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IKON D90單反相機如何來拍近距離照片,我放在桌子上拍很小的產(chǎn)品,如何能拍得很清楚?
鏡頭都有個最近對焦距離,太近了就無法合焦了。要近攝,有幾個辦法:
1.在原有的鏡頭上,加接近攝接圈。一般有1,2,3,三種,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如果全部加上,放大倍率超過1:1。要買帶觸點的接圈,否則無法調(diào)光圈和對焦。加接圈后,對焦比較困難,景深也淺,要仔細對焦。也可放手動,靠移動相機來對焦。
2.買微距鏡頭。這個效果最好,但要花錢。微距鏡頭不便宜。
3.加近攝鏡。這個對畫質(zhì)影響較大,不推薦。
近攝接圈到淘寶上去搜下吧。
二、求助:D90如何拍攝視頻
d90能拍視頻,還可以吧,不過在拍攝過程中鏡頭只能手動對焦,不支持追焦,還有就是像素大小還不如手機拍攝的分辨率大~~畢竟是單反中第一臺有視頻拍攝功能的機器。
首先,點機身上的lv按鍵,也就是開啟lcd屏幕,然后再按方向按鍵中間的ok按鍵,就是拍攝視頻了,再按ok按鍵就是關掉視頻了。
如果想設置視頻的格式和大小,在菜單內(nèi)設置即可。
三、入手D90,求鏡頭搭配相關指導!
如果你是玩了一段時間而作出的決定,那我會覺得那是無奈之舉,而同意你這個想法,畢竟50/1.8是一直高性價比、入手不會后悔的標頭。哪怕你出掉18-105,也不要18-55,只要新版50/1.8G,我也不會反對。
但如果你是初學者,因為預算問題而放棄18-105,我就不能茍同了。雖然50/1.8是入手不后悔的鏡頭,但18-105是一只隨便出手會后悔的鏡頭。對于初學者來說,拍得到比拍得好更重要。從18-105退為18-55的話,對畫質(zhì)的影響雖然可以忽略,但焦段就是硬生生地沒掉了55-105這個中長焦焦段了,那就意味著你將會失去很多題材的拍攝機會。新手放棄18-105所帶來的損失,要比得到50/1.8帶來的好處沉重得多。
在我看來,定焦鏡頭是對單反來說很重要的鏡頭,但也并不是非有不可的鏡頭,更不是初學者必須入手的鏡頭。所以如果你不是“沒有50/1.8會死”的話,建議你先把18-105留著,然后另外儲錢去買50/1.8,我想你既然是玩得起單反的人,區(qū)區(qū)幾百塊,也不用個三五七年才能儲到吧?在儲到錢的期間,就用18-105去熟悉各個焦段的鏡頭感,順便學習一下攝影技術(看書、看圖、看網(wǎng)貼,什么都看看)。
歡迎追問。
P.S.樓上是從哪個奸商問到的價格= =?50/1.8D也就是¥600~800的貨。¥1400差不多都可以買到近期上市的新50/1.8G了……
四、如何配置尼康D90相機拍美食?
拍食物這種靜物,當然條件允許的話,應該盡量選擇大光圈的定焦鏡頭,例如35mm f/1.4,50mm f/1.8等等,至于焦距的長短或者光圈的大小,根據(jù)用戶的預算和使用需求而定。使用定焦鏡頭可以捕捉更出色的畫質(zhì),同時大光圈帶來的虛化效果也能夠更加凸顯要拍攝的食物這個主題。如果條件不允許,使用變焦鏡頭的話,拍攝食物應該盡量選擇長焦端,這樣可以減少畸變的產(chǎn)生,也能夠?qū)㈦s亂背景更多的虛化掉。
● 參數(shù)設定
檔位:一般的初級用戶,往往會使用相機的自動擋,高階一點的用戶會使用P檔、AV檔或者TV檔,最高階的用戶會使用M檔。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如果是拍攝食物,AV檔更加合適。
光圈:一般來說拍攝食物主要是拍攝特寫,因此AV檔位(光圈優(yōu)先檔)用戶可以將光圈調(diào)至最大或者比較大,視拍攝環(huán)境而定,但是基本原則就是大光圈(光圈的數(shù)值調(diào)?。?。這樣拍攝出的畫面,可以將復雜的周遭環(huán)境虛化掉,讓食物這個主體更加突出。
ISO:對于大部分餐廳來說,室內(nèi)的光線都不夠明亮,尤其是晚上來用餐。所以為了不把畫面拍虛,只能夠提升ISO的數(shù)值。但是提升ISO之后,又會產(chǎn)生噪點過多的問題,這個矛盾很難得以解決。至于ISO數(shù)值具體提升到多少合適,要看拍攝的環(huán)境而定。不過購買一款高端全畫幅單反相機,能夠在高ISO數(shù)值時擁有更好的控噪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