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增倍鏡可以拍微距嗎
對于單反相機來講是小事一樁,可以使用增距鏡,有4、6、8、10倍的,完全可以達到你的要求。但是對于卡片機有點困難,因為相機變焦后或伸縮,很難與放大鏡固定,有時還會搞壞鏡頭。還有就是你所講的對焦成像也是問題啊!其實好一點的卡片機也可以拍攝到一張身份證大小的微距效果的。今后有條件的還是購買一款入門級單反照相機對此就沒有問題了。
2. 微距攝影增倍鏡
微距鏡是裝在鏡頭上的單獨鏡片,倍數(shù)越高的周圍畸變越嚴重,同時會吸收一些光線,造成照片比較暗。微距鏡頭則沒有上述的毛病。
3. 單反鏡頭微距
相機/鏡頭的近攝能力是由焦距、最近對焦距離共同決定的。放大倍率指感光元件上所成影像與原物體的比例。放大倍率越高,相機/鏡頭的近攝能力越強。所以通常來說,專業(yè)微距鏡頭具有不低于1:1(1.0倍)的放大倍率。“小微距”鏡頭也要有不低于1:3(0.33倍)的放大倍率比較好。
4. 單反相機拍微距
1、首先,打開手機上的“照相機”;
2、進入后,點擊頁面右上角的三條橫線圖標;
3、在彈出窗口中點擊“微距模式”;
4、如果沒有微距拍攝的選項,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可以直接點擊左下角的小圖標進行拍攝,效果是大致相同;
5、之后在拍照時,我們就可以通過音量鍵來設(shè)置微距了。按下音量加鍵,就能調(diào)大微距;按下音量減鍵,就能調(diào)小微距。
5. 單反相機增倍鏡有用嗎
理論上,安裝增距鏡之后畫質(zhì)會變差。至于具體能差多少,不同的鏡頭狀態(tài)不同,同一支鏡頭受拍攝條件和拍攝技術(shù)的限制,這個差距也很難量化……個人覺得加增距鏡并不可取……還不如直接買超長焦鏡頭呢……
6. 單反如何拍微距鏡頭
單反在沒有微距鏡頭的情況下如何拍微距?
微距攝影是我們很多攝影人喜歡拍攝的題材,它把微觀世界的景象神奇的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想這也是很多觀眾喜歡欣賞微距攝影的一個原因。
我經(jīng)常和朋友們說起,攝影題材中,對器材有一定要求的當屬鳥類攝影和微距攝影,鳥類生態(tài)攝影我們得有超級大炮來拍攝,而微距攝影我們得用專業(yè)的微距攝影鏡頭來拍攝。
那么有朋友就咨詢,如果沒有微距鏡頭,那么就無法拍攝微距了嗎?能拍,絕對可以拍攝,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本人曾經(jīng)拍攝經(jīng)驗。
1、近攝鏡片
這應(yīng)當是最為簡便的方法了,我們可以在鏡頭前加一片近攝鏡片,可以解決拍攝微距問題。說穿了,它其實就是一片放大鏡。它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方便并且可以自動對焦。
2、近攝接圈
這也是一個解決微距拍攝的方法,網(wǎng)上有賣這種接圈,價格便宜,我記得我的好像是二十多買的,這個接圈其實就是一節(jié)鏡桶,卡在機身和鏡頭之間,一般的有三節(jié),就看我們根據(jù)需要使用了,節(jié)數(shù)越多,放大倍率越大。一般來說,加了近攝接圈后,所有的拍攝得用純手動了。
3、反接標頭
就是把50定焦鏡頭反著接到機身上進行拍攝,我們在網(wǎng)上可以購買反接的接圈,也就是幾元錢的東西,這樣也是純手動拍攝了,放大倍率也是很高的,效果不錯,就是麻煩點,鏡頭倒著拍攝,有眾多不便。
以上就是本人曾經(jīng)用過的方法,其實,這些方法效果都是很一般,只能解決拍沒拍過微距的問題。要拍攝比較優(yōu)秀的,還要我們用專業(yè)的微距鏡頭為最好。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西部攝影愛好者,期盼關(guān)注、點贊,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7. 單反增倍鏡可以拍微距嗎為什么
十倍微距鏡頭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比例縮放,微距鏡頭還可以用來對產(chǎn)品質(zhì)量進行檢拍和測試。微距鏡頭的拍攝,讓我們覺得是在和物體拉近距離。但實質(zhì)上在拍攝時鏡頭的作用是將物體進行放大,使得拍攝者能夠觀察拍攝中細微的物質(zhì)。十倍微距鏡和普通鏡頭的區(qū)別在于:微距鏡頭可以將拍攝物按照比例放大進行拍攝。而且拍攝的像素依然清楚,而普通鏡頭間拍攝物進行放大以后,拍的圖片依然是模糊的。
8. 單反增倍鏡能使拍攝距離增倍嗎?
距鏡又稱望遠轉(zhuǎn)換鏡或焦距增長器,它是一類比較特殊的光學器件,由多片光學鏡片組成,其作用是增長原有鏡頭的焦距。由于增距鏡是一個呈凹透鏡作用的光學系統(tǒng),所以不能單獨成像的,要與呈凸透鏡作用的常規(guī)鏡頭一起使用才能得出清晰的物像。
增距鏡的倍率有多種。常見的有2倍(俗稱增倍鏡)、1.7倍、1.4倍和1.6倍,也有少數(shù)是3倍的。鏡片數(shù)一般為四至七片不等。增距鏡一邊是卡口,與鏡頭的卡口一樣,用于連接到照相機機身上;另一邊是卡環(huán),與單反機機身上的卡環(huán)一樣,用于連接鏡頭。使用時,先將單反機上的鏡頭卸下來,將增距鏡接在機身上,然后再將鏡頭接在增距鏡上,即增距鏡在機身與鏡頭之間。
不同倍率的增距鏡可以將原鏡頭的焦距擴展至不同的范圍。如一只2倍的增距鏡可將50mm的標準鏡頭變成100mm的中焦鏡頭;而1.4倍的只能將它變成70mm的鏡頭。但是增距鏡只能用于50mm以上的鏡頭,如果與廣角鏡頭合用時,可能會出現(xiàn)遮角現(xiàn)象。
接上增距鏡后,原鏡頭上的一些參數(shù)是不會改變的,如最短聚焦距離。如果原鏡頭的最短聚焦距離為 0.5米,加上增距鏡后仍是 0.5米,由于焦距增長,所以可以得到更大的影像。
增距鏡有一個主要的缺點:在加入了增距鏡后,焦距增長了的組合鏡頭最大有效光圈減小了。所減小的規(guī)律是將增距鏡的倍率乘以原鏡頭的最大光圈系數(shù),即得出組合鏡頭的最大光圈系數(shù)。如一支70~210/4-5.6的變焦鏡頭,加入2倍的增距鏡后,其組合鏡頭為140~420/8-11的長焦鏡頭;若用1.4倍的增距鏡,則變成98~294/5.6-7.8 的變焦鏡頭。增長的規(guī)律是將增距鏡倍率乘以原鏡頭的焦距,即得出最終的組合焦距。
由于這一缺點,在使用時要注意。若照相機有內(nèi)測光系統(tǒng)的,照相機會自動補償因光圈減小而損失的曝光量;若沒有內(nèi)測光系統(tǒng),使用時要手動加以補償。對于聚焦屏有裂像的單反機,由于最大有效光圈縮小,透光量減少,在取景時,有時會出現(xiàn)裂像一半是黑的情況,不利于聚焦。
加入增距鏡后,組合鏡頭的光學質(zhì)量要比原鏡頭有所降低,如分辨率降低和反差減少。無論增距鏡做得多好,其光學質(zhì)量肯定要比原鏡頭差得多。一般宜采用較小的光圈,以提高影像的質(zhì)量。
盡管如此,增距鏡還是一種便宜的長焦鏡頭代用品,對于一般的攝影愛好者來說,所損失的光學質(zhì)量是不重要的,只要不將照片放得很大,用肉眼是比較難分辨出差別的。但增距鏡的價格就要便宜多了。例如某一用戶原有一支300/4.5的鏡頭,若購買一支600mm的鏡頭,其代價是很慘重的;所以購買增距鏡對于業(yè)余攝影愛好者來說是很劃算的,甚至連一些專業(yè)攝影師也采用增距鏡來進行工作。
Pentax和Nikon分別生產(chǎn)了一只AF 1.7X和1.6X(TC-16A)的增距鏡,可將手動聚焦鏡頭轉(zhuǎn)換成AF鏡頭。使用時,將原手動聚焦鏡頭的調(diào)焦環(huán)調(diào)至無窮遠處,自動聚焦時,手動聚焦鏡頭內(nèi)的光學元件是不動的,所有調(diào)焦的工作全由增距鏡內(nèi)的可移動光學元件來完成,從而達到自動聚焦的目的。由于Pentax和Nikon的AF卡口與原有MF卡口兼容,自然也能將手動聚焦的增距鏡用于其AF單反機上,但這已經(jīng)不能算是AF增距鏡了。
由于照相機原廠家生產(chǎn)的增距鏡數(shù)量少、使用面不廣和價格高,給鏡頭獨立生產(chǎn)廠家提供了生產(chǎn)的空檔。目前生產(chǎn)了AF增距鏡的廠家有:肯高、騰龍、適馬、威達等。
9. 單反增倍鏡可以拍微距嗎視頻
500萬長焦微距,是指焦距為50mm,在相同距離下可以拍下放大兩倍的畫面。500萬像素的長焦微距鏡頭,可以拍攝到3-7cm之間的近距離物體。
長焦微距鏡頭焦距較長(80~200毫米),且以1/10倍率影像為校正像差基礎(chǔ),可以無限遠至1/2倍焦距內(nèi)拍攝。在獲得相同放大倍率情況下,可拉開物距。有遠攝放大,成像視角小等優(yōu)點,宜于拍攝難接近的小體積活動對象,如昆蟲、動物等。
10. 單反微距鏡有什么用
單反的反光鏡是一片表面上鍍有銀色反光物質(zhì)的玻璃(注意,它并不是像鏡子那樣是將反光物鍍在玻璃的背面,而是上面,所以平常保養(yǎng)相機時,要盡量少擦拭反光鏡,就算鏡面上有灰塵,也不會對成像造成影響)。在未曝光之前,反光鏡的作用是將光路改變,反射到取景器中,使操作者能夠正確地取景和對焦。在快門開啟之前,反光鏡向上翻,讓出光路后,快門才打開,光線到達膠卷平面進行曝光。曝光過程結(jié)束后,反光鏡即時返回到原來的位置,即瞬回式反光鏡。
AF單反機的反光鏡與大多數(shù)手動對焦單反機的反光鏡略有不同,與帶有點測光方式的單反機類似。反光鏡的中央部分是半透明的,在反光鏡后面還有一塊小型反光鏡。這些區(qū)別都是為AF系統(tǒng)而專門設(shè)計的。
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提到,AF單反機的AF檢測模塊一般是放在反光鏡箱底部。在自動對焦時,光線透過反光鏡中央的半透明部分,再由后面的小型反光鏡反射到AF檢測模塊上。
反光鏡是單反機的最主要部件,特點是能透過攝影鏡頭直接取景,具有取景和對焦準確的優(yōu)點。但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一般單反機最大的不足是在曝光過程中,因反光鏡全部擋住取景器的光路,拍攝者無法看到被攝畫面。
由于反光鏡一上一下地翻動,它是引起單反機震動的主要來源之一。在普遍攝影中,這種震動是可忽略不計。但在微距攝影中,由于對焦距離很近,景深極淺,任何震動都會使照片模糊不清,所以有些少數(shù)AF單反機設(shè)有反光鏡鎖定裝置。在拍攝前,先對焦和取景,然后手動將反光鏡上翻鎖定,再按下快門釋放鈕進行曝光,因此完全清除了因反光鏡引起的震動。現(xiàn)代單反機的反光鏡均有阻尼機構(gòu),盡可能消除反光鏡引起的震動。
這類可翻動的反光鏡除了有震動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在按下快門釋放鈕到快門開啟之間存在著1/15s左右的時間延遲,即反光鏡上翻到位約需1/15s的時間。這對于拍攝運動著的物體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第二代自動對焦單反機的焦點預(yù)測AF方式,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設(shè)計的。
還有另外一種固定式反光鏡,如Canon EOS RT和EOS 1NRS,這類反光鏡全部是半透明半反射的,光線亮度的三分之一反射到取景器,另外三分之二則直接透過反光鏡到達膠卷平面,因此取景亮度比普通的單反機要暗些。這類反光鏡的優(yōu)點是不存在震動和時延問題,而且在曝光過程中,拍攝者還能看到被攝畫面,尤其適合于動體的搖拍和微距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