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圈
光圈越大(數(shù)值越?。?,曝光量增多,畫面越亮,背景虛化模糊,適合拍攝人物。
光圈越?。〝?shù)值越大),曝光量減少,畫面越暗,背景清晰,適合風光攝影。
2、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越快,曝光時間短,進光量少,畫面偏暗,適合拍攝運動。
快門速度越慢,曝光時間長,進光量多,畫面偏亮,適合拍攝靜物。
3、感光度ISO
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越靈敏,曝光量越多,畫面偏亮,噪點越多,畫質(zhì)受損。
感光度越低,感光元件不靈敏,曝光量越少,畫面偏暗,噪點越少,畫質(zhì)變好。
4、焦距與視角
焦距越長,拍攝視角越窄,可以拉近放大拍攝物體,背景虛化。
焦距越短,拍攝角度越廣,可以拍攝更多物體,背景清晰。
5、三分法構(gòu)圖
利用橫豎兩條豎線將畫面等分成9塊區(qū)域,拍攝時可以將拍攝主體放在橫豎兩條線條上構(gòu)圖,最佳構(gòu)圖位置是橫豎線條的4個交叉點,三分法構(gòu)圖是容易上手的一種構(gòu)圖方式。
6、相機的拍攝模式
全自動模式:由相機控制各項參數(shù)。
程序自動P檔:相機自動設(shè)置參數(shù),人為通過曝光補償控制亮暗。
光圈優(yōu)先A/AV檔:人為控制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由相機控制。
快門優(yōu)先S/TV檔:人為控制快門速度,光圈感光度由相機控制。
手動模式M檔:人為設(shè)置曝光參數(shù)。
單反相機的入門教程有相機的工作原理、相機的基本得拿法、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關(guān)系。
1、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單反相機和單反相機的工作原理:
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照相機又稱作單反相機。它是指用單鏡頭,并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單反相機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有反光鏡,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后,反射到上面的對焦屏并結(jié)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棱鏡,我們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2、掌握單反相機的基本得拿法:
單反相機持握方法得當有助于拍出更為清晰的照片,雖然現(xiàn)在相機基本都有防抖功能,但保證姿勢不抖依然很有必要。基本的手持相機姿勢是這樣的:左手放到鏡頭下,手指卡住鏡頭、手掌托住機身,左臂和左胳膊肘輕貼身體,形成三角狀。
3、理解光圈:
光圈通常位于鏡頭的中央,它是一個環(huán)形,可以控制圓孔的開口大小,控制曝光時光線的亮度。當需要大量的光線來進行曝光時,就將光圈的圓孔開大;若只需要少量光線曝光時,就將圓孔縮小、讓少量的光線進入。光圈的功能就如同我們?nèi)祟愌劬Φ暮珞?,是用來控制拍攝時,單位時間的進光量,一般以f/5、F5或1:5來標示。
4、理解相機的快門:
快門是相機中的一個機械裝置,借由控制快門的開關(guān)速度,來決定底片接受光線的時間長短。也就是說,在每一次拍攝時,光圈的大小控制了光線的進入量、快門的速度決定光線進入的時間長短,這樣一次的動作便完成了我們所謂的曝光。
上面每一個數(shù)字單位都是分母,也就是說每一段快門分別是: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以下依此列推)等等。
5、理解相機的感光度:
單反相機的感光度是一種類似于膠卷感光度的一種指標,單反相機的ISO是通過調(diào)整感光器件的靈敏度或者合并感光點來實現(xiàn)的,也就是說是通過提升感光器件的光線敏感度或者合并幾個相鄰的感光點來達到提升ISO的目的。
擴展資料
單反相機的缺點
1、笨重,不便攜帶
由于單反相機的反光鏡和五棱鏡是必不可少的,機身自然無法做得再小。為了保證堅固,用料也不能節(jié)省,決定了在重量和體積上都無法更理想。過于顯眼的龐大相機,在拍攝人文題材的時候甚至會影響到拍攝對象的情緒,太容易給人一種壓迫感。攜帶也是一個問題。
2、機械振動和噪聲
反光板工作的時候,還有快門簾開合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單反相機的噪聲都很大,在一些要求安靜的環(huán)境無法使用。特別是反光板的震動,就算沒有任何外力,自身的震動也會影響畫質(zhì),拍攝夜景時若要避免震動,就要打開反光板預升,避免機震時畫面的抖動。
3、所見即所得的負影響
由于取景是通過鏡頭,雖然是所見即所得,但是取景也同時受鏡頭的制約,視野明亮度受鏡頭影響很大,使用一支最大光圈比較大的鏡頭時,取景器也許明亮,但是使用一支光圈比較小的鏡頭取景時,視野就會比較暗。
4、操作復雜
專業(yè)相機有太多的功能參數(shù)需要自行設(shè)定。雖然入門單反添加了很多傻瓜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這個使用單反的門檻問題,但是只使用單反相機的傻瓜模式顯然有些浪費。
5、后期的大量資金投入
有的朋友在使用小數(shù)碼相機的時候有微距功能,平時總拍拍花花草草,但是使用了單反后就不得不買一支微距鏡頭才能實現(xiàn)那些。一些廠商的單反機身不是防抖的,防抖需要在鏡頭上實現(xiàn),購買帶有防抖功能的鏡頭,又增加了開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單鏡頭反光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