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風光為主,尼康D7200與D610選哪個好?先配一個什么鏡頭比較好?
風光攝影,對相機的寬容度要求比價高。其實D7200的寬容度是非常牛的,不差D810全畫幅多少的,2400W像素也夠用。所以,但從寬容度和像素方面看,D7200是可以的。而且現(xiàn)在的價格很棒了。
但是畢竟全畫幅是今后的發(fā)展方向,而且全畫幅鏡頭在D7200上就喪失了廣角的優(yōu)勢。所以我還是建議從D610入手,很不錯的一款入門級全畫幅單反。價格上和D7200相差不多了。
至于鏡頭的選擇,24-120是非常不錯的掛機頭,價格便宜量又足,焦段使用,也是套頭配置,購買起來會更優(yōu)惠。
我當時用D610在突尼斯沙漠也拍過幾張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分享對你有所幫助!買到稱心如意的相機,拍攝出好作品。
610,絕對值得擁有,到現(xiàn)在也有好多大神在用。
我也曾經(jīng)懷疑不夠用,直到我看到大神的片子才發(fā)現(xiàn),是自己技術不行
二、尼康7200應該怎樣搭配鏡頭?
7200應該是入門級單反,有各種拍攝模式設置。關于鏡頭還是要看自己需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配置。
如果你是新手入門,買一個18-135mm的比較合適,價格不貴也適合各種拍攝應用。廣角和中長焦都有,因為7200是入門級單反所以我不建議配高端鏡頭,適合新手拍攝起步階段。
載幅機的鏡頭配置,最大不足還是拍攝的角度不夠廣。如果是考慮一鏡走天下,18—105和18—135,確實方便,但成像一般。如果是配二支頭,專業(yè)的16—35和長焦小竹炮焦段還是不錯的!
三、尼康d7200如何錄像?
1、把LV的那個轉換開關擰到錄像機的符號上。2、按中間那個LV按鈕升起反光板,在后面屏幕上能看到圖像。3、按肩屏附近的小紅點就可以錄像了。4、結束錄像再按一下。
四、尼康d5AF-ON鍵怎么用比較好?
自動對焦是現(xiàn)代相機的基本功能之一,絕大多數(shù)相機默認情況下都是通過半按快門實現(xiàn)自動對焦的。這一特性其實從我接觸自動對焦相機以來就不曾改變過。
使用快門釋放按鈕實現(xiàn)自動對焦有其方便、快捷的特點,然而也有一些缺點。為了彌補快門釋放按鈕對焦的不足,發(fā)展了一些“變例”自動對焦控制技術。所謂“變例”,其實是一些衍生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讓自動對焦控制變得更高效。利用AF-ON按鈕實現(xiàn)自動對焦,就是所有自動對焦控制技術里相對最為常用的一種“變例”。這種自動對焦方法經(jīng)常被稱為BBAF(back button auto focus),如果直接翻譯為中文的話是“后鍵對焦。
1. 快門釋放按鈕自動對焦的局限
如果你使用過手動對焦、手動曝光相機的話,會發(fā)現(xiàn)快門釋放按鈕的作用只有一個:釋放快門。對于手動相機來說,快門釋放按鈕決定你照片記錄的那一瞬間,如此簡單而直白,因此手動相機確實帶點文藝的格調。
現(xiàn)代相機的快門釋放按鈕就不再如此單純。大多數(shù)相機在你半按快門時將激活兩個重要功能:自動對焦與自動測光。雖然只是半按快門,然而在毫厘之間相機會進行非常復雜的運算。在我看來,這種精密科技所能帶來的震撼要比文藝格調更吸引人一點。如果你能夠深入了解半按快門的瞬間相機“思考”的那些問題,你至少可能會對科技多一些敬畏,并且稍微多一些謙遜。
由于拍攝總是要先對焦,因此就如有讀者詢問我的問題那樣:為什么我要用AF-ON按鈕對焦?為什么要讓快門按鈕不能對焦?
事實上,要使用后鍵對焦,就要先回答快門釋放按鈕自動對焦的局限在哪里。如果快門釋放按鈕自動對焦沒有任何問題,我們也就不需要去使用后鍵對焦這類對焦控制技術了。
概括起來,通過半按快門實現(xiàn)自動對焦有兩個主要的缺陷,或者說兩方面需要改進的地方。
1.1 無法分離自動對焦與快門釋放每一次釋放快門前都必須進行自動對焦,看起來很合理,其實不然。假設你面對靜止的場景,非常仔細地實現(xiàn)了自動對焦,然后重新構圖。這時候,可能你的對焦主體并不在自動對焦模塊的覆蓋范圍之內。你等待不同的時間拍攝多幅照片。由于場景是靜止的,其實你只需要一次合焦就可以了。但是,因為你的快門釋放按鈕會激活自動對焦,迫使你每次拍攝前都必須進行一次對焦,而你當前需要對焦的主體可能根本就在對焦模塊覆蓋范圍以外,或者說對焦點覆蓋的主體你并不滿意。這時候,如果依賴快門釋放按鈕自動對焦,你就需要不斷進行對焦、重新構圖。
在實際拍攝中,類似的情景非常多。比如,你拍攝一組HDR,或者拍攝一組全景接片。其實你只需要一個焦點,但是每次按下快門,相機都會進行一次對焦。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快門釋放按鈕與自動對焦聯(lián)動;而在有些場合下,我按動快門釋放按鈕的時候并不需要相機進行自動對焦。
1.2 需要額外步驟切換AF-S/AF-C
一般來說,我們會使用單次伺服自動對焦(AF-S)模式拍攝風景等靜物,而使用連續(xù)伺服自動對焦(AF-C)拍攝飛鳥等動態(tài)對象。假設你在旅行過程中拍攝面前的落日或者任何風景,你的相機設置是AF-S,單點自動對焦區(qū)域。這時候突然在不遠處的樹林里掠起一只飛鳥,那種非常漂亮的鳥,你怎么辦?
你可以自己試一下,從AF-S切換到AF-C需要多少時間?如果你使用的是D3XXX/D5XXX類型相機的話,我敢肯定在你完成對焦模式切換的時候鳥早就飛到不知哪里去了。而對于D7200/D750/D810/D500/D5這類相機,你能不能閉著眼睛告訴我切換對焦模式使用的是前指令撥盤還是后指令撥盤?
簡單來說,對焦模式的切換需要時間,當然也需要訓練。AF-S/AF-C的切換不是相機設置里最容易實現(xiàn)的功能,而且如果你經(jīng)常在AF-S/AF-C之間切換,很容易在拍攝的時候忘記自己設置的自動對焦模式而造成失誤——就好像拍了幾十張照片突然發(fā)現(xiàn)ISO設置在3200一樣。
以上兩點是快門釋放按鈕自動對焦的主要問題。由于在手動年代快門釋放與對焦本來就是兩回事,所以將自動對焦從快門釋放按鈕里釋放出來也合乎邏輯。關鍵在于,當你對自動對焦控制產生更多要求,就會意識到默認的自動對焦啟動模式方面的局限。
2. 設置AF-ON按鈕實現(xiàn)后鍵對焦
我們先來看如何在尼康相機中設置后鍵對焦,然后再說如何使用后鍵對焦。一般來說,后鍵對焦需要一個AF-ON按鈕來驅動。并非所有尼康相機都有AF-ON按鈕。在現(xiàn)有產品線上,有獨立AF-ON按鈕的包括D5/ D810/Df/D500,其他相機都沒有獨立的AF-ON按鈕。但是,這些相機的AE-L/AF-L按鈕可以通過自定義設置設為AF-ON。因此,我們可以使用AE-L/AF-L來實現(xiàn)后鍵對焦。為了描述方便,我在這篇文章中將設置為AF-ON功能的按鈕統(tǒng)稱為AF-ON,而不再區(qū)分相機上不同的按鈕標識。
2.1 D5/D810/Df/D500/D850
D5/D810/Df/D500/D850擁有獨立的AF-ON按鈕,默認情況下AF-ON按鈕可以啟動自動對焦。要實現(xiàn)后鍵對焦,我們只需要把自動對焦從快門釋放按鈕分離,實現(xiàn)只有AF-ON按鈕可以自動對焦的效果。
在相機的自定義菜單中選擇“a自動對焦”,然后找到“觸發(fā)AF”選項。不同相機的排列順序不同,比如D810是a4,D5則是a8。默認情況下相機選擇的是“快門/AF-ON按鈕”,將它更改為“僅AF-ON按鈕”。
2.2 D7200
D7200沒有AF-ON按鈕,但是在相機背面有一個AE-L/AF-L按鈕。與上面說到的情況不同,你需要先指定AE-L/AF-L按鈕能夠啟動對焦。
在D7200的菜單中,選擇自定義菜單,進入“f 控制”,選擇“f6 指定AE-L/AF-L按鈕”為AE-L/AF-L按鈕分配“AF-ON”功能,這樣就能夠通過AE-L/AF-L按鈕來實現(xiàn)AF-ON。然后進入“a4 觸發(fā)AF”,將它更改為“僅AF-ON按鈕”。
簡單來說,在Df/D7200上實現(xiàn)后鍵對焦需要兩個步驟:第一步是為AE-L/AF-L按鈕分配AF-ON功能,第二步是設置自動對焦從快門釋放按鈕分離。
為D7200設置后鍵對焦
左側是尼康D7200為AE-L/AF-L按鈕指定AF-ON功能的方法,右側是在尼康D7200中取消快門釋放按鈕AF激活的方法。這兩個獨立的步驟完美詮釋了后鍵對焦的設置原則。
2.3 D750/D6XX/D7100/D7000/D5XXX
這些相機都沒有AF-ON按鈕,需要將AF-ON分配給AE-L/AF-L按鈕來實現(xiàn)后鍵對焦。但是,與D7200不同,這些相機不需要設置自動對焦從快門釋放按鈕分離。一旦你將AF-ON功能分配給AF-L/AF-L按鈕,相機就會自動取消快門釋放按鈕的自動對焦。所以,這些相機的設置只需要簡單的一步:進入菜單,選擇自定義菜單,進入“f 控制”,選擇“指定AE-L/AF-L按鈕”(不同相機的序列編號不同),為AE-L/AF-L按鈕分配“AF-ON”功能。
2.4 D3XXX
D3XXX是尼康的基礎入門單反相機,雖然功能簡單,但是也可以設置后鍵對焦。D3XXX設置AF-ON的方法類似于上面的D5XXX,只需要將AF-ON功能指派給AE-L/AF-L按鈕,相機會自動取消快門釋放按鈕的自動對焦功能。但是因為D3XXX沒有自定義設置菜單,所以你需要進入設置菜單,然后選擇按鈕-指定AE-L/AF-L按鈕,選擇“AF-ON”來完成設置。
3 設置自動對焦模式實現(xiàn)后鍵對焦
要正確使用后鍵對焦,除了為相機分配一個AF-ON按鈕以外,還需要對自動對焦系統(tǒng)做相應的設置,以保證能夠最大限度發(fā)揮后鍵對焦的特點。
3.1 將相機設置為AF-C自動對焦模式
你可以在后鍵對焦的情況下使用AF-S,但是后鍵對焦默認的最佳自動對焦模式是AF-C連續(xù)伺服對焦模式。因此,你需要將相機設置為AF-C模式以發(fā)揮后鍵對焦的特點。
對D5XXX和D3XXX來說,切換AF-S和AF-C是比較麻煩的,所以我一直認為對于這兩條“入門級”產品線,后鍵對焦有非常突出的設置意義,因為這可以避免通過液晶屏去切換自動對焦模式的困擾。
在D5XXX/D3XXX相機上,按“i”按鈕,然后選擇“對焦模式”選項,并選擇“AF-C”,按OK按鈕確定選擇,將相機的自動對焦模式切換為AF-C。
對于其他尼康相機,要切換自動對焦模式,按住相機正面的對焦模式按鈕,并轉動后指令撥盤(主指令撥盤),選擇AF-C模式。
尼康AF模式選擇
左側是尼康D3400的AF-C設置界面。按壓相機背面的i按鈕,調出設置菜單,并且選擇AF-C。后側是尼康D810的AF-C設置方法,按住相機前方的AF模式選擇按鈕,然后旋轉相機背面的主指令撥盤進行選擇。
3.2 設置AF-C優(yōu)先選擇
除了D3XXX以外,所有的尼康相機都有一個AF-C優(yōu)先選擇選項。這個選項位于自定義菜單“a 自動對焦”中,通常都是a1選項。尼康總共提供了以下四個選項(不同相機獲得的選項不同,比如D5XXX就只有兩個選項):
釋放
對焦+釋放
釋放+對焦
對焦
尼康的AF-C優(yōu)先選項左側是尼康D500的AF-C優(yōu)先選項,右上方是尼康D810的AF-C優(yōu)先選項,右下方是尼康D750的AF-C優(yōu)先選項。不同相機提供了不同的AF-C優(yōu)先選項。對于后鍵對焦而言,你必須選擇一個包含釋放的選項。
默認情況下,AF-C優(yōu)先選擇默認為“對焦”,即相機在AF-C模式下只有合焦才能釋放快門,其邏輯和AF-S相同。為了使用后鍵對焦,建議選擇任何一個包含“釋放”的模式,這可以強迫相機在不合焦的情況下也能釋放快門,而這是后鍵對焦的竅門之一。
這里就涉及到D3XXX的一個遺憾。由于D3XXX沒有提供AF-C優(yōu)先選擇選項,而尼康默認采用的是對焦優(yōu)先,這使得D3XXX在使用后鍵對焦時不是非常順手。因此,根據(jù)我自己的經(jīng)驗,如果你使用的是D3XXX系列相機,那么相對后鍵對焦來說,快門釋放按鈕自動對焦并結合AE-L/AF-L按鈕實現(xiàn)AF-L自動對焦鎖定可能相對來說是更為合理的自動對焦技巧。
4 通過AF-ON按鈕實現(xiàn)后鍵對焦的實踐技巧
通過上面的設置,我們已經(jīng)從形式上具備了通過AF-ON實現(xiàn)后鍵對焦的條件。下面我要來說一下在實際拍攝中如何來利用AF-ON按鈕。
無論你使用的是哪款相機,后鍵對焦給你的最大好處是對焦與快門的分離。當你需要相機對焦時,按AF-ON按鈕即可實現(xiàn)對焦;當你在釋放快門時不需要對焦,只要單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即可。按住AF-ON按鈕實現(xiàn)連續(xù)對焦,而按住AF-ON按鈕合焦后放開則實現(xiàn)對合焦對象的對焦鎖定。事實上,后鍵對焦所有的好處都體現(xiàn)在上面這段描述里。
4.1 無縫切換AF-S/AF-C/MF
只要你正確設置了后鍵對焦,就不再需要切換AF-S和AF-C,這給你的自動對焦操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
按AF-ON開始對焦,如果你對焦的是靜態(tài)物體,那么在合焦后釋放AF-ON按鈕,相機將不再進行對焦——也就是說,相機會保持合焦在對焦對象的狀態(tài)下,無論你如何重新構圖,無論你按多少次快門,相機將始終保持對焦鎖定,直到你再次按AF-ON按鈕啟動對焦,或者轉動鏡頭對焦環(huán)改變鏡頭的對焦點。
如果你需要相機對目標進行持續(xù)對焦,只要一直按住AF-ON按鈕,相機就將連續(xù)對焦,直到你釋放AF-ON按鈕。也就是說,雖然你的對焦模式一直設置在AF-C,然而通過AF-ON按鈕,你完全控制了相機的自動對焦是否啟動,從而實現(xiàn)了AF-S和AF-C的自由切換。
那么手動對焦呢?由于快門釋放按鈕和自動對焦不再聯(lián)動,所以使用AF/M鏡頭,你可以任意進行手動對焦而不用擔心半按快門時相機會重新對焦——你根本不用切換MF,或者切換鏡頭到MF模式,就能夠在自動對焦模式下實現(xiàn)手動對焦。
4.2 為連續(xù)快門釋放過程中的自動對焦提供更多選項
在默認情況下,連續(xù)快門釋放與連續(xù)自動對焦是捆綁的。也就是說,當你在自動對焦模式下按住快門,相機將連續(xù)對焦。但是,是否有時候你會希望相機稍微休息一下,在連續(xù)釋放的時候暫停自動對焦呢?
想象在連續(xù)拍攝過程中拍攝對象突然停下來,這時候你有機會通過重新按住AF-ON按鈕來實現(xiàn)更準確的對焦(尤其在AF-C優(yōu)先選擇選項中選中了對焦+釋放或者釋放+對焦)。此外,當相機連續(xù)追焦時,經(jīng)常發(fā)生失焦的情況。比如,你對焦在鳥的頭部,但是相機在追焦的時候將焦點鎖定在鳥的翅膀——一般來說鳥的翅膀可以提供更好的對焦參照——而你的活動對焦點可能依然處于鳥的頭部。這時候你可以在保持快門釋放按鈕釋放的情況下通過釋放AF-ON按鈕并重新按住AF-ON,迫使相機重新對焦,找回焦點——也就是說,通過人工介入來幫助相機進行追焦。
這一在連續(xù)拍攝模式下自動對焦的自由控制本質上還是來源于快門和自動對焦的分離。所以,后鍵對焦所能帶來的最大獲益就是基于這一根本思路。
4.3 為靜態(tài)拍攝提供更大的對焦便捷性
相機說明書建議你對靜態(tài)對象(比如風景攝影)使用AF-S自動對焦模式。假如你經(jīng)常采用對焦-重新構圖的拍攝方法,那么AF-S是有問題的。假設你采用中央對焦點進行對焦,然后移動相機重新構圖,這時候中央對焦點將移動到其他位置。由于你激活的是中央對焦點,相機會以中央對焦點在重新構圖后的位置為參照判斷是否合焦。因為你的對焦點移動到了非目標區(qū)域,相機很可能判斷未合焦,于是你將無法釋放快門。
這一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比如采用AF-L、合焦后關閉自動對焦。對于三腳架拍攝,覆蓋整個感光元件的反差檢測自動對焦系統(tǒng)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因此Live View在三腳架風景攝影中很受歡迎——不但因為準確,而且因為突破了相位偵測自動對焦模塊畫面覆蓋范圍的局限。
后鍵對焦是使用相位偵測對焦模塊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之一,也是我喜歡后鍵對焦的重要原因之一。當你正確設置后鍵對焦以后,將你需要的對焦點重合在對焦主體上,按AF-ON啟動自動對焦。當相機合焦以后放開AF-ON按鈕,然后重新構圖。無論激活的對焦點位于哪里,無論你是否看到合焦指示,都不會影響你釋放快門(因為你設置了AF-C優(yōu)先選擇是“釋放”),而且你知道合焦點正是自己需要的地方。
后鍵對焦對于靜態(tài)攝影帶來的便捷性是巨大的。當然,在動態(tài)和靜態(tài)切換的時候,你才能體會到后鍵對焦所能帶來的最大好處。
重新構圖5 關于AF-ON和后鍵對焦的一些說明
文字描述其實很難說清楚AF-ON和后鍵對焦的好處,很多細微的區(qū)別只有在實際拍攝中才能體會到。我個人認為,一旦掌握后鍵對焦,你可能很難回到依賴快門釋放按鈕進行自動對焦的情境,因為兩者的區(qū)別真的非常大。但是你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來掌握這些技巧,包括在拍攝時按住AF-ON、釋放AF-ON、同時按住AF-ON和快門釋放按鈕等不同動作的練習,都是需要時間和操練來習慣的。
關于AF-ON和后鍵對焦,我在最后就幾個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說明。
5.1 后鍵對焦只是自動對焦操作方法的一個變例
相對于“傳統(tǒng)”通過快門釋放按鈕實現(xiàn)自動對焦的操作方式來說,通過AF-ON按鈕完成自動對焦只是一個變例而已,并非唯一的變例。我們也可以通過將AF-ON按鈕指定給相機前方的Fn按鈕或者Pv按鈕實現(xiàn)所謂的FBAF(front button auto focus)。在文章中我也提到過,采用AF-L結合快門釋放按鈕自動對焦也是操作方法的另一個變例。不同的操作技術擁有不同的優(yōu)勢,因人而異,也因相機而異,無所謂對錯或者好壞,完全看個人的選擇。
5.2 實現(xiàn)后鍵對焦需要相機具有出色的連續(xù)伺服對焦性能
要實現(xiàn)有效的后鍵對焦,需要相機具有出色的連續(xù)伺服對焦性能。因為后鍵對焦是在AF-C模式下實現(xiàn)各種自動對焦的可能,如果相機的連續(xù)伺服對焦性能不合格,或者說在AF-C模式下的對焦準確度、可靠性和AF-S差別很大,就意味著你無法有效使用后鍵對焦。
對于所有尼康單反相機來說,這一問題都不存在,AF-C本身也是單反相機目前的優(yōu)勢之一。但是對于部分單純依靠反差檢測系統(tǒng)實現(xiàn)自動對焦的無反相機來說,你就需要慎重評估。比如我自己的奧林巴斯E-M10 II,雖然可以實現(xiàn)后鍵對焦(順便吐槽一句,設置真的很隱蔽),然而因為在C-AF/TR模式下,相機自動對焦非常不穩(wěn)定,因此就無法真正實現(xiàn)后鍵對焦的效果。
5.3 后鍵對焦不會增強自動對焦性能
后鍵對焦不會增強相機的自動對焦性能。當你把自動對焦激活功能從快門釋放按鈕轉移給AF-ON的時候,你只是改變了操作路徑,而沒有改變自動對焦系統(tǒng)本身。后鍵對焦不是模式,你也不可能通過AF-ON按鈕提升相機對焦的可靠性或者速度。使用AF-ON按鈕和后鍵對焦改變的不是性能,而是實現(xiàn)性能的方法。從某種程度來說,就如同一家企業(yè),AF-ON和后鍵對焦改變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通過梳理企業(yè)治理結構來獲得更好的業(yè)績——自動對焦效果。
AF-ON鍵作為一種新功能鍵,其實際使用的機會并不是很多。
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當還未從事快門按鍵動作時先行對焦。具體的說,正常半按快門后,相機立即完成測光、對焦和測錄其他數(shù)據(jù),待到快門按下的一瞬間完成測光、對焦和曝光等所有動作;一旦動用了AF-ON鍵,它就將對焦的動作從原先半按快門時的組合動作中,將對焦動作提前完成,留給半按快門時更多時間給其他的動作。
它的實用性一般體現(xiàn)在兩種場合。
第一,你想拍攝某個相對固定位置上的講話者、演說者的生動表情,你得固定好機位,最好是三腳架、快門線使用前提下,按一下AF-ON鍵,將對焦的任務先期完成,然后進入“守株待兔”狀態(tài),等到出現(xiàn)生動表情和動作的一瞬間完成拍攝。
第二,你想拍攝遠處相對靜止的小蟲、鳥等,也可以動用上述手段。
要想達到上面例子的效果,其實是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但不是必須。因為,現(xiàn)在的相機總體反應敏捷、動作快速,聯(lián)動的動作過程極其簡短,基本不需要上述的辦法也能很好地完成。
二是分析一下上面的動作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假如我們運用手動對焦去做這件事,效果應該是基本相同的。
三是如果我們啟動了跟蹤對焦,效果也會差別無幾。
實際使用時,如果你有足夠的興趣,做點嘗試也是可以的;從實用性、適應性來講,其實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