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拍靜物用什么模式
靜物拍攝與自動對焦
對焦之前不僅需要針對主體對象的位置正確設置對焦點,還需要選擇最佳的自動對焦模式。對于拍攝靜物而言,最合適的拍攝模式是單次對焦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相機會在我們半按快門時進行對焦,除非我們松開手指重新半按快門,否則都不會再改變焦點。在被攝對象與相機之間的距離不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單次對焦能帶來最精確的對焦結果
2. 單反拍靜態(tài)物體技巧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測光設置
打開榮耀手機,進入到它的專業(yè)模式后,第一個功能鍵是“測光方式”。它分為三種模式,矩陣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拍大風景照的話,用矩陣測光,它是對畫面整個區(qū)域進行測光,然后得到一個整體畫面的正確曝光。其他的兩個都可以用來拍近景還有人物。
2
ISO感光設置
第二個功能鍵是ISO感光度,這個數(shù)字越小,感光度越低,畫面清晰度越高。但是一般在拍夜景時,需要調高感光度去讓畫面變亮一些,這種情況下會犧牲畫質,就看個人取舍了,要畫質還是內容。
3
S快門設置
第三個功能鍵是S快門,設置的時間越短,能抓取到的畫面細節(jié)也會更豐富一些,但是因為拍照的速度很快,可能會導致進光量不足,畫面不夠明亮。一般情況下,在白天拍高速運動的物體可以選擇高速快門,夜間拍靜態(tài)夜景優(yōu)先慢門。
4
EV曝光補償設置
這個功能是針對畫面上明暗分布不均的情況進行的調節(jié)補償,看到的畫面過亮就調低、過暗就調高。用攝影圈的話來說,會更好記一些——白加黑減、亮加暗減。
5
AF對焦的設置
這個功能分為三種模式:AF-S自動單次對焦、AF-C自動連續(xù)對焦和MF手動對焦。一般拍靜物用AF-S,拍運動的物體用AF,高手可以自由選擇MF。
6
AWB白平衡的設置
最后一個是白平衡參數(shù),它提供了五種天氣小圖標的模式,這個就根據(jù)拍攝時的天氣情況進行選擇就好了。還有一個是自定義模式,這個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去調整,新手先適應前幾個就好了。
7
以上的設置拍攝中慢慢調整,自己的拍攝水平將會逐漸提升.
多拍,多實踐多理解才是最好攻略
3. 單反相機怎么拍靜物
1、拍攝模式
拍攝模式只需要知道6種,學習順序為全自動→程序自動P檔→光圈優(yōu)先→快門優(yōu)先→手動曝光M檔→B門。
(1)全自動模式下,我們只要取景構圖即可,然后按下快門,光線等都是由相機自動決定,跟手機拍攝類似,適合新手使用。
(2)程序自動P檔,可以調整曝光補償來改變畫面亮暗情況,也可以設置ISO、白平衡等參數(shù),相比全自動模式會更有操作性。
(3)光圈優(yōu)先模式,手動設置光圈,根據(jù)景深需要來調整光圈參數(shù),ISO和快門速度自動,操作性比P檔更強,也是很多人喜歡的拍攝模式。
(4)快門優(yōu)先模式,與光圈優(yōu)先類似,優(yōu)先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和ISO自動調整,適合拍攝運動類題材,同樣比P檔的操作性更強。
(5)手動曝光M檔,由拍攝者設置光圈、快門速度和ISO,操作難度偏大,需要對各項參數(shù)有一定的理解,適合各類場合的拍攝,其中光圈優(yōu)先和快門優(yōu)先可以應對很多場景拍攝需要,所以當這些模式失效時,使用M檔會更好。
(6)B門是指曝光時間人為控制,可以使用超過30秒的曝光,其他操作與M檔類似,也是人為設置。按下快門后開始曝光,松開快門結束曝光。
2、光圈
光圈對照片主要有兩個影響:曝光和景深,需要經(jīng)常調整光圈。
光圈用F表示,光圈=焦距÷等效孔徑大小,如F4,焦距50mm時,鏡頭的等效孔徑大小=50mm÷4=12.5mm;當光圈變?yōu)镕2時,孔徑大小=50mm÷2=25mm,所以光圈數(shù)值小,光圈越大,進光量增加,所以光圈越大,曝光越多。
光圈對景深影響很大,光圈越大,景深越淺,所以背景虛化,適合拍攝人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背景清晰,適合拍攝風光。
3、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就是曝光時間??扉T速度越快,曝光時間越短,曝光量就少,同時高速快門可以抓拍運動瞬間畫面,如拍攝飛鳥;快門速度越慢,曝光時間長,曝光量多,可以記錄光點軌跡表現(xiàn)動感,如車軌??扉T速度和光圈一樣是每次都需要調整的參數(shù)。
4、感光度
ISO是感光元件對光的感應能力的衡量標準,ISO越高,感應到的光越多,但會產生噪點;ISO越低,感應到的光減少,畫質會更好。常用較低ISO,如100來保證畫質。
5、對焦
對焦,通過對焦機構,讓對焦點成像清晰的操作。手動對焦是通過調整對焦環(huán)來對焦,操作速度較慢,但對焦精度最準,前期不要求掌握手動對焦。所以要用自動對焦,自動對焦有三種模式:
單次對焦AF-S,半按快門聽到嘀一聲表示對焦成功,再按下快門拍攝,適合靜物拍攝。
伺服對焦AF-C,適合拍攝移動主體,半按快門完成對焦,對焦點隨主體移動而移動,再按下快門拍攝即可。
4. 單反相機拍靜物用什么鏡頭
18-200 VR鏡頭畸變情況比較特殊,在18mm端有著-3.31%的桶形畸變,畸變屬于中等水平。
當焦段在24-35mm之間有著較為優(yōu)秀的畸變控制能力。50-135mm枕形畸變由增強過度到縮小,200mm下枕形畸變?yōu)?.91%,情況比較良好。銳度從18到135mm都還可以。拍靜物盡量少用18到35端,因為變形厲害。135mm以上的銳度差些,也盡量不要用。最好用50mm到135mm之間。
5. 單反拍攝靜物用什么模式
一般是AV檔或者M檔, M檔要復雜些, 建議你用AV檔吧, 拍食物屬于靜物拍攝, 鏡頭一般用到最遠端,長焦那端, 光圈適當小一些, 如果是手持拍攝,盡量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拍攝。
6. 數(shù)碼相機拍靜物用什么模式
,比如從海里捕撈上來的魚蝦、已摘掉的瓜果等)、人為可自由移動或組合的物體為表現(xiàn)對象的攝影。多以工業(yè)或手工制成品、自然存在的無生命物體等為拍攝題材。在真實反映被攝體固有特征的基礎上,經(jīng)過創(chuàng)意構思,并結合構圖、光線、影調、色彩等攝影手段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將拍攝對象表現(xiàn)成具有藝術美感的攝影作品。這就叫靜物攝影。
簡介
靜物攝影在選材方面有廣闊的天地,在擇好素材之后,就可以隨心所欲的處理這些對象,因為被攝物體是無生命的,可以任憑擺布,多角度移動以達到創(chuàng)作意圖。靜物攝影具有兩大優(yōu)點:首先,它是進一步體會藝術視覺的深化過程。當一些很平常的物體被拍成引人入勝的照片時,實際上也就是深入學習觀察這些物體的過程。其次,拍攝靜物能獲得更多的實際攝影知識。對攝影者來說,靜物攝影的難處在于它的畫面構成具有獨到之處。當布置好被攝物體之后,必須選擇拍攝角度,在用光方面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進而把從靜物攝影中學習到的實際攝影知識、基礎原理應用到日常攝影中去。
步驟方法
入門
和常規(guī)不同,你不需要為靜物攝影專門找一間工作室或者專門為此找一處非常理想的地方。你可以在家里找一個簡便的空間開始你的攝影工作,例如床邊的一張桌子,旁邊有一個簡單的背景,還要利用到一些燈具。
靜物攝影與風景攝影和人物攝影有很大程度上不同,風景和人物一般都會設定一個主題,或者是一座高山,或者是一個模特,它們自身可以有很大的變化,創(chuàng)作的空間是現(xiàn)成在你面前的。然而,靜物攝影不同,它們變化極少,所有的情況都有攝影師控制,包括主題,你需要絞盡腦汁的去想有趣而且新奇的方法去創(chuàng)造性的捕捉它們的特點。
選擇主題
拍攝什么樣的照片完全取決于你自己。在屋子里好好找找,有沒有什么有趣的但是簡單的東西作為起步對象。千萬不要以為自己一定要像其他人一樣拍攝水果或者鮮花,可以開放性的選擇拍攝對象,但是也不要選擇過難的。
當你出門四處逛的時候,如果有東西吸引了你的眼球,把它帶回家(但是不能是去偷),或者做個標記以后有時間再去拍。盡量避免選擇草和金屬這類帶有反射性表面的對象,因為拍攝它們的光線十分難控制。一旦你掌握了單個實物的拍攝技術,嘗試著幾個實物一起拍,最好幾個實物形狀、顏色、紋理都不同,看看你是否能拍出好的效果。
光線
不一定要使用非常昂貴的光線器材,我非常清楚我的預算不能夠承受一整套完整的工作室燈光,所以我會盡量使用我手頭能夠利用的光線器材來拍攝靜物。請記住攝影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在你的控制之下,假如你也是這么想的,你需要找一間房間使用遮擋板或者窗簾來擋住所有的自然光線,這樣你就可以完全控制照射在你的拍攝對象上的光線了。
如果能夠有效的使用一般的燈光,也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請務必除了放置在實物前面以外多嘗試幾個放置的位置,側面和后面投射過來的燈光能夠增加鏡頭的趣味性、光影性以及縱深感。否則,你可以選擇一間光線只來自于一個窗戶的房間,把這個作為有利條件。日然光從一個角度照射物體,你可以使用其它燈光或者反射器來調節(jié)所需的燈光。
三腳架和角度
取決于你的光線條件,有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三腳架和快門線。我建議使用這些設備,因為有了這些設備,你可以更好的觀察和拍攝你的對象。這些設備也可以使光圈速度略微變長,使圖像的聚焦點前移、背景虛化,假如你需要的話。
但是,不要讓固定位置的相機限制了你的創(chuàng)造性,一旦用了三角架,比較容易忘記由于位置固定,所有的照片都是由一個角度拍攝的。需要確保你拍攝時能夠調整角度和高度。否則,在你知道并且做出調整前,你的整個系列攝影作品都是一個角度拍攝的,變化非常小,極其有限。角度和高度可以同時調整。可以嘗試鳥瞰圖的方式來拍攝對象,從上往下的拍攝,但是要小心一點,在移動的過程中不要將陰影投射在物體上。
正確使用背景
選擇一個好的背景對你創(chuàng)作一件成功的作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選擇的背景最好能夠簡單但是漂亮,這樣不會對你所拍攝的物體產生很大的影響。一面素色的墻或者一張大的白色或者素色的紙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需要仔細考慮一下如果選擇背景來承托實物,你是想要中性的背景呢,還是需要和實物相匹配色調的背景。對于一些比較小的實物,有可能用不上使用背景,可以使用一個襯底來代替,例如黑色的天鵝絨會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能夠吸收光線,使襯底看起來是純黑色的。 [1]
拍攝元素間的組合
各種創(chuàng)作元素間的組合,對于拍一幅獨一無二的,精美的靜物攝影作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結合三分法則,應該考慮如何使你的作品做到各種元素的最佳組合。確保在畫面中沒有能夠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只有主體和背景。
嘗試著使用一些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改變各種元素的組合來進行拍攝。你希望觀眾的焦點在哪里?你會充分利用物體周圍的空白空間嗎,有沒有可能嘗試著填滿畫面?你所拍攝的主題,最顯著的特點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它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還是作為單獨的一個主體存在?
長時間反復拍攝
我時常能夠感覺到拍攝的目的決定了作品中的情緒。所以如果我只為了放松自己來攝影(反對有人向你指派工作),我的壓迫感會很少,這樣就能夠確保很好的還原攝影所要表達的東西。做事情漫無目的肯定是不好的習慣,但是對于靜物攝影來說,這可能反而是好的。因為你需要足夠多的時間來完成你的杰作。
和景物攝影不同,光線不會很快的變化;和人物拍攝也不同,你的拍攝對象不會越來越無聊,它一直是這個樣子的不會有任何變化。這些都是靜物攝影的優(yōu)勢,你可以將你的拍攝對象、光線、背景和相機都固定好,拍一些照片,然后改變它們,繼續(xù)進行拍攝。假如你自我感覺不是很好,你可以走開一會,喝杯咖啡再回來繼續(xù)拍攝。
靜物拍攝沒有理由不排除清晰干凈的照片來,因為你有足夠的時間來調整光線和焦距。如果你手頭有個微距鏡頭,那再好不過,如果沒有,試試選擇你的相機的微距模式,這樣能夠讓你更好的捕捉你的對象的細節(jié)。
通過名作激發(fā)靈感
如果你糾結于光線,組合及構圖的時候,可能你需要一些靈感了。找靈感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去看那些很多年前的大師的靜物作品。上網(wǎng)查找文藝復興時期的靜物藝術作品,仔細觀察這些作品的各個元素。
研究這些作品將會幫助你更好的思考構圖、陰影和顏色的綜合運用。希望這些能夠給你靈感,讓你能夠拍攝出更精彩的作品來。
還原物體本身的顏色,通過創(chuàng)意的圖片讓人們的目光在圖片上停留5秒鐘以上就是一個成功的靜物創(chuàng)意攝影。
一
7. 佳能相機拍攝靜物用什么模式
如下:在攝影棚拍背景為深色或黑色的景物,一般是用深色或黑色背景布通過布光達到的,這個比較容易實現(xiàn),如果是在野外拍攝花卉類的靜物,可以準備一深色或黑色背景布放在景物后面,通過改變拍攝位置達到拍攝目的。
光圈設在5.6左右,鏡頭焦距100mm。
8. 單反拍靜物用什么模式拍照
靜物拍攝有諸多因素,一般主副光源布局,根據(jù)拍攝物品大小與效果要求,確定相機光圈、焦距、暴光與速度的配合,18-55的套鏡象質一般,只能拍一般要求的作品。
最好的方法就是試鐿,不同的光源、機身參量與物品距離會有不同的效果,多試選優(yōu)吧。。。
9. 尼康單反拍靜物怎么設置
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設置,沒有千篇一律一說。都說玩尼康的人都比較喜歡講構圖,這個確實是關鍵。所以先構圖,然后調整曝光。一般來說在光線好的情況下先把iso放到200或更低(原生的最低值并不是擴展的最低值),比如D700是iso200最低,D200是iso100最低。如果是拍攝大的畫面,需要將光圈放小,讓背景顯得清晰,一般在F8到F16之間,如果是手持拍攝,要保證快門速度足夠快,至少要200以上。如果拍攝靜物比較多,建議多用M檔,比較懶就用A檔,記住廣角,小光圈,會讓背景清晰;長焦,大光圈,背景虛化的厲害。根據(jù)不同的場景來調整,必要時可配合偏振鏡來拍攝干凈的水面,下面這幅照片就是加了偏振拍的,水面清澈透明。
10. 單反拍靜物的技巧
1.三分構圖法
三分構圖法在攝影中是最基礎也是最為安全的一種構圖方式。將畫面的上下左右各平分為三等份,他們的四條等分分割線相交成四個點,這四個點被稱之為趣味中心點,是安排作品的最佳位置。
攝影中常用到三分法構圖。
2.散點構圖
對于拍攝非單一物體來說,散點構圖是靜物攝影中最常用的構圖方式。散點構圖是把物體布滿整個畫面,不刻意去突出某件物體,完全是自由松散的構圖結構。通過疏密或色調去組織畫面,使無序的畫面置于有序之中。
3.對角線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