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用單反拍出膠片感照片
夜晚的星空很美,尤其是夏季與初秋季節(jié)的夜空更是繁星點點,銀河無際。在我們每次旅行中,總會遇到這樣的美景,但是有些朋友不知道如何拍攝。此文為大家詳細介紹關于星空拍攝的技巧與操作。其實,我們的拍攝過程是很簡單的,主要是選景與手中相機的操作,那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邊謝超老師為大家列舉出拍攝技巧與操作需要。
第一,拍攝基礎
鏡頭焦段:15mm魚眼,光圈:F4.0,快門:25秒,iso:5000
1. 拍攝設備:數(shù)碼單反相機,膠片單反相機等,只要帶有B門拍攝的相機均可進行拍攝。相機快門線。穩(wěn)定性能好的三腳架。
2. 拍攝鏡頭:拍攝星空,我們最好要使用廣角鏡頭,而且不怕廣,越廣越好,魚眼鏡頭,廣角定焦,廣角變焦都是不錯的選擇。從14mm焦點到35mm焦段都是很好的選擇,越廣,能拍到的天空越多,這樣也會越有氣勢,所以大家根據(jù)手中的鏡頭焦段來合理使用。
3. 拍攝季節(jié):夏季與初秋最佳,因為這個季節(jié)的星空時間長,月亮升起的晚,所以不會影響星星的光芒。
4. 拍攝時間:晚上十點左右到午夜兩點之間為最佳。
5. 拍攝地點:尋找越黑的地方越好,不要有任何雜亂光線的地方,這樣拍攝出的畫面會干凈,不會受到其他光線的影響。
6. 尋找星星:拍攝星空,有三個標志性的星星我們都是肉眼可見,一定要找到這三個星星的位置。第一,銀河,在拍攝繁星點點的作品中銀河是必不可少的點綴。第二,如果我們拍攝地點在北半球,一定要找到北極星,在拍攝星星軌跡的時候,所有星星都是以北極星做為中心點來行走轉圈的,北極星就是北斗七星勺子頭部第一顆星星右側五倍間距最亮的那顆星星。第三,如果拍攝地點在南半球,要會辨認南十字星,道理如同北極星。
第二,拍攝技巧
鏡頭焦段:35mm,光圈:F2.8,快門:550秒,iso:400
1. 相機設置:把相機牢固的架在三腳架上,插好快門線,把相機調整到B門這個檔位,如果相機有反光鏡預升這個功能的話,我們盡量打開。關于B門的使用和反光鏡預升的使用,各個品牌的相機操作略有不同,請參照相機說明書。
2. 鏡頭設置:如果是數(shù)碼單反相機,把我們的自動對焦鏡頭調整到m檔位,也就是手動對焦檔,把對焦環(huán)擰到無限遠一端。膠片相機大部分鏡頭都是手動對焦,直接把對焦環(huán)調整到無限遠。
3. 前景運用:在拍攝星空作品時,大家切忌在畫面中要找一些前景,一顆樹,一座寺廟,地面的公路等都可3. 前景運用:在拍攝星空作品時,大家切忌在畫面中要找一些前景,一顆樹,一座寺廟,地面的公路等都可以做為很美的前景。單獨拍攝星空是不好看的,哪怕有一點前景,就會使得畫面很完美。
4. 補光運用:有的前景在長時間曝光后依然是死黑一片,在拍攝者為了表現(xiàn)不是剪影效果時,可以用高亮手電,汽車大燈等在曝光即將結束前一兩分鐘為前景畫面進行補光,這樣能使前景畫面更有層次。
5. 參數(shù)設置:iso100-10000不等,光圈1.4到光圈5.6不等,快門幾十秒到兩小時不等。
6. 參數(shù)詳解:也許大家對以上參數(shù)不太理解,在這里我重點解釋下為什么要使用以上參數(shù)。
Iso:星空拍攝的低iso是為了增加曝光時間而準備的,讓畫面細膩,減少噪點,長時間曝光會讓星星的軌跡拉伸出來而形成圓圈和半圓,高iso是為了減少曝光時間而準備的,在拍攝繁星點點的情況下,要使用高iso來減少曝光時間,使得星星不會拉出軌跡,有人覺得高iso會使得畫面噪點很高,在你機器不是很老的情況下,其實畫面噪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光圈:拍攝風光不是要用小光圈拍攝嘛?為什么要用1.4-5.6這么大的光圈呢?在星空拍攝中,其實光圈并不是控制虛化和景深的,因為我們已經(jīng)設定為無限遠對焦了,景深已經(jīng)很深了。光圈在這里的主要作用是為了來控制星星軌跡粗細的,光圈收的越大,我們看到的拉伸出來的星星軌跡就越粗,如果光圈很小,不但曝光時間會很長,而且星星軌跡的線條會很細,使畫面反而不具震撼效果。
快門速度:長時間的快門速度是為了拍出轉圈的星星軌跡,而短時間的快門速度是為了拍出繁星點點,這些效果想如何表現(xiàn),全部用快門速度與光圈和iso的結合,在畫面中表現(xiàn)出來。
第三,圖文參數(shù)詳解
在此文中,用圖片和詳細參數(shù)列舉出幾種拍攝者在拍攝中想要表現(xiàn)的畫面。
鏡頭焦段:35mm,光圈:F2.0,快門:40秒,iso:2500
繁星點點:表現(xiàn)出當時真實肉眼所看到的星空效果,采用高iso,大光圈,短時間曝光技法。
鏡頭焦段:15mm魚眼,光圈:F4.0,快門:900秒,iso:400
星軌轉圈:表現(xiàn)出星星圍繞北極星轉圈震撼效果,采用低iso,大光圈,長時間曝光技法。
鏡頭焦段:28mm,光圈:F4.0,快門:600秒,iso:100
短暫星軌:表現(xiàn)短暫的星星移動效果,如同流星雨,采用中低iso,大光圈,中等時間曝光技法。
鏡頭焦段:35mm,光圈:F2.8,快門:40秒,iso:2500
特殊星空:表現(xiàn)夢幻的星空童話虛幻效果,采用高iso,大光圈,短時間曝光,脫焦拍攝技法。
第四,關于后期
鏡頭焦段:28mm,光圈:F4.0,快門:2000秒,iso:100
當我們拍攝完星空作品,把數(shù)碼照片導入電腦中,可以進行一些后期制作,能使得照片更佳添彩,如何修改處理,全看拍攝者如何表現(xiàn)。以筆者經(jīng)驗為大家推薦幾個簡單調節(jié)設置。在Adobe Photoshop和Adobe Lightroom,等各類軟件中均可操作。
1. 降低色溫:根據(jù)拍攝出的畫面適當降低色溫,會使星空更藍。
2. 加對比度:能使星星更佳凸顯,亮度更佳突出。
3. 加飽和度:能使星星軌跡中的星星色彩更佳突出,很多人認為星星軌跡拍出來就是亮線,其實根據(jù)不同光線表現(xiàn),星星能變成彩色的。
4. 加銳利度:能使星星軌跡的線條更佳清晰。
拍攝心得總結:
鏡頭焦段:35mm,光圈:F2.8,快門:4000秒,iso:100
其實拍攝星空很簡單,當你把相機用三腳架穩(wěn)定,插好快門線,找好拍攝時機,取景構圖,那么已經(jīng)成功一多半了。接著就是根據(jù)拍攝者想要如何表現(xiàn)星空來找北極星,設定相機參數(shù),然后根據(jù)構圖位置來進行時間長短的曝光了。
鏡頭焦段:24mm,光圈:F4.0,快門:200秒,iso:100
希望此文對旅游愛好者,攝影愛好者,天文愛好者均有拍攝幫助。
2. 單反相機怎么拍出膠片的感覺
如果是數(shù)碼的化,主要還靠后期,前期可以調高色溫來加一加黃,不過效果不會太好。
如果是膠片照相機,那就用過期的彩色負片,沖出來會偏色,也挺獨特的?,F(xiàn)在像光影魔術手等很多后期軟件,照片做舊都是一鍵傻瓜功能。
3. 單反怎么拍出膠片的感覺
假設你用的是135普通單反,每卷膠片大概能拍攝35張照片你需要按照說明將膠卷纏繞在相機過卷軸上,然后關閉相機后蓋先手動過2張,因為這兩張已經(jīng)暴露在陽光下,不能拍照了然后正常拍照,每照完一張,就過一次卷,不然無法按下快門等最后不能過卷,說明卷片用完這時需要按住倒帶按鈕反向回卷,將膠卷完全收回膠卷盒后取出給洗印店要求單沖一般20多元就行,最后你再掃描按照你的弄法,膠卷都被人為曝光作廢了
4. 怎么拍膠片感照片
用相機拍照,拍到最后卷不動了,就說明膠卷已經(jīng)拍完了,這時千萬你能打開相機后蓋,而是要打開裝膠卷一側的卷軸把手,轉動把手,把膠卷倒回到暗盒里,當轉動把手感覺轉軸突然轉著輕了,就說明膠卷已經(jīng)全部倒卷回到暗盒里了,這時就可以打開相機后蓋,把膠卷連同暗盒取出來交到?jīng)_洗照片的商店,沖洗制做照片了。
膠卷到了照片沖洗店,師傅們先把膠卷放到藥液里浸泡沖洗,制成底片,然后用底片通過放大機去感光相紙,再把相紙放到藥液里浸泡沖洗烘干就制成照片了。
5. 如何拍出膠片質感的照片
膠片 不管是質感色彩都有一種獨特魅力,有種懷舊感
拍攝首先明確膠片特點 然后入手 膠片感,最主要的是高寬容度,其次會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卷會有各種各樣的色偏 可以通過高寬容度 色偏及灰度顆粒感著手
后期調膠片感個人認為可以這樣調
1.磨皮液化
2.膚色調整,主要調整紅色和黃色,減去青色和黑色,會讓膚色更加紅潤透亮
顏色紅 青色-17 黃-3 黑-11 顏色黃 青-8 黑-24
3.調整白色,高光部分會更加清新。需要注意是要將面部用蒙版單獨擦出來,不然面部的青色會很難看。
顏色:白 青+7 黃+3
4.調整暗部,讓暗部呈現(xiàn)青色。
顏色黑 青+6 洋紅+1黃+1
5.調整高光和陰影,進一步強化畫面暗部的青色調,同時讓高光稍微暖一點
6調整曲線,比較常用的S型曲線,增加畫面的對比度。
7銳化,加暗角,加顆粒,完成。
6. 怎么用單反拍出膠片的感覺
膠片單反相機使用的一般都是135相機,每卷36張,拍完才可以沖洗膠卷,一般是負片,看到膠片的色彩不是照片成品的顏色,還有一種是反轉片,拍電影都是用反轉照片。
膠卷沖洗出來才能打印照片,也可以直接進行底掃,轉換成數(shù)碼相片。
7. 膠片單反相機怎么使用
全自動傻瓜相機,安裝電池和135膠卷,相機自動卷片到1位置,打開相機鏡頭開關(其實也是快門鎖),構圖按快門按鈕完成曝光。
相機自動過片,閃光燈充電,繼續(xù)釋放快門...8. 膠片單反怎么用
首先打開相機后備蓋,然后上交卷,最后扣好后備蓋即可
9. 怎樣拍出單反效果
一實一虛拍攝手法,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常用的攝影技巧,也能展現(xiàn)攝影愛好者的構思和匠心,凸顯作者的思想。
對于新人來說,一般有很多種應用場景:1.靜態(tài)的虛化背景;2.運動背景的虛化。
下面,我就這兩個場景給您做個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
1.靜態(tài)的虛化背景
很多攝影愛好者特別喜歡背景虛化的效果,覺得這樣照片更好看,也更能凸顯攝影水平。其實想要拍出背景虛化的效果很簡單,我給大家分享幾句口訣,大家記住就行了。 照片背景虛不虛化與“光圈大小、鏡頭焦距長短、拍攝距離”這三個要素有關,其規(guī)律如下: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背景模糊);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背景清晰); 焦距越長,景深越淺(背景模糊);焦距越短,景深越深(背景清晰); 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淺(背景模糊);拍攝距離越遠,景深越深(背景清晰)。
比如拍人像。拍人長焦大圈先(AV光圈優(yōu)先自動曝光模式,長焦大光圈淺景深,宜于突出主題虛化背景,通常F5.6及以上) 測光對焦眼臉線(用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光,拍攝頭部焦點對眼,半身對臉,全身對身體曲線) 多換角度背景遠(攝影者與被攝者多換角度,被攝者距離背景盡量遠,以便虛化背景) 活用補光快門線(活用閃光燈等補光設備,防止抖動可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再比如拍花卉等的景物。微距鏡(最好用微距鏡頭) 大圈近攝遠背景(大光圈;近距離拍攝,攝距越近,景深越??;花后的背景盡量遠) 逆光長焦強對比(焦距越長,景深越?。换ǖ念伾捅尘吧蕦Ρ仍綇娫胶茫?花大構圖蕊居中。
最后是拍夜景 。拍攝夜景別太晚(天有余光,不要太黑) 夜衡低感快門慢(夜間白平衡,較低的感光度ISO100,快門1/11) 8-9光圈負補償(白增黑減:-0.5-1補償) 腳架門線防抖顫(使用三腳架、快門線)
2.運動背景的虛化
大家在拍攝運動題材時可以采用“追拍”的方法,所謂追拍就是相機跟著被攝物體移動,從而拍出背景極具動感,主體清晰的照片。追拍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快門速度,追拍的快門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一般最快不超過1/60秒,最慢不要超過1/4秒。像拍攝跑步的人,行駛中的自行車等等,快門速度控制在1/15秒左右就行,拍攝行駛中的汽車,快門速度控制在1/30秒左右就行。
比如拍運動物體。運動物體宜連拍 快門優(yōu)先抓動態(tài)(TV快門優(yōu)先,根據(jù)動體速度、動向、焦距定快門:動體快快門也要快) 感光稍高追動體(通常ISO400。要拍動感,用追隨法,快門應低于1/60秒) 自動對焦快門快。
再比如拍攝水滴或雪飄,速要慢(快門1/30左右) 焦距定在中短段 光圈設置8-11 深色背景顯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