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光對焦和紅外對焦
“激光對焦”這個詞來源于LG G3手機上面相機的一個附加功能,它是通過攝像頭旁邊一個小東西實現(xiàn)的。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很高大上,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簡單的激光測距儀,也叫紅外測距儀(這里講的紅外是紅外波段激光,非紅外線)。具體原理很簡單,它利用紅外激光集中性強不易擴散的特性,通過記錄紅外從裝置發(fā)射出來,經(jīng)過目標表面反射,最后再被測距儀接收到的時間差,來計算目標到測試儀器的距離。對相機而言,知道了目標的距離,對焦就可以很輕松的完成了。
相位對焦,英文為:“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簡稱:PDAF。字面意思就是“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需要指出的是,相位對焦技術在數(shù)碼相機領域應用已經(jīng)十分成熟,在智能手機領域則仍處于起步階段。相位對焦優(yōu)點:只需要計算一次就完成對焦,對焦速度極快,并且降低處理器計算負擔。相位對焦缺點:在弱光環(huán)境下容易對不上焦。
光學防抖是依靠特殊的鏡頭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結構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抖動造成影像不穩(wěn)定。光學防抖技術是在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并且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shù)奈灰屏?,然后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jù)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chǎn)生的影像模糊。
2. 什么是激光對焦
小米10pro可激光對焦的功能,激光對焦可以在拍照的時候更快得對焦。
3. 激光對焦和紅外對焦的區(qū)別
1、二者的區(qū)別
變焦:就是改變鏡頭的焦距,以改變拍攝影的視角,也就是通常說的把被攝體拉近或推遠。
對焦:通常指調整鏡頭與底片之間的距離使底片上主體成的像清晰。
一般的拍攝步驟是先變焦確定拍攝范圍,然后對焦使主體清晰。
2、變焦鏡相對定焦而言的,即在相同位置,可通過旋轉變焦鏡的變焦環(huán)(分機械和手動),擴大取景范圍(廣角狀態(tài))或縮小取景范圍(中、長焦、望遠),定焦鏡則不能變動取景范圍;對焦是指調整距離旋環(huán),使攝影者和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與相機指示一致,保證被攝對象的清晰度。自動對焦是指相機通過紅外等手段,自動測量被攝距離。
簡單的說,變焦是指把被照的對象拉進或者推遠,而對焦是指把鏡頭成的像和感光器件重合以得到清晰的照片。
3、手動對焦和自動對焦是指相片在經(jīng)過光線的折射達到了感光芯片是的影像是否清晰和對焦了。假如相機有自動對焦那么鏡頭會自動的檢測到如何的調動鏡頭里面的鏡片(在同一個焦距上)達到所有的對焦是在一個物體上。而手動對焦是你自己手動的調動鏡頭,通常用在微距上面。所以拍照常見的模糊狀態(tài)就是“對焦”不正確所導致的。
4、目前,數(shù)碼相機的變焦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物理變焦,一種是電子變焦。而物理變焦又稱為光學變焦,主要是利用移動鏡頭里面的鏡片距離來達到物體光線的反射和折射把物體拉近或是推遠的。因為是鏡片的實際移動,屬于物理變焦,對于成像效果是不會失真的,所以光學變焦的倍數(shù)越高越好。電子變焦又稱為數(shù)碼變焦是透過電子模式和軟件運算方式來達到物體的拉近或是推遠,所以會失真,倍數(shù)越大越失真。
4. 光學對焦和激光對焦
各有各的好處,相位對焦在近處能快速對焦。
激光對焦在遠處能快速對焦。
紅外對焦的手機相對比較少,因為紅外對焦沒有前兩者穩(wěn)定,不過也不算慢。
各有千秋吧
5. 激光對焦和相位對焦
1、獲得當前幀圖像
2、圖像清晰度計算
3、下一步馬達位置計算
4、馬達驅動
驅動馬達之后,從新獲得新的幀圖像,繼續(xù)清晰度計算,獲得信息對焦位置,不斷循環(huán),直到找到最高清晰度的馬達位置,對焦完成。
激光對焦是通過后置攝像頭旁邊的紅外激光傳感器向被攝物體發(fā)射低功率激光,經(jīng)過反射后被傳感器接收,并計算出與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之后鏡間馬達便直接將鏡片推到相應位置,完成對焦。和相位對焦一樣,同樣是一次完成。
6. 紅外激光對焦器
不需要開啟,你在黑暗環(huán)境或者光照不足的情況下。
會自動開啟的,只是為了對焦才發(fā)射光線。無需開啟就可以對焦的環(huán)境是不會開啟的。
7. 激光對焦是紅外線嗎
相機激光傳感器用于在相機預覽、拍照、錄像,抓拍等場景下能夠快速對焦,帶來更好的拍照體驗,起到更好的大光圈效果,近距離激光輔助對焦效果更好。激光傳感器主打的就是對抓拍方面的提升,抓拍時能夠做到急速對焦,避免抓拍照片模糊不清。
激光傳感器:利用激光技術進行測量的傳感器。它由激光器、激光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激光傳感器是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優(yōu)點是能實現(xiàn)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電干擾能力強等。
8. 什么叫激光對焦
沒用。
激光對焦,原理是相機投射激光到被攝體上反射回來到測距傳感器上運算對焦距離,類似雷達原理。
要說明一下,激光對焦使用的是紅外波長的光,屬于不可見光,不是平時所聽到的激光(鐳射)。后者是對人體有危害的,國家也有對使用激光的產(chǎn)品進行嚴格限制功率。激光對焦的好處是暗光條件下對焦精準一些。但與數(shù)碼相機上用的最普通的自動對焦原理差不多。
9. 紅外線對焦
怎樣用單反來拍紅外照片?用我個人的經(jīng)驗補充說明幾點。
我拍紅外攝影10多年了。最早的時候使用紅外膠片,例如伊爾福的,還有柯達的,我用的最多的就是祿來公司的,伊爾福的,可以使用c41工藝沖洗,而其他幾種可以使用柯達的d72工藝沖洗。拍紅外膠片,最大的難度就是要解決曝光和對焦問題。普通的測光表對紅外測光基本無效,所以,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拍攝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另一個就是測光紅外線的對焦點和混合光的對焦點不一樣,焦點要進行調整。紅外膠片攝影最終的成果都是黑白作品。
如今已經(jīng)使用數(shù)碼相機了。事實上,無論是單反還是無反相機均可以拍攝紅外作品。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紅外作品就來的輕松簡單多了。要想拍紅外數(shù)碼,要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第1個問題,相機改造或者是改裝。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拆解相機,換掉內部的低通濾鏡,裝上紅外濾鏡或者是普通的無色濾鏡。紅外濾鏡可以根據(jù)你的喜好選相應的波長,例如720納米或者是850納米等等。第二種方式就是直接在鏡頭前加裝紅外濾鏡。請注意,改裝方式不同最終導致拍攝效果會有很大差異。不拆除低通濾鏡的,曝光時間較長,不適合于拍攝高速攝影。鏡頭前置紅外濾鏡的,容易在膠片中心出現(xiàn)“熱點”。所以你要有所選擇。
第2個問題,關于對焦。如果使用單反相機,且前置紅外濾鏡分兩次進行對焦的話(第1次對焦不裝紅外濾鏡,因為裝了紅外濾鏡黑暗,可能看不見),對焦點是會有差異的。換句話說,眼睛看到實際清晰的景物,但紅外成像焦點并不清晰,需要進行焦點的校正。但如果使用鏡前紅外濾鏡且是無反相機(采用肉眼一次對焦)和鏡后紅外濾鏡方式的,可以不需要校正焦點。這個問題,主要是要搞清楚紅外線的焦點和混合光的焦點不在同一個焦平面上的道理就可以理解了。
第3個問題,關于熱點。紅外濾鏡前置,容易在圖像的中心出現(xiàn)過曝圓斑,這個原班就叫做熱點。原班的大小和過曝量取決于光圈的大小和曝光時間的長短。這里的光學原理不多細講。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紅外線的折射率和普通的混合光不一樣,經(jīng)過鏡頭的折射之后,會在圖像中心形成高灰高亮度。但是如果紅外濾鏡是通過置換低通濾鏡改造形成的,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第4個問題。關于紅外數(shù)碼片的后期制作。所有的紅外數(shù)碼照片必須經(jīng)過后期制作。例如通過通道混合器進行紅藍通道置換等,關于紅外片后期制作,有很多書可以參考學習,這里就不贅述啦。
如下就是紅外照片,尼康D3,紅外濾鏡前置拍攝方法。動感汽車那張,尼康D200改造,紅外濾鏡置換低通濾鏡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