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體會,佳能5D4的測光,無論對焦點在什么位置,測光點都在中心區(qū)域(這和尼康的點測連動的確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那么既然如此,佳能5D4無論你用什么模式(自動除外),測光準確后都要按一下爆光鎖,然后再構(gòu)圖,這樣可以減少亮處死白的現(xiàn)象(比如明明天是藍的,拍出來卻是白的這種現(xiàn)象!)
無論什么相機,要像控制好曝光就不能過度依賴相機的自動曝光模式。
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掌握更高階一點的測光技術(shù)。
那么什么樣的測光技術(shù)才能保證照片曝光的準確性呢?
首先,當我們要拍攝一張照片的時候,要先考慮到我們?nèi)绾螛?gòu)圖,以此來確定畫面中要攝入那些景物,當我們確定了畫面中的被攝物體之后就可以展開我們的測光工作了。
我們可以在畫面中找到三個或者四到五個亮度不同的區(qū)域,然后懟它們單獨測光,只要最亮的部分和最暗的部分反差不超過五檔,這張照片的曝光就不會出現(xiàn)大的紕漏。
比如我們要拍一張風光照片,首先要確定一個固定的光圈,假設(shè)是一個大晴天,我們就使用f11的光圈,100的感光度。
然后我們先對天空測光,最后得出1/250的曝光速度,然后繼續(xù)對遠處的山間陰影測光,得到1/30秒的速度,緊接著我們對照片前景處要拍攝的主體,一堆白色的石頭測光得到的速度為1/500秒。
得到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以后我們就要對它進行分析,照片中最暗的部分就是遠山,它的測光讀數(shù)是1/30秒,最亮的部分是前景中白色的石頭,二者之間整整差了4檔,如果我們采用對主體測光的讀數(shù)進行曝光的話,石頭會得到較正確的曝光,但是山間陰影部分就會損失大量細節(jié),變得非常黑暗,為了補償這種不平衡,我們就需要讓陰影處增加一點曝光時間來獲得更多的細節(jié),所以我們增加一檔的曝光時間,采用1/250的速度進行曝光。
這樣做即照顧到了暗部細節(jié),又可以通過相機本身的寬容度,將高光處的細節(jié)在后期處理中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