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廣角鏡頭透視差怎么辦
主要是視覺效果不同,超廣角透視感強,離遠拍透視弱,所以造成的效果就是超廣角拍的畫面越清晰,離遠拍要模糊一點。
在全幅格式下鏡頭50mm下的視角最接近人的單眼視角,所以被稱為標準鏡頭,50mm以下就可以稱為廣角,小于20mm為超廣角鏡頭(尼康10.5mm是魚眼頭,有奇特的變形效果),在24mm 到35mm為廣角鏡頭。80mm至300mm為長焦鏡頭,大于300mm為超長焦鏡頭。
廣角越大,超能拍到的畫面角度越廣,遠近距離的透視感也越強,長焦越長,能拍到的物體也越遠,距離的透視感也越弱。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了。
2. 超廣角鏡頭模糊
廣角跟長焦比, 如果在相同距離,放大以后看,確實要比長焦模糊,解決辦法就是靠近被攝物,可以靠得非常近去拍攝,比如距離被攝物只有10CM,會很銳利,而長焦無法離被攝物那么近,這是長焦無法做到的。主要是看你干什么用,怎么去用了。
3. 廣角鏡頭可以產生透視感嗎
廣角鏡頭是24mm到35mm。11mm至16mm通常叫魚眼鏡頭、17mm至24mm通常叫超廣角鏡頭、45mm至50mm通常叫標頭、75mm至200mm通常叫中長焦鏡頭也叫人像鏡頭、200mm至500mm通常叫長焦鏡頭、600mm至1200mm通常叫長焦大炮。
廣角為攝影術語廣角,代指攝影的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是鏡頭的一種,視角比一般鏡頭廣而焦距短,長用于拍攝面積很大的物體。由于廣角鏡頭的焦距短,視角大,在較短的拍攝距離范圍內,能拍攝到較大面積的景物。因此廣泛用于大場面風攝影作品的拍攝。
廣角鏡頭的基本特點是,鏡頭視角大,視野寬闊。從某一視點觀察到的景物范圍要比人眼在同一視點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長,可以表現(xiàn)出相當大的清晰范圍;能強調畫面的透視效果,善于夸張前景和表現(xiàn)景物的遠近感,這有利于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4. 廣角鏡頭透視畸變
廣角端,受光學性能影響,成像會出現(xiàn)明顯的畸形
5. 沒有超廣角鏡頭怎么拍出超廣角的效果
1.打開手機相機,點擊【鏡頭】圖標。
2.點擊【超廣角】,手機廣角模式就可以打開了。
3.嘗試使用廣角模式拍照,照片場景寬闊宏大。
6. 超廣角鏡頭缺點
70邁行車記錄儀a400優(yōu)點是畫質穩(wěn)定,在畫質方面同搭載了1620P高清畫質,2880*1620分辨率,前置140°超廣角和后錄130度的廣角在畫面的表現(xiàn)非常不錯。
在功能方面,不僅可以使用行車記錄儀的自帶屏幕和按鍵進行功能操作,也可以通過APP進行電子狗、ADAS、停車監(jiān)控等功能的開啟和關閉,整體設計的還是挺人性化的。
缺點是不能連接藍牙
7. 廣角鏡頭成像透視感較弱
方法/步驟
第一步。打開PS,導入我們需要進行校正的魚眼圖片。為了保護原圖,右鍵點擊圖像將其轉換為智能對象。
第二步。在濾鏡菜單欄里找到“自適應廣角”這個濾鏡,點擊。
第三步。左邊是工具,右邊是參數(shù)。使用約束工具加約束線。大的校正可以先從地平線開始。
第四步。使用約束工具在建筑物或需要校正的地方畫約束線,約束工具會自動識別自帶弧度,多畫幾條,把畫面拉正。然后點擊確定。
第五步。裁切空白區(qū)域。變形進行校正后,會有空白區(qū)域出來,由于這些沒有像素信息,我們可以利用裁切工具剪去。
第六步。模擬魚眼效果,也就是逆向操作。也是選擇自適應廣角這個濾鏡,但是選擇透視校正,調節(jié)參數(shù)即可。
8. 超廣角鏡頭不清晰
iPhone 13鏡頭不清晰使用專用擦拭干凈,具有IP68級防水,采用獨家超瓷晶面板 ,搭載1200萬廣角鏡頭+1200萬超廣角鏡頭后置攝像系統(tǒng),前置為1200萬像素攝像,搭載A15 Bionic芯片,支持5G。
iPhone 13前置采用1200萬像素攝像頭,2.4納米光圈,和120度廣角,支持4k60幀HDR拍攝,支持電影效果模式和低光拍攝,后置采用1200萬廣角鏡頭和1200萬超廣角鏡頭,支持2倍光學變焦,5倍數(shù)碼變焦,廣角鏡頭支持傳感器位移式光學圖像防抖等功能。
9. 廣角鏡頭透視效果
許多攝影師會在拍合影的時候立馬換算廣角鏡頭,其實這樣做并不一定正確。廣角鏡頭容易使邊緣的人物變形,拍攝合影的時候,最好用標準鏡頭,實在沒有可以選用中間的焦段以保證人物不變形,或者選擇合適的拍攝距離和拍攝角度。盡量避免變形的現(xiàn)象發(fā)生。
若一定要使用廣角鏡頭,那要注意千萬不要貼近了人物拍攝,除非你是刻意想要表現(xiàn)夸張的效果。
編者認為一張好的合影應該達到以下五點要求:
1)集體群像在畫面布局合理,充實。
2)前后排無遮擋現(xiàn)象。
3)最前一排與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沒有前排頭大、后排頭小的透視變形。
5)沒有閉眼睛的情況。
當然,要做到以上五點,就必須掌握好以下拍攝要領。
1、應選用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xiàn)透視變形現(xiàn)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后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35-50毫米焦距段(全畫幅相機)。
2、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扉T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當然,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只好犧牲快門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中出現(xiàn)“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須使用三腳架穩(wěn)定照相機。
4、為避免前后排遮擋,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體合影時,安排隊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緊湊一點,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隊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還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樓前的石階照集體合影,人群站隊排列應注意的是,無論人多人少都必須隔一級站隊(即前后兩排之間應空一級),這樣才能避免前排遮擋了后排。 拍集體合影構圖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擺上過多的凳子,造成隊形細長,人物頭像很小,構圖難看。 一般拍集體合影第一排擺凳子的數(shù)量可用以下公式計算:擺凳子數(shù)量=合影人數(shù)/5。例如:100人合影,擺凳子數(shù)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領導席擺20個凳子即足。 如果拍攝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將桌椅以照相機為軸心擺成一個弧形,因為鏡頭最清晰的焦點平面是在以鏡頭焦點距離為半徑的圓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隊拍攝,就不會出現(xiàn)集體合影中常見的兩側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況,從而保證了中間和兩側的人物都一樣清晰。
5、光線的選擇 拍集體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為好,應盡量避免直射陽光和逆光。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不要在樹蔭下拍照,以防產生花臉。
6、焦點選擇 根據(jù)景深原理,鏡頭應聚焦在整個隊列縱深的前1/3處。例如:若共五排人,應將焦點對在第二排的中間人物上,這樣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體合影。
7、構圖方法 集體合影的構圖布局要求上寬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盡量充滿畫面。
8、拍照時注意力應集中 拍攝前先看看隊列中有無前排遮擋后排的情況,如有則應調整一下位置。在按動快門前舉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現(xiàn)閉眼或晃動。此外,初拍集體照要避免緊張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準確曝光,精確聚焦以及構圖上,否則,任何小小的差錯和失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大多數(shù)集體合影是無法補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