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有點誤導你了,以前相機無法測光的時候,大師們還用測光表呢。
高手善用手動對焦這個聽說過,全部用M擋的高手,真是要頂禮膜拜了。
用M擋之前也要先用相機測光,比如你在某個光線條件比較固定的場所拍攝,先用A擋設定光圈值,測得快門參數(shù),再根據(jù)這個參數(shù)進行調整,多拍幾張對比出一個相對最準確的數(shù)值,再調到M擋,鎖定光圈快門,這樣拍出來的照片不大會過曝或者欠曝。
不過數(shù)碼相機還有個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ISO,一卷膠片,二十幾張三十幾張居多,100的裝進去了,這三十幾張照片就全都是ISO100了??墒菙?shù)碼相機不一樣。同樣的光圈快門,太陽底下拍ISO100剛剛好,到樹蔭底下ISO調成200就差不多了,忽然來了一片烏云遮住了太陽,調成400也行。跑到一個幽深的庭院,調成800照樣曝光準確。
說那么多,可能有點復雜。
建議樓主用A擋,自己設定光圈數(shù)值,快門速度讓相機自己選擇。如果在最大光圈的時候快門速度還是不夠快,可以提高ISO。
請問:佳能M相機加裝轉接環(huán)后安裝上去的各類鏡頭焦短是否有變化?
佳能eos m系列相機的鏡頭卡口為ef-m卡口,但加裝ef-efm鏡頭轉接環(huán)后,可以使用原本在ef卡口單反相機上使用的鏡頭,將單反上的ef、efs鏡頭接駁到eos m系列的機身上使用,而且可以實現(xiàn)鏡頭原有的自動對焦、防抖等性能,讓單反鏡頭在無反機身上也最大化發(fā)揮功能。
而很多朋友會產生一點疑問,ef鏡頭裝在單反相機上的時候,并不需要轉接環(huán),而接在eos m系列相機的時候,需要加裝一個桶狀轉接環(huán),這個東西看上去有點類似鏡頭體系中的增距延長管,那么這個東西會不會讓轉接后的鏡頭焦距增長了呢?
其實這個問題完全是多慮了,因為可以明確告訴您,ef或efs鏡頭安裝在轉接環(huán)上接駁eos m系列相機,其焦距不會產生任何改變。這是為什么呢?
問題的關鍵在于法蘭距上。法蘭距是鏡頭卡口到cmos的距離,由于單反相機存在反光板、五棱鏡等裝置,而無反相機則完全省略了這些裝置,因此單反相機的法蘭距要大于無反相機。而ef或efs鏡頭完全是為單反相機設計的,其安裝在無反m相機的時候,對應的法蘭距發(fā)生了變換,變短了,因此必須要用轉接環(huán)適當延長一點距離,彌補了短的那段法蘭距,這樣才能正常成像。加裝轉接環(huán)后,ef或efs鏡頭后鏡片與cmos之間的距離是與直接安裝在單反上時到cmos的距離完全一樣的,因此焦距不會發(fā)生任何改變。相反,如果沒有轉接環(huán)延長這一段距離,則焦距反而會發(fā)生變化。
相對于ef-m卡口原生的鏡頭而言,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原生鏡頭結構設計完全參照ef-m卡口的規(guī)則,當然也會按照短法蘭距來設計,比單反鏡頭匹配性更高。
因此,通過轉接環(huán)轉接單反鏡頭到m系列相機,鏡頭焦距不會因為轉接而發(fā)生改變。
為了焦距不變才加的轉接環(huán),鏡頭成像才能保持不變。轉接環(huán)就是干這個的!
當然,本來焦距很長的機身就無法轉接短焦距鏡頭了。比如RF鏡頭就無法使用在EF卡口機身上,而反過來確很實用,M卡口也是一樣,通過不同轉接環(huán)可以轉接EF-S、EF甚至更多卡口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