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怎么拍人皮膚白
曝光
曝光數據的調節(jié)需要用敏銳的眼力來確定。我永遠都是使用手動調節(jié),因為在拍攝的時候,我非常喜歡稍微的過曝,而設置成光圈/快門優(yōu)先或是自動曝光,基本達不到我想要的那種亮度要求。這張照片是在陰天的情況下拍攝的,并且不是開闊的空地,左邊和右邊都有高墻。這樣的位置有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就是孩子眼睛里有catch light,亮亮的,正是兩面墻前方空地的亮光反射進來。
白平衡
白平衡也是需要下功夫來讓大腦記憶的。每個相機的性能不同,比如富士相機在“陰天”模式下,照片色調會非常暖,桔黃色成分明顯增多,而同樣在尼康D200中應用“陰天”就不會有那么明顯的桔黃色調。所以覺得你拍攝的光源或色調有點改變了,那就要及時調整白平衡的設置了。
服裝
服裝顏色亮麗 + 簡單的背景 + 正確的曝光 + 正確的白平衡 = 顏色亮的照片。
要注意顏色亮并不等于顏色多。衣服則是越簡單越好,如果混搭不出來感覺,寧可從簡。要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如果孩子膚色偏黑,偏黃就不太適合穿深紅色或橘色系的衣服,因為衣服的顏色會多少反射在皮膚上,這樣會讓膚色更難以達到亮麗。
后期
如果覺得照片不夠亮,方法就是上調曲線,將直直的曲線按照你想要的效果,拉成弓的樣子(朝上是亮,下是暗)通常曲線一變,照片會相對的發(fā)白,像洗過一樣,所以這就需要在用另一個圖層,然后在這個圖層上把柔光softlight加上(圖層下面那個下拉框就是可以選擇柔光的地方),如果覺得顏色還是淡,可是嘗試加兩次柔光:)(大多情況不需要這樣的)如果還是覺得紅的不夠紅,綠得不夠綠,可以調節(jié)飽和度
1.相機選擇文件存儲格式為無損格式用電腦校,這種方法能出超高水準的艷麗程度。
只要后期存儲格式正確,可以再次后期,達到極致水平
2.相機選擇鮮艷模式自動出壓縮格式JPG,此種格式后期范圍有限。色彩一般
3.相機選擇艷麗,TIFF格式,然后用電腦后期,此種格式艷麗程度高,近似無損。
4.相機直出壓縮格式如JPEG,JPG用電腦軟件后期調整,艷麗程度低,高程度容易溢色
一、用RAW格式拍攝,保證最大的信息量
1.定位相對專業(yè)的相機,都會提供RAW格式給用戶選擇,一般情況下,筆者都習慣使用RAW+JPG(最佳)來進行拍攝。雖然這樣會使存儲卡很容易就拍爆掉,雖然很多時候最終都不會用到RAW,但筆者依然有保留RAW原始文件的習慣,因為它可以記錄下當前技術條件下,你能夠獲得的最大的照片信息量--對于追求最佳畫質的朋友來說,無RAW不歡。
2.說起RAW,我們需要先了解一個技術名詞,叫色彩深度。色彩深度的單位是bit,普通的jpg照片色彩深度為8bit,這意味著RGB這三種顏色,每個顏色有256個等級,組合起來可以產生總共256*256*256即約1677萬種不同的顏色,這是目前主流顯示設備的顯示極限,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相當夠用。
3.但是與RAW格式的色彩深度相比,JPG就顯得異常單薄。目前主流單反/單電相機支持拍攝12bit的RAW文件,12bit表示RGB每種顏色都有4096個等級,組合起來可以產生超過687億種顏色!某些高端單反相機支持拍攝14bit的RAW,在理論上可以記錄4.3萬億種顏色。與這些內功深厚的高手相比,JPG實在沒有太多的內涵可以挖掘。
4.可以記錄更多的色彩,代表著照片擁有更豐富的過渡,雖然這一特點在普通的6bit或者8bit顯示器上沒辦法看出差別,但是卻可以讓后期調整的空間變得更大,而且在高端顯示器上調圖或者最終打印輸出時,亦能看出非常明顯的區(qū)別。舉個例子來說,用JPG格式拍攝晴朗的天空,后期拉色階或者動曲線的話,經常會出現天空顏色分層的現象,這就是由于相機記錄的藍色層次太少,經不起后期調整;而使用RAW格式拍攝,藍色層次夠豐富,即便后期有更大的動作,依然能夠保證有足夠平滑的過渡。
二、用盡量低的ISO,保證純凈畫質
1.對于膠片來說,感光度越低,顆粒越細膩,可以記錄更平滑的過渡以及更豐富的細節(jié);感光度越高的膠片,顆粒感越明顯,細節(jié)損失越大。當數碼相機發(fā)展到今天,高感影響畫質的問題依然沒有獲得很好的解決,尤其是早期使用的CCD傳感器,低感畫質很棒,但是高感畫質卻相當糟糕,這也是高感相對強悍的CMOS逐漸取代CCD的一個重要原因。
2.與CCD相比,CMOS傳感器在高感畫質方面擁有明顯的優(yōu)勢,目前高端單反相機最高感光度已經超過ISO 2200萬,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可以讓我們在光線更加極端的環(huán)境下成功的拍攝出可用的照片。然而,可用并不等于畫質好,想要獲得最佳畫質,藝臣文化攝影建議還請使用盡量低的感光度。
3.盡量低的感光度,并不是說只能使用ISO 100。對于采用1/2.3英寸傳感器的小卡片相機而言,ISO建議不要超過400,因為像素實在是太密集了,分散到每個單獨像素的光線實在是太少了,胃口本來就小,還不讓它“吃飽”,畫質可想而知一定不怎么樣。另外,目前廠商大力宣傳的背照式CMOS,在單個像素進光量方面的確有進步,但是這點兒優(yōu)勢也被廠商過度追求高像素而消磨殆盡。
4.對于主流的APS-C級單反/單電相機而言,盡管最高感光度亦飆升至ISO 51200甚至更高,但是從測試以及實際拍攝的經驗來講,ISO 800-1600是保證畫質的最高極限。當然,這個標準跟像素多少也有直接關系,對于某些像素高達2000萬以上的APS-C機型來說,使用低感是獲得最佳畫質的重要前提。
2. 怎樣把皮膚拍白
各色都有顯白效果,主要是要看膚質。
1、黃皮膚的人穿純色系就是單一顏色不參雜其他雜色的衣服顯白,避免深棕色的搭配,會顯得膚色暗沉沒有生氣。首先最適合的顏色是白色、黑色、香芋紫色、焦糖色、駝色的上衣都是不錯的選擇還提升氣質還顯白。比如白色類可以選擇柔和色系的糯米白,很清爽的穿搭,看上去干凈利落,或者穿藍調或淺藍色,比如水藍色,淡紫色,雪青色等,會襯膚色白皙,但是注意純橘紅色,黃色是最禁忌的兩個顏色,只會更加顯皮膚黃,暗淡,同樣深杏色、土黃色、綠色等顏色看上去臉色更蠟黃,顯得沒有生氣。
2、皮膚焦黑的最適合顯白的色彩有:銀灰色、亮藍色、深玫瑰紅色、橙色、紫色、深藍色、森林綠色等純正飽和的顏色,同樣的不適合駝色、灰綠色、芥茉黃色、水藍色、玫瑰棕色等模糊、混濁的顏色。
3、皮膚較白的人穿衣都會顯白,只不過要白的自然,穿深色衣服會顯得白亮,人也很精神。
3. 什么美顏相機拍人特別白
多少會帶有美白的,oppo的手機出廠相機都會帶有美顏效果的
4. 如何拍照可以拍出皮膚白
拍照時燈光打亮一點,像大頭貼拍出來就白的是吧 --用PS的話,先調色階調適中,然后圖章修臉最后磨皮就OK了----皮膚又白又好
5. 單反怎么拍人臉皮膚好
佳能單反拍攝人物膚色偏黃是因為白平衡偏了,把色溫向下降點,K值降低200就可以了。
照片的本質是對光線的記錄—亮度與色彩。人物膚色偏暗,是因為相機對亮度記錄不準,需要增加曝光提升照片亮度。人物膚色偏黃,是因為相機沒有矯正光源的偏色,需要設置相機白平衡,補償缺失的色彩。
6. 怎么拍照皮膚白
深色,最好是黑色,如果你人很白可以考慮深藍色,深綠色。可以涂點美白的。嘴記得涂稍微紅一點,顯得人精神,不要穿高領,會顯脖子短,男孩子的話要么大背頭,要不短碎發(fā),要漏出耳朵眉毛,女孩子中分散發(fā)臉大的,臉小的頭發(fā)可以梳起來,千萬不要梳雙馬尾或者歪馬尾,照片上的頭發(fā)會很奇怪。供參考。
7. 單反如何把人拍白
白平衡設置自動檔就好。
單反相機的設置不需要太復雜,對于拍攝白色底圖的圖片,白平衡設置自動,對被攝物體對焦,不要對白色背景對焦即可,曝光最好稍微過一點,這樣白色的背景會比較亮一些。
拍攝白色底圖燈光的應用需要掌握一些,如果有閃光燈等設備,那就使用上,最常用的就是被攝物體一邊一個燈,如果沒有燈等設備,根據室內的光線來做調整,可以打開照明燈,就是屋頂燈,不過要注意被攝體在背景上的影子,可以適當讓被攝體遠離一些背景,試拍幾張做調整。
8. 皮膚白的人拍照沒有優(yōu)勢
手機相機拍出來照片偏白是因為白平衡調的不好。可以在相機拍照的時候,點一下畫面進行聚焦,如果偏黑就點擊畫面暗的部分,偏白就點擊亮的部分。
拍好的照片偏白可以對其進行編輯,在手機圖片點編輯照片,將亮度調暗,對比度調低,曝光補償減弱,就可以修整偏白的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