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雖然有單反相機,但是卻不會用,一直都拿著單反相機當(dāng)傻瓜相機用。今天給大家講講單反相機的入門知識,幫助你快速熟悉你手里的相機。
一、你確定會拿單反嗎?
首先你要會拿單反相機,很多人拿單反相機的姿勢都是錯的,下面實例展示給大家看是怎么拿相機的。別小看拿相機的姿勢,如果你拿相機的姿勢是錯的是很影響你的拍攝的,而拿相機的姿勢是對的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樣的單反持握方式:錯誤
正確的方式:
正確的拿相機的姿勢是右手握住機身,左手托住鏡頭,食指和拇指用于對焦和變焦。在利用取景框取景的時候要把臉貼近相機的背部,雙臂夾緊身體兩側(cè)。最后保持呼吸均勻,按下快門。
二、熟悉你的相機
熟悉你的相機是弄懂單反的第一步,如果你連你相機上的各種按鍵都不熟悉,也不知道他們的作用,那么你后面學(xué)起來會很困難。先給教大家認(rèn)識一下機身上的各種按鍵,可能因為相機不同,會有所區(qū)別,但是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大家做個參考就行。
①正面:相機的正面主要的功能鍵是快門鍵,這個是最常用的,而其它的功能鍵就很少用了。
②背面:相機的背面有很多功能鍵,大多數(shù)操作也是在這里完成的。下面這張照片把每個功能鍵都標(biāo)識清楚了,大家一看就清楚了。
③頂部:相機的頂部和相機的背面一樣,也是主要的操作區(qū),大多數(shù)操作都是在這里完成。在相機的頂部你可以選擇拍照模式、調(diào)整參數(shù)、選擇對焦模式等等。
④相機兩側(cè):相機兩側(cè)的功能鍵較少,基本上就只要插儲存卡哪里比較常用。
⑤底部:相機底部的主要功能是取電池。
看完上面這些標(biāo)識,相信大家對相機的各個功能鍵已經(jīng)有個大概的了解了。為了幫助大家加深印象,我還去找了一組相機功能鍵的照片,大家可以結(jié)合著上面的照片一起看。如果你有相機,在看這些功能鍵時可以拿相機對照著來看。
相機的上面,和前面的圖片差不多,只是解釋得更多了。
然后是相機的正面,也是一樣的,更多的去解釋了各個部分的功能。
接下來是背面:
然后是液晶顯示屏,這里詳細(xì)的標(biāo)注了哪里表示光圈,哪里表示快門,哪里表示ISO。
三、你必須知道的單反參數(shù)
當(dāng)你熟悉了你的相機之后,你就要去了解一下專業(yè)術(shù)語,比如:光圈、快門、曝光等等。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專業(yè)術(shù)語,并且教大家怎么使用。
1、景深
景深簡單來說就是主體到背景的清晰范圍,下面這兩張照片很好的給大家解釋了什么叫淺景深、什么叫深景深。
決定景深深淺的要素有三個,分別是:光圈大小、拍攝距離的遠(yuǎn)近、鏡頭焦距的長短。接下來詳細(xì)的給大家解釋一下這三個要素是怎樣影響景深的。
①光圈大小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②拍攝距離的遠(yuǎn)近
主體離鏡頭越近,景深越淺;主體離鏡頭越遠(yuǎn),景深越深。
③焦距的長短
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以上就是影響景深的三個要素以及它們是怎樣影響景深,大家在拍照時要綜合這三樣來獲得你想要的景深效果。
2、光圈
光圈是位于鏡頭內(nèi)部的小葉片互相重疊構(gòu)成的光孔,光圈可根據(jù)其開閉程度調(diào)整圖像感應(yīng)器的受光量。舉個例子:當(dāng)使用大光圈,進光量就會多,使用小光圈,進光量就會少。
光圈一般用字母“F”來表示,而F后面的數(shù)字則代表著光圈的大小。后面的數(shù)字越大,光圈越??;數(shù)字越小,光圈越大。前面給大家講了光圈還影響著照片的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左邊的為大光圈(f/1.4);右邊的為小光圈(f/16)
光圈大小對景深的影響范圍
3、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表示光線到圖像傳感器時間的長短,這個和光圈大小有點相似。光圈大小是決定了相同時間內(nèi)進入相機光線的量,而快速速度的快慢則決定了光線進入相機時間的長短。
快門速度一般用:1/100s、1/50s這樣的形式的來表示,分母越小,快門越慢,分母越大,快門越快。不同的快門速度所拍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比如:下面的瀑布,如果我使用高速快門來拍攝,拍出來的效果是水花四濺的瀑布效果;如果我用慢速快門來拍攝,拍出來的效果是流線型的瀑布效果。
4、焦距
在鏡頭上會有很多標(biāo)識,其中就有焦距的標(biāo)識。簡單來說焦距就是鏡頭的眼睛,決定了取景的范圍。
給大家舉個例子:在鏡頭上基本都會有這樣的標(biāo)識“Canon EF-S 18-135mm f/3.5-5.6 IS”,其中18-135mm就代表了鏡頭的焦距,這兩個數(shù)字表示這個鏡頭的焦距是從18mm開始的,到135mm結(jié)束。
而鏡頭上標(biāo)識的焦距有兩個數(shù)字,那就說明這只鏡頭是變焦鏡頭,它的焦距覆蓋了從18mm到135mm的整個焦距段。
另外,在鏡頭上一般還會有這樣的標(biāo)識“Canon 50mm F1.4 USM”,其中50mm就表示鏡頭的焦距為50mm,而表示鏡頭焦距的數(shù)字只有一個,那就說明這只鏡頭為定焦頭。
鏡頭的焦距一般以數(shù)字表示,以mm為單位。單位很好理解,這里不多說,給大家講講鏡頭焦距的數(shù)字表示。
如果表示焦距的數(shù)字越小,那就說明這只鏡頭的焦距越短;而這只鏡頭的視野會越寬廣,取景范圍也越廣。因為取景范圍更廣,所以就能將更多的元素拍入鏡頭中,只是每個元素在畫面中占的面積會變小。
如果表示焦距的數(shù)字越大,那就說明這只鏡頭的焦距越長;而這只鏡頭的視野就會越窄,取景范圍也越窄。因為取景范圍窄,所以拍入鏡頭的元素就少,只是每個元素在畫面中占的面積會很大。
大家一定要讀懂上面這兩段話,這樣你才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焦距。理論知識看完了,給大家做案列展示,這樣就能理解焦距是什么了。
不同焦距拍攝同一場景的變化
另外,焦距的變化還會讓背景產(chǎn)生一定的虛化,如果你你想讓背景虛化而沒有大光圈做支持,那么你就可以變化焦距來獲得背景虛幻的效果。
不同焦段帶來的透視效果 和背景虛化效果
4、ISO感光度
感光度也叫ISO值,是衡量底片對于光的靈敏程度,其衡量單位目前常見的如ISO 100、200、400、800.....等。
在相同的光圈值、快門速度下,感光度越高,畫面會越亮,但是噪點也會越高。比如下面這張照片,感光度由100升到12800畫面越來越亮,而噪點也越來越多。
ISO越高,拍出照片的噪點越多:
雖然增加感光度能提升畫面的亮度,但是大家還是要考慮噪點的問題,不能一味增加感光度。一般來說將感光度設(shè)置為600-1000之間能獲得不錯的畫質(zhì),而在光線較好的環(huán)境下,將感光度設(shè)置為100-400之間就行。
光圈,快門,ISO被成為曝光三要素:
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
快門越慢,進光量越多
ISO越高,進光量越多
玩相機玩的就是這幾樣,你可以不斷變換各種數(shù)值,直到拍出你想要的結(jié)果。就像開車一樣,油門、離合器、剎車就玩這三樣,你通過控制油門、剎車、離合器可以讓車速快或者慢,也可讓車子停下來。
懂了這些原理就要多去實踐,去熟悉這些,去調(diào)整它,當(dāng)你非常熟悉后你就能隨意調(diào)整,拍出你想要的照片。就像說面說的跟開車一樣,開久了自然就熟了,想怎么開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