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定焦鏡頭
1個;70-200mm焦的機動性比定焦強太多,有的時候重要的可能不是畫質,而是拍到和拍不到的區(qū)別。
大三元的扎實的做工也比較讓用戶放心使用,對于平時常在影棚里拍攝的攝影師來講,24-70絕對是最常用的鏡頭,大型影棚會用到70-20,在戶外也能夠拍攝到足夠遠的景物。
2. 定焦鏡頭跑焦
佳能相機鏡頭跑焦不僅是15~85鏡頭的個例,而是佳能核心制作工藝的老問題,即便是400mm定焦鏡頭那樣的中高檔產品也都有跑焦問題,凡是佳能老粉絲都有過吐槽。
3. 鏡頭 定焦
標準定焦鏡頭通常是指鏡頭焦距約在17至35毫米之間的鏡頭。廣角定焦鏡頭的基本特點是,鏡頭視角大,視野寬闊。從某一視點觀察到的景物范圍要比人眼在同一視點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長,可以表現出相當大的清晰范圍。定焦鏡頭特指只有一個固定焦距的鏡頭,只有一個焦段,或者說只有一個視野。定焦鏡頭沒有變焦功能。定焦鏡頭的設計相對變焦鏡頭而言要簡單得多,但一般變焦鏡頭在變焦過程中對成像會有所影響,而定焦鏡頭相對于變焦機器的最大好處就是對焦速度快,成像質量穩(wěn)定。廣角定焦鏡頭的基本特性:
⒈視角范圍大,可以涵蓋大范圍景物。
⒉焦距短,景深長。
⒊能強調前景和突出遠近對比。
⒋可夸張變形。
4. 定焦鏡頭泛焦拍攝技巧
單位是F(f)值。
F(f)值越小,散景效果越豐富。想要拍攝清晰的照片就得提高F(f)值。
靈活運用光圈的功能,能夠使構圖技巧精進。比如既可以實現前景散景、背景散景的效果,又能使整張照片都在焦內。
景深與光圈F值的關系
想要看到光圈的效果,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景深。景深是指對焦范圍。具體來說,散景多、焦內范圍小被稱為“景深淺”;散景少、焦內范圍多被稱為“景深深”。也就是說,光圈F(f)值越小,景深越淺。
鏡頭不同,可以使用的F(f)值也不一樣。比如說定焦鏡頭,因為能夠用的最小F(f)值很小,所以容易拍攝出比較虛化的照片。這個可以用的最小F(f)值也被稱為開放值(開放F(f)值、開放光圈)。想要拍虛化效果比較好的照片,建議用開放值比較小的鏡頭。下面將重點介紹構圖時不同光圈的各種特點。
在構圖時靈活運用背景散景
調小光圈的F(f)值,使被拍攝物體的背景虛化,被稱為背景散景。因為眼前的被拍攝物體在焦內非常清晰,所以其存在感被強化。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明確拍攝主題,并且容易通過畫面的構成傳遞出攝影師的意圖。
在構圖時靈活運用前景散景
虛化主角前面的景色,被稱為前景散景。采用這種拍攝方法,可以引導觀眾視線向畫面深處延伸。除了打開光圈這種方法以外,將相機靠近被拍攝物體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在構圖時靈活運用前后散景
前后景散景這種方法使照片眼前和深處虛化。焦內的主角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景深越小,焦內的物體越醒目。過這種方法不推薦用在比較平面的構圖中,比較適用于有些角度的橫版構圖,可以拍攝出焦段內外的層次美。
構圖時靈活使用泛焦
泛焦,就是使眼前到畫面深處的場景都在焦段內。縮小光圈以便拍攝出物體的層次感,或是在缺乏立體感的平面場所拍攝清晰的照片時,都可以使用泛焦方法。靈活使用泛焦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向觀眾詳細展現畫面中各個要素。
5. 什么叫泛焦拍攝
泛焦,也叫超焦距(Hyper Focal)
就是限制鏡頭的前景深,讓后景深擴大到無限遠。
以前的傻瓜相機用的就是泛焦鏡頭,距離相機一定距離以后的物體都處在景深范圍之內,可以得到清晰的像,于是就不用對焦了。
6. 定焦鏡頭 變焦
1、定焦鏡頭一般有著比較大的光圈,個別鏡頭的光圈達到0.95,而變焦鏡頭,常見的鏡頭比較大的光圈是2.8,這是光圈方面的區(qū)別。
2、在成像品質上,毫無疑問,定焦鏡頭要占一定的優(yōu)勢,因為在它的生產過程中,它不用考慮焦段的變換,所以只專攻于光圈與成像。如果變焦占優(yōu)勢,那誰還會買定焦,是吧?
3、從焦外的柔和上來看,也是定焦占一定的優(yōu)勢,雖說現在一些優(yōu)質的變焦恒定光圈的鏡頭綜合性能也相當不錯,有些成像幾近定焦鏡頭,但是細細品味成像,它的焦外和定焦鏡頭相比還是略欠一點。
4、從方便性上來看,定焦鏡頭還是很不方便,每次外出拍攝要攜帶更多的鏡頭,在拍攝中,也得頻繁更換,很是不方便,而變焦鏡頭,推遠拉近都是很方便,有時外出,一支鏡頭就可以搞定一天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