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焦距選擇
不一定。
鏡頭的價格與焦距沒有必然的關系。
2. 單反怎么看焦距
不知你用的是什么鏡頭,如果是定焦鏡頭,那就無法設定。如果是變焦鏡頭,可以通過旋轉變焦環(huán),選擇你需要的焦距值即可。當然,鏡頭上沒有的焦距值,你也“設定”不出來。
3. 單反焦距是什么參數(shù)
很多初學者對鏡頭各種參數(shù)一頭霧水,我就用最通俗的話 給你簡單說說吧。
有兩個比較常用的參數(shù):焦距 光圈 焦距,焦距一般用MM(毫米)位單位 主要影像拍攝視角的大小135相機就是我們常見的單反 已50MM為標準鏡頭因為這個焦距的視野于我們單眼看到的范圍接近 焦距 數(shù)值越小 代表可以拍攝的角度越廣 越大 低于 50MM 的鏡頭也稱之為廣角鏡頭 焦距 數(shù)值越大 代表可以拍攝的角度越小 越遠 高于 50MM 的鏡頭也稱之為中長焦鏡頭
光圈,的單位用英文F表示 影像單位時間的曝光量 通俗的說光圈越大 就可以在越暗的環(huán)境下拍照 適用的場景更多 光圈的大小表示方法為 數(shù)值越小光圈越大 比如 F2的光圈是大于 F8的。
根據(jù)根據(jù)不同的途徑選鏡頭比較常規(guī)的方法是拍風景、大場景 用 廣角鏡頭拍攝人像 或者無法走進的主體 用中長焦 如果不希望拍攝的問題變形嚴重 可以使用 50MM的標準鏡頭。
4. 單反相機焦距是什么意思
凸透鏡焦距:焦距,是光學系統(tǒng)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fā)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地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
凸透鏡是一種常見的透鏡,中間厚、邊緣薄,至少有一個表面制成球面,亦可兩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倍數(shù)不等。
焦距,也稱為焦長,是光學系統(tǒng)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fā)散的度量方式,指從透鏡中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相機的鏡頭是一組透鏡,當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穿過透鏡時,光匯聚到一點上,這個點叫作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即光心)的距離,就稱為焦距。焦距固定的鏡頭,即定焦鏡頭;焦距可以調節(jié)變化的鏡頭,就是變焦鏡頭。(當一束與凸透鏡的主軸平行的光穿過凸透鏡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會被凸透鏡匯聚成一點,這一點叫作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就叫這個凸透鏡的焦距。一個凸透鏡的兩側各有一個焦點)。
光心(Optical center):透鏡中的一個特殊點,凡是通過該點的光,其傳播方向不變(除一條垂直于透鏡的光線外,其余光線均有平移)。
我們用的照相機的鏡頭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膠片(或是數(shù)碼相機的感光器件)就處在這個凸透鏡的焦點附近,或者說,膠片與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約等于這個凸透鏡的焦距。
焦距
凸透鏡(convex lens)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鏡做照相機的鏡頭時,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會正好落在焦點上,或者說,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離(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體的距離與被照的物體與鏡頭的距離(物距)有關,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實際上總是大于焦距)。
由于我們照相時,被照的物體與相機(鏡頭)的距離不總是相同的,比如給人照相,有時,想照全身的,離得就遠,照半身的,離地就近。也就是說,像距不總是固定的,這樣,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須隨著物距的不同而改變膠片到鏡頭光心的距離,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調焦"。
5. 單反最長焦距
這是不是一個固定的 一般卡片機直接說放大倍數(shù)是很忽悠人的 所以會標注等效135焦距 就是全幅單反鏡頭的焦距 一般放大倍數(shù)是這樣算的 最長端除以最短端 比如70-300mm 300/70≈4.3倍 而且一般是不會在乎放大倍率的 玩單反的只看焦段 并且佳能不止一只長焦鏡頭 有1200mm的 也有200mm的 都稱作長焦鏡頭
6. 單反的焦距
單反相機的焦距簡單說就是表示能拍多少范圍或者畫面放大多少。焦距本來物理意義是平行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匯聚成一點,這個就是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就是焦距。相機鏡頭的焦距越短視野就越大,畫面越廣,適合拍攝風景。如果焦距越長視野越小,畫面也越大,適合拍攝特寫或者遠處物體
7. 單反對焦距離
在鏡頭上都有幾段對焦距離的公尺數(shù)值標示。
8. 單反相機 焦距
單反照相機的焦距會清晰的顯示在鏡頭上,一般以毫米(mm)表示,定焦鏡頭只會有一組數(shù)字(如50mm),而變焦鏡頭則會有兩組(如18-55mm),說明該支鏡頭的變焦段(zoomrange)。小相機則通過要打開液晶屏的詳細信息顯示模式才可以看見焦距,同時也可以從拍好的文件的EXIF信息中看見焦距信息。
9. 長焦距單反
用單反長焦加大光圈拍照片老是欠曝的問題。是你沒有熟練掌握用的手動拍照模式的問題。
當你用了M檔手動模式。當你選擇定感光度和速度后,你調整光圈的大小是能改變鏡頭的進光量,但是你所改變進光量能不能滿足你的曝光量是另外一回事。請看下圖所示。
這是一款賓得相機,鏡頭是50~135,恒定光圈2.8。
當你選定了M檔手動曝光模式
從上圖可以看出,ISO是800.快門速度是否1/80.光圈是2.8。
當你縮小光圈值,目前是F5. 你再看ISO和快門速度都沒有變化。也就是說,當你改變光圈值時,其他兩個值不根據(jù)光圈值大小而變化。所以,你并不能判斷這時的曝光量是否合適。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下,既就是你來最大光圈也未必能滿足正常曝光的要求。
那么怎么看才能知道目前的曝光組合是否合適呢?
請看上圖當你選擇了這個曝光組合是,曝光尺會對你有個提示,向左是欠曝,向右是過曝。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這個組合在當前測光的情況下欠曝4檔。這個時候你按下快門拍照的照片肯定欠曝。
這時你加大光圈,開到最大。請看一下圖。
它還是欠曝。所以,你只調整光圈的大小很多時候并不能保證曝光量是否合適。
曝光三要素是,光圈、速度、感光度。
這三個數(shù)值要相互配合調整,在參考曝光尺,才能達到正常曝光的目的。
請看上圖,我調整了ISO,又調整了曝光時間,你再看曝光尺就歸零了。這時在拍照就能得到一張曝光合適的照片。
如果你不用M檔手動模式拍照。而用的是光圈優(yōu)先或快門優(yōu)先模式,在你改變光圈大小時,相機的程序會根據(jù)當時的測光結果,相應的調整另外一個參數(shù)。
請看上圖。假如你用的是AV檔光圈優(yōu)先模式。在你調整光圈大小時,速度也隨之改變,從而保證曝光在正常范圍內。
所以,你應該熟練掌握各個拍照模式的特點和用法,才能達到正常曝光的照片。不能一味的改變光圈的大小來滿足曝光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