會完全淘汰
2. 索尼a9自動對焦
A9m2也許會因為新的對焦算法能有些微提升,不過這個算法也可以完全應用到A9上。總之,A9m2基本沒有硬件上的升級,只是增加了一些專業(yè)設計而已,比如增加了卡口強度、增加數(shù)字音頻接口和千兆網口。
3. 索尼a99對焦性能怎么樣
這個還是比較簡單的,在A9在液晶屏幕右上方,有一個AF-ON按鈕,按鈕可以啟動自動對焦功能,在拍攝靜態(tài)圖像或視頻預設焦點,釋放快門便可立刻開始錄制,無需半按快門進行自動對焦流程。該按鈕可以為移動對象預設焦點,也可以在固定焦點下拍攝多張照片。希望能夠幫到你。
4. 索尼A99對焦鎖定
利用檔位關閉
A,P,M,S幾個檔你不打開它,它不會彈起來的
其它的自動的檔位,都是自動的,由機子判斷的,它會自己彈出來并閃的
靜止閃光燈模式或者M檔都行,這樣閃光燈是不會自己打開的
微單取消了可翻轉的反光板,一般人們說的“微單”例如尼康1j1,在鏡頭和傳感器之間沒任何反光裝置,另一種俗稱的“單電”例如索尼A99(松下GH3,奧林巴斯O-MDEM5等的結構傾向“微單”但造型跟“單電”差不多,所以一般也稱作“單電”)就在鏡頭和傳感器之間用固定的半反射半透過膜代替反光板
絕大多數(shù)的數(shù)碼單反的主傳感器都只用于記錄圖像,測光,對焦等都由另一些部件負責,在這一點上“單電”跟單反差不多,而“微單”就用一塊傳感器負責所有東西
數(shù)碼單反有光學和LCD兩種取景器,為了實現(xiàn)光學取景,單反還必須加入五棱鏡之類的光學組件和“微單”就只有電子取景一種方式,一個是位于頂部的高分辨率OLED取景器,另一個也是LCD取景器,有些入門級“微單”只有LCD取景器,中高端以上的兩者都有(富士X-Pro1,這種類旁軸的設計比較特別,這里暫不討論)
微單的便攜性,肯定比絕大多數(shù)單反要好不少,接近卡片機的體積和操作,令日常拍攝會更低調和隨心,而且大多數(shù)微單,單電都是以年輕人為重,它們給人一種活潑和平易近人的感覺,在畫質上,入門單反和中端微單的差距,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忽略不算,微單明顯比單反弱的地方就是“操控性”單反都會有許多的實體快捷鍵和撥輪,而微單,單電受體積所限,要經常在LCD上點擊多重菜單才能調整參數(shù),很難適應突然轉變的場景和突發(fā)事件
5. 索尼a99對焦速度
索尼A58,英文:Sony Alpha SLT-A58,于2013年2月上市,其 Exmor APS HD CMOS 感光元件的分辨率來到 2,010 萬像素,擁有一片 46 萬點 2.6 吋的翻轉式屏幕,并且內建 OLED 的電子觀景窗,該相機支持每秒8連拍,還有著能提供”更準確的物體追蹤”的15點自動對焦系統(tǒng)。Sony SLT-A58 與 NEX-3N 皆可錄制 1080p/25p 的 AVCHD 格式視頻,而 A58 的感光度范圍更廣,除了原生可達 ISO16,000 外,也可以透過多框除躁達到 ISO25,600 的最高感度,并且將在四月正式上市。
索尼A58通過最新的影像處理器,實現(xiàn)了影像的精準還原和富有感染力的畫質,實用了和索尼A99相同的區(qū)域降噪功能,實現(xiàn)低噪點與高分辨率并存,其感光度范圍更是達到了ISO 100-ISO 16000,即使在昏暗的環(huán)境下也能拍出清晰銳利的圖像。
6. 索尼a99對焦點
你好,我是索尼a99的用戶,同你分享感受。
索尼的za24-70是公認的高素質鏡頭,這款鏡頭的缺憾是不具備防水防塵能力,不是內變焦;貌似不如有一款好像是尼康的24-70,但是實際上鏡頭上萬的東西,我們愛惜使用都沒問題。快門速度延遲我沒有感受到(剛剛回東北老家過年,黑龍江零下二十多度室外跑步過程中拍攝小品,a99很靠譜的感覺) 電子儀器錯誤沒遇到過(這個出現(xiàn)的話應該可以更換機器了。,,,,) 視頻毋庸置疑的強大,畢竟半透膜也就是這個連續(xù)視頻對焦的核心優(yōu)勢了??傮w來說,別說出去玩了,肯花時間研究熟悉機器,憑我們這些愛好者的能力,不會發(fā)現(xiàn)機器對創(chuàng)作的瓶頸的(真的是頂級機器,圖像寬容度等都非常強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