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200鏡頭和70-200的區(qū)別
80-200/2.8D ED 這款鏡頭是尼康二十年前隨著F90的推出而推出的,其出色的性能表現(xiàn)曾經(jīng)獲得一致好評。許多性能不亞于同焦段的定焦頭。
即使現(xiàn)在,其某些性能還是不亞于甚至超過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這可以從二者的MTF性能曲線圖上看出來。
而價格上的優(yōu)勢,使得其性價比凸顯無遺。
個人認(rèn)為,沒有防抖功能,可能是其一個軟肋,但是,也使得其成本降低,價格上大眾化,讓更多的普通人可以使用上專業(yè)鏡頭。
2. 18-200算是什么檔次的鏡頭
1,18-200鏡頭的確成像質(zhì)量偏弱,和24-105頭的畫質(zhì)是差了很多。如果你對照片畫質(zhì)敏銳的話,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兩者的區(qū)別。但是不能說18-200不能用,這個頭面對的消費群體是普通人群,拍攝用途是普通攝影,不是專業(yè)攝影鏡頭。所以,如果你對畫質(zhì)要求不是那么苛刻,拍攝照片的目的也不是去參賽評獎,那么這個鏡頭還是可用的。
2,即使對畫質(zhì)要求較高,那么24-105也不適合50D使用。因為50D是非全畫幅相機,鏡頭安上后會有1.6倍的系數(shù),那24-105乘以1.6后就變成38-168mm了,長焦端看似占了便宜但廣角端損失嚴(yán)重,幾乎沒有廣角可言了。所以這款鏡頭不適合在非全畫幅機上使用,本來它就是作為5D2這樣全畫幅機的套機頭用的。有人說可以用接片的方式來彌補,這個辦法固然可行,但具體操作較為麻煩,一趟旅游下來,做幾張可以,但要是需要做一堆廣域風(fēng)景照,就暈死你了。
3,如果你不滿足18-200頭的畫質(zhì),又需要廣角拍風(fēng)景,那么建議上一支17-40mmf4L頭,這是佳能極具性價比的一支廣角變焦頭。這樣做唯一的不足就是長焦端的缺失,只有通過另配鏡頭來彌補了。還有,旅游攝影,長焦端使用率是較低的,也可以暫時不買,以后根據(jù)自己需要再行購置。
4,定焦人像頭,其實最佳選擇是85mm鏡頭,因為只有在這個焦距下才能獲得較好的背景虛化,而50mm頭是不足的,盡管有人說用在全畫幅機上不就等于85mm了嗎,其實不然,乘以1.6倍系數(shù)后只能說是等效于85mm焦距,但視角還是50mm的視角,背景虛化能力也不會因為這個系數(shù)而增強的。推薦你85mmf1.8鏡頭(85mmf1.2L好是好,太貴),這支鏡頭幾乎被譽為“佳能沒有紅圈的紅圈頭”,拍人像一級棒的。在我沒有購入85mmf1.2頭之間,一直是我的主力人像頭。再說一下50mm的兩支頭,1.8這支,的確具有很高的性價比,但弱點是沒有超聲波馬達(dá)導(dǎo)致對焦速度慢些、對焦聲音響些、對焦時前鏡組會轉(zhuǎn)動,它的焦外二線性較強,不如1.4頭來得柔和,1.8頭的成像偏硬,不夠細(xì)膩,。所以1.8頭的整體性能當(dāng)然是比不過1.4頭的。這種比較也不是完全比價格的。50mm頭還有1.2L這樣一支,價格在萬元,是1.4頭的數(shù)倍,你當(dāng)然不能說它的性能也是1.4的數(shù)倍。
5,新紅百微,專攻微距,盡管也可客串人像,但畢竟術(shù)業(yè)有專攻,它不是吃人像攝影這碗飯的,由于微距頭具有成像非常銳利、相場很平、反差較大、色彩濃艷等微距攝影必須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并不適合人像攝影,人像攝影需要細(xì)膩但不過分銳利、立體感強、色彩柔和、反差偏小等需求,這就和微距頭的特點有些沖突了。當(dāng)然,偶爾用微距頭客串人像是沒有問題的,有些影友還故意用微距頭去拍攝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那反而是對癥了??梢?,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看你怎么運用了。
總結(jié):
1,17-40mm,用于風(fēng)景。
2,85mmf1.8,用于人像。
3,將來考慮70-200mm(用小白還是小小白、是否帶防抖,由你定),用于長焦題材。
上述三支鏡頭的配合,定變結(jié)合,焦段合理,沒有漏洞,還是較為理想的。
3. 鏡頭18-140和18-200有什么區(qū)別
尼康18-200更好些,原因如下: 1、從功能上看 尼康18-200比尼康18-140的焦距更長,可以把更遠(yuǎn)處地方的物體放大拍照,因此前者是比較好的選擇。
2、從成像效果看 尼康18-200比尼康18-140成像效果色彩稍濃郁一點。成像對像邊緣銳度略差于尼康18-140,但整體還是略勝一籌。3、從鏡頭本身來看 尼康18-140是塑料鏡筒,尼康18-200的鏡筒是金屬的,做功更加好一些。
4. 18—200是什么鏡頭?
第一 18-55 18-135 18-200 是說焦距也就是光學(xué)變焦的大小 (簡單的說焦距越大拍的越遠(yuǎn))第二 就鏡頭而言 這三個鏡頭 都是套機鏡頭 沒有盒裝的只能買拆機頭 第三 鏡頭之間的比較來看 18-55 最差(焦距太小高不成低不就 鏡頭內(nèi)部的組合有弱點) 18-200 適中 (也就是一個比較全面的鏡頭 一般用于旅游比較好 從廣角可以延伸到長焦端了 不過有一個明顯的弱點 焦距太大鏡頭組合不能但到最佳效果) 18-135 最好(第一焦距合適 第二他是內(nèi)對焦鏡頭 第三放到長焦端鏡頭不用鎖定 比較方便 第四這款鏡頭是新產(chǎn)品 用于7D作為套頭 也就是全幅相機可以是有的鏡頭)以上三款鏡頭是比較便宜的鏡頭 非高端產(chǎn)品 18-135 18-200可以進(jìn)入中段行列 如果你是購買500D 或 450D 建議購買如果購買 40D或 50D 或 5D 建議購買 24-105鏡頭
5. 18-200和18-250鏡頭區(qū)別
兩者各有各的好處和用途,55-250是中長焦鏡頭,廣角沒有,這種鏡頭一般會搭配600D(18-55)的套機購買使用;而18-200是一鏡走天下的鏡頭,廣中長焦都兼顧,一般買這種頭的是手里沒有任何的變焦鏡頭,喜歡輕便的人會購買。綜上:如果你購買600D,想方便,以后不想繼續(xù)延伸就買18-200的,如果想很有興趣,會繼續(xù)投資加配鏡頭,可以先拿18-55和55-250這樣的鏡頭練手過渡,以后再更換。
6. 70—200鏡頭比較
1.70-200mm鏡頭原廠和副廠的最大差別是價格,相差幾千元。
2.第二個差別是名氣,認(rèn)為原廠是夠資格的正宗的。
3.副廠一般都是專門生產(chǎn)鏡頭的,為各種相機配套生產(chǎn)適合相機生產(chǎn)廠家型號的鏡頭,從質(zhì)量上不會有多少差別,甚至?xí)皆瓘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