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反相機如何矯正對焦
雙反相機如何矯正對焦:使用反光取景或測距式照相機進行取景時,會看到預期被攝體相當清晰的影像。但是,其影像大小僅局限于一般取景器窗口尺寸的大小,而與將要記錄在膠片上形成底片的影像實際尺寸并沒有什么關系。雙反相機則不然,它產(chǎn)生的影像事實上與膠片影像的大小是一樣的。
雙反相機的兩只鏡頭是一上一下的格局。光線通過上面的鏡頭,經(jīng)45°角的反光鏡向上反射到水平的毛玻璃取景屏。毛玻璃上的影像與膠片上的影像同樣大小。上面的鏡頭通過傳動裝置與下面的鏡頭連接在一起,使得一只鏡頭移動時另外一只鏡頭會自動隨之移動相同的量。結(jié)果是調(diào)整上面的鏡頭在毛玻璃上形成最清晰的焦點時,下面的鏡頭也會自動得到調(diào)整并在膠片上形成最清晰的影像。
二、誰可以教教我怎么使用雙反120相機,(大人的科學,要組裝的)
樓上說的是135相機,不是120.
我記得120相機的底片是6×7cm,比135的全幅大很多。
這東西光靠文字是不容易教會的,最好你找當?shù)氐睦蠋煾?,他給你操作一下,就全明白了,一般上年紀的色友都用過這種雙反。
步驟:
1.去掉皮套打開后蓋,裝好膠卷。
2.蓋上后蓋,看著蓋子上的計數(shù)窗,轉(zhuǎn)動右側(cè)的卷片旋鈕,底片上會有標記顯示在窗口。
3.打開上面的取景器,對準拍攝對象,轉(zhuǎn)動對焦旋鈕,直到對焦屏上的拍攝對象清晰位置。
4.調(diào)整好快門速度、光圈大小。
5.在下鏡頭的旁邊,有一個小扳手。向下扳到位,即可按下快門拍攝。
6.拍攝之后,轉(zhuǎn)動卷片旋鈕,注意查看計數(shù)窗。?
給你找了個圖片,你看一下,就是背面機蓋上的圓形窗口。
三、海鷗雙反(4A)的使用技巧及方法
1.調(diào)節(jié)快門,一般都取哪些值~
首先:低于1/30秒,沒鐵手功,端不穩(wěn)機器,拍出的照片會因為晃動而發(fā)虛。
其次:光圈和快門一起決定了底片的曝光量,兩者是有聯(lián)系的,一般不能孤立的選擇。比如,小光圈(光圈標注數(shù)值大)下鏡頭的分辨率會變高(銳),而且景深深(被攝主題前后都清楚),這對于拍攝風光或者一棟路邊的建筑來說挺合適。但由于光圈小,就必須延長曝光時間(快門),否則底片就會曝光的不夠。也就是說快門也能太快。
原賊就是:陽光十六法則。即:春秋季節(jié)中緯度地區(qū)晴朗的天氣中午時分拍風景,光圈選F16,快門的速度是膠片ISO的倒數(shù)。比如你用ISO100度的膠片,就選1/125秒快門。如果這是云彩擋住了太陽,而景深又要求光圈還在F16處,那可以將快門降低到1/60。以此類推,這個法則很有用,網(wǎng)絡上有詳本,不贅述。
總之,一般是 1/60 1/125 ,根據(jù) 景深 環(huán)境光照 被攝對象特性合理選擇。(買本紐攝看吧,人家確實比我說的清楚)
2.對焦的小竅門,有哪些?
4A是磨砂屏,取景鏡頭是定光圈,沒可調(diào)的地方,沒啥竅門,練吧。先大概對對,差不多了搬起放大鏡仔細瞅。對準了別動,你不能動對方也不能動,你們之間的距離改變了就得重新對。比如你站著對焦,蹲下拍攝,就可能不準了。這機器不要電池,也就沒有大腦,完全沒有記憶也沒有智能。拍不要就分析自己,與它無關。建議換個裂像屏(成本30塊),你會覺得這錢花得太值了,往往會有給人家50塊的沖動。取景器內(nèi)明亮而且清晰,裂像是看線條是否對齊,比毛玻璃看被攝物體清晰度要準多了。
3.北京哪里有換天塞鏡頭滴說。。。
如果您不認為自己是“專業(yè)級別的人士”,那您最好就別換天塞頭了。
i)不要迷信換鏡頭對出片的貢獻,如果貴一倍的鏡頭照片就強1倍,那還上什么學啊,把學費買鏡頭算了。實際上原來三片三組的柯克式鏡頭的中心成像很不錯,四周差點也是相對的,有限的,關小光圈可以彌補和改善。而6*6的構圖決定被攝主體往往在中心,周圍虛點更好,主題突出。
ii)換鏡頭很貴,原材料加成本快一臺機器錢了,如果是個和我一樣的二把刀換的,沒準還弄壞點啥,或者沒調(diào)準,沒裝好,相機的裝配工藝是很講究的。得不償失。
iii)這個鏡頭是海鷗4A的一部分,請善待他。如果他已經(jīng)限制了您的發(fā)揮,可以去買一臺雅西卡124G,甚至是傳說中的祿來。
四、用手動頭拍片對準焦和沒有對準的比例?
自動-手動-膠片 越來越慎重按快門的順序:
五、什么叫單反相機雙反相機?不明白
雙反是雙鏡頭反光相機,是分別有攝影和取景鏡頭而得名的,因為取景和攝影是兩條光路,所以存在視差,用120膠卷的比較多見.
單反機是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取景和攝影用同一鏡頭,沒有視差,135/120/數(shù)碼都有這種結(jié)構的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