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機鏡頭成本
單反相機有檔次、等級,鏡頭也一樣有檔次、等級。單反機身價格從3千多到5萬多不等,單反鏡頭也是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如:尼康D3100機身3200元,18-55mm鏡頭只有幾百元,18-105mm鏡頭1600多元;尼康D3X機身五萬多,尼康最貴的變焦鏡頭卻五萬不到,最貴的定焦鏡頭六萬多,但大部分尼康金圈鏡頭都在一到二萬左右。一般說鏡頭比相機貴,是因為一臺相機不大可能只配一支鏡頭,普通玩家一般也要配上二到三支鏡頭,發(fā)燒友和專業(yè)攝影師的鏡頭更多,這樣算下來是鏡頭比相機貴。其實你也不要擔心,對于普通玩家來說,選相機、鏡頭和買其他物品一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夠用就行,選擇最合適自己的,使用率最高的,才是消費的王道,畢竟相機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炫的。
2. 相機鏡頭利潤
蔡司的光學最強,施耐德次之,徠卡隨后。
不過蔡司的光學市場主要集中在醫(yī)療、工業(yè)、科研、航天、軍工等高端市場,相機鏡頭那點利潤它看不起所以已經很久沒有蔡司原廠鏡頭誕生了,現在看到市場上的蔡司鏡頭,絕大部分都是蔡司授權貼牌的(主要是135畫幅基本都是貼牌偽蔡司,在120畫幅上,哈蘇的鏡頭才是真蔡司)。
施耐德么一般搞醫(yī)療、工業(yè)、航天和電影鏡頭居多,相機鏡頭很少。
徠卡的贏利點主要在科研、工業(yè)和相機上,因為蔡司原廠不做相機鏡頭(蔡司的玻璃、鍍膜這些貼牌廠家是做不出來的),施耐德也不怎么做相機鏡頭,所以在攝影領域的話徠卡的鏡頭排名第一這個說法其實沒錯。
3. 相機的成本價
單反的利潤是很高的,剛上市的價與降價后相差往往會有幾千元之多,其利潤可想而知!其實生產成本并不算高,貴在專利技術,由于生產廠商掌握有核心技術,就可以壟斷市場漫天要價。至于利潤的具體數據,應該是商業(yè)秘密,只有去問生產廠商。
4. 相機鏡頭成本多少錢
核算鏡頭成本=材料費+人工費+管理費用
5. 相機鏡頭成本高嗎
單反相機的鏡頭的確很復雜。說實話,一只鏡頭好幾千還遠算不上貴的。這是為什么呢?
一只好的單反鏡頭,要取得一個優(yōu)異的畫質,在光學鏡片的設置上,由于光穿過透鏡的物理特性,除了常規(guī)的鏡片外,還需要以下的兩組功能鏡片:
1,非球面鏡片。常規(guī)的鏡片都是球面鏡片,意思就是鏡片的圓弧就像一個球體上切下來的一樣。光線在穿過球面鏡片時 ,理論上會很好的聚焦在一個點上——也就是能夠獲得一個聚焦非常好銳度高的圖像。但是實際上,光線在通過常規(guī)的球面鏡片,光線并不能完美的聚焦,而是會有點擴散。這種由于球面鏡片不能把不同波長的光準確聚焦的現象 ,我們把它叫做球面像差。為了消除這種像差,我們就必須在鏡頭里面添加非球面鏡片來抵消這種球面鏡片產生的像差,這樣才能獲得一個清晰度銳度都很高的圖像。
2,超低色散鏡片。一只鏡頭消除了球面像差還不行,鏡頭里面還會有另外一種像差需要消除。由于光線在通過普通的鏡片時,不同波長的光不能準確聚焦的現象,也會導致我們不能獲得一個清晰度高,色彩準確,特別是畫面中物體的邊緣沒有色散的圖像——這種像差我們叫:色散。為了消除色散 ,就必須在鏡頭里面添加超低色散鏡片來抵消普通鏡片的色散效應。鏡頭里面的色散鏡片,可以是單片鏡片 ,也可以是鏡片組。好的超低色散鏡片,比如佳能的螢石鏡片,其消除鏡頭的色散效果非常好,但是天然螢石的機械加工過程非常困難,也會導致鏡頭的價格高昂。佳能也只是在高端紅圈鏡頭里面才會使用螢石鏡片。
由于以上光學現象的存在 ,大家可以知道一只鏡頭,特別是高性能的變焦鏡頭,它的鏡片結構是非常復雜的,同時對鏡片的機械加工精度要求也是異常的高,甚至需要研磨才能達到要求。這些都是導致鏡頭價格高昂的因素之一。
有了優(yōu)異性能的光學鏡片組搭配,還不能說這就是一只好鏡頭。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還需要鏡頭快速,準確連續(xù)的完成
對焦過程。這就需要在鏡頭里面安裝上超聲波對焦馬達來驅動鏡片移動對焦。有些長焦鏡頭還要有防抖功能 ,需要鏡頭偵測抖動,然后讓防抖鏡片反向運動來抵消抖動的影響,這就需要鏡頭還有防抖機構。
有了以上的結構 ,大家不要忘了 鏡頭里面還有光圈和光圈調整機構,還有鏡筒,主板,鏡片上還需要多層的鍍膜來消除反射……是不是感到很復雜?復雜就對了,這就是貴的原因。
6. 相機鏡頭成本多少
80-100
1、鏡頭不同,一般照相機的鏡頭比較大,材料好,加工的品質高,成像的失真小。
2、即使像素相同,感光器品質也有不同,采用的器件也有不同,使得照片的質量也不一樣。
3、處理圖像的電路和計算方法不同,對照片的質量也是有差異的。
如果以上條件完全相同,則出來的照片也應該相同。但一般電腦攝像頭由于成本關系,不可能做得和照相機一樣講究,所以,照片質量肯定比照相機差一些。
7. 單反鏡頭成本
答:佳能全幅鏡頭比比半幅鏡頭貴嗎:
佳能全畫幅相機在價格上要比半畫幅昂貴。全畫幅一般要8千以上,低于八千的大多是半畫幅相機。由于需要更大的圖像傳感器,大大的增加了制造成本,有時全畫幅相機價格要達到半畫幅相機的兩倍以上。
全畫幅:使用135規(guī)格膠片,但是鏡頭成像圈高于全幅標準,如Hasselblad XPAN與XPAN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