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用攝影教程
拍攝方式有:平攝、仰攝、俯攝、頂攝、倒攝、側反拍攝等。
1、平攝
平攝是攝影(像)機與被攝對象處于同一水平線的一種拍攝角度。平攝一般可以分為正面、側面、斜面三種。
2、仰攝
攝影(像)機從低處向上拍攝。仰攝適于拍攝高處的景物,能夠使景物顯得更加高大雄偉。用它代表影視人物的視線,有時可以表示對象之間的高低位置。由于透視關系,仰攝使畫面中水平線降低,前景和后景中的物體在高度上的對比因之發(fā)生變化,使處于前景的物體被突出、被夸大,從而獲得特殊的藝術效果。影視教材中常用仰攝鏡頭,表示人們對英雄人物的歌頌,或對某種對象的敬畏。
3、俯攝
俯攝與仰攝相反,攝影(像)機由高處向下拍攝,給人以低頭俯視的感覺。俯攝鏡頭視野開闊,用來表現(xiàn)浩大的場景,有其獨到之處。
4、頂攝
攝影(像)機拍攝方向與地面垂直。用頂角拍攝某些雜技節(jié)目或歌舞演出,有獨到之處。它可以從通常人們根本無法達到的角度,把一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造型,拍成構圖精巧的畫面。頂攝的作用還在于它改變了被攝對象的正常狀態(tài),把人與環(huán)境的空間位置,變成線條清晰的平面圖案,從而使畫面具有某種情趣和美感。
5、倒攝
電影攝影機內膠片經(jīng)過片門時,以反方向運轉進行拍攝的方法。用這種方法攝取的物體運動過程,以正方向運轉放映,可以獲得與實際運動方向相反的效果。倒攝常用以拍攝驚險場面。在電視攝像中,也常用倒攝方法。
6、側反拍攝
從被攝物的側后方拍攝,叫側反拍攝。這種攝法,人物幾乎成為背影,面部呈現(xiàn)較少,可以產生奇妙的感覺
2. 實用攝影教程電子版
在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即可找到電子版的中國攝影報。
3. 實用攝影基礎教程
先熟讀你自己相機的說明書,然后逐一對照說明書熟練操作相機各部分的功能,然后多加練習??蓞⒖季W(wǎng)絡教程熟悉快門、光圈、感光度在各個場景的組合,多拍。練習怎樣構圖,并適當學習后期一些調色修圖技巧。學攝影一定要勤拍,從中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4. 入門攝影教程
手機短視頻拍攝,首先需要學的是手機拍視頻的基礎操作,對焦、曝光、視頻幀數(shù)、分辨率設置、視頻比例、景別等都要有一定的掌握。
5. 實用攝影教程 蔣維隊 PDF
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29日圓滿完成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2017年南海綜合考察航次任務,抵達深圳補給。本航次中,我國首次實現(xiàn)了纜控式和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深海交匯拍攝,不同類型裝備協(xié)同作業(yè),同時對南海一冷泉區(qū)進行了精細調查,取得了大量生物樣品。
亮點一:水下機器人深海“約會”
在1000多米深的黑暗海底,一個根據(jù)預編程自主航行的機器人穿梭而過,能用另外一個機器人在海底準確找到它并跟蹤拍攝嗎?我國科學家在本航次做到了!
7月26日,“科學”號搭載的纜控式遙控無人潛水器“發(fā)現(xiàn)”號與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探索”號在南海北部實現(xiàn)深海交匯拍攝,這也是我國首次實現(xiàn)上述兩類水下機器人交匯拍攝。
航次技術首席、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李碩說,雖然看上去是一次簡單拍攝,但里面蘊含了非常復雜的技術體系,非常令人興奮。
李碩介紹,“探索”號是自治式水下機器人,下水后根據(jù)預編程自主航行。在本潛次中,它保持距海底5米進行光學拍照。要實現(xiàn)這兩類水下機器人交匯拍攝,“探索”號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要非常高,航行位置和姿態(tài)控制要非常精準,導航定位能力要非常強,這樣才能克服海底洋流和復雜地形影響,按照預設路徑和時間出現(xiàn)在預定位置。
航次首席科學家孫松說,要實現(xiàn)交匯拍攝,還需要母船和遙控無人潛水器“發(fā)現(xiàn)”號的精準配合。由于“發(fā)現(xiàn)”號和母船之間有一根纜相連,因此母船要有非常精準的動力定位能力,同時“發(fā)現(xiàn)”號要具備精準導航定位能力,準時準確出現(xiàn)在相應位置,捕捉并跟蹤拍攝“探索”號。
“兩種不同類型的水下機器人和母船由三個不同團隊操控,這次交匯拍攝體現(xiàn)了三個團隊高水平的操控能力,以及相互之間的配合能力?!崩畲T說。
亮點二:不同類型探測裝備協(xié)同“作戰(zhàn)”
航次第二航段開始后,科考隊員率先將“探索”號自治式水下機器人布放到海水中,它隨即開始進行大范圍地形掃描和拍照。
基于“探索”號探測資料,科考隊員選擇了最想要調查的區(qū)域,連夜將“發(fā)現(xiàn)”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布放到水中。
在“發(fā)現(xiàn)”號即將結束作業(yè)時,科考隊員又將深海著陸器布放到海底?!鞍l(fā)現(xiàn)”號準確找到著陸器位置,將其移動到科學家最想觀測位置。深海著陸器將拍攝冷泉區(qū)生物三個月的生活習性和變化。
這只是“科學”號搭載的系列海洋探測裝備協(xié)同作業(yè)一個縮影。本航次中,還實現(xiàn)了高通量深海海水采集及分級過濾系統(tǒng)、海洋生物光學剖面測量系統(tǒng)和船舶自身海洋探測裝備的協(xié)同作業(yè)??瓶缄爢T在本航次還布放了12臺水下滑翔機,開展組網(wǎng)同步觀測,可測得流體溫度、鹽度、濁度、含氧量、海流強度和運動方向等數(shù)據(jù)和資料。
孫松說,此次利用“科學”號搭載我國自主研發(fā)系列海洋探測裝備開展協(xié)同作業(yè),提高的不僅是科考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解決海洋中的重大科學問題。
亮點三:探秘南海冷泉“海怪”
我們都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但在深海的冷泉區(qū),這里漆黑、高壓,到處都是甲烷等化學物質,但卻有非常繁茂的生物生存,這讓科學家非常感興趣。
冷泉是指來自海底沉積界面之下,含有硫化氫、甲烷及其他富碳氫化合物的流體的滲漏活動,這些流體與海底溫度相近。1983年美國科學家查理斯首次在墨西哥灣佛羅里達陡崖發(fā)現(xiàn)冷泉,之后世界范圍內不斷涌現(xiàn)有關冷泉的報道,現(xiàn)已在全球大陸邊緣海底發(fā)現(xiàn)上千個活動冷泉。
在本航次中,“發(fā)現(xiàn)”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南海一冷泉區(qū)采集到了100多只白色的潛鎧蝦、棕色的貽貝和少量阿爾文蝦等,有些生物到船上還活著,這讓科學家非常興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蔣維說,冷泉區(qū)生物和常見的近海生物有很大區(qū)別,它們生活在海底,沒有光,所以眼睛都退化了。同時,它們身上或者體內都附著了很多微生物,它們就依靠食用這些微生物而生存,而這些微生物是依靠甲烷等化能而生存。
“我們將用這些生物樣品開展極端環(huán)境下生物進化與演變、生物多樣性、基因測序,以及冷泉生物與地質環(huán)境的關系等方面的研究?!笔Y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