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了索尼全系列和尼康Z系列,還有什么機身有相位對焦+對比度對焦的混合對焦技術?
用索尼傳感器的應該都是,除敬穗了索尼、尼洞稿源康還有富士、納態(tài)奧林巴斯等等。其實,對比度對焦也就是反差對焦是各家都有的基本功能,片上對焦或多或少都會用到反差對焦,佳能的雙核對焦也不是純相位對焦,也是配合使用反差對焦的,因為反差對焦精度高。
在無反相機中,傳感器上制作反差式對焦系統(tǒng)比較容易,但是反應速度偏慢,精度也略顯不足。而傳感器上制作相位對焦點巧汪吵(特別是十字型相位對焦點)比較困難。只有高端相機才在傳感器上擁有了相位對焦和反差式對焦的混合對焦模式,混合式對焦可以保證比單純反差式對焦有更高的對焦精度和速度,同時降低傳感器的制作成本。更高級的無反相陵鄭機才采取全部為高速高精度的相位對焦點(富士XT3的425個對焦點全都是相位對焦點)。理光GR3采用了孝侍混合對焦技術。奧林巴斯旗艦產(chǎn)品EM1m2的對焦系統(tǒng)采用了121點十字相位檢測自動對焦與121點對比度自動對焦。
二、誰來教教我,相位對焦和對比度對焦
是反差對焦,不叫對比度對焦吧
通常而言相機的自動對焦方式有兩種:反差對焦和相位對焦。反差對焦的原理是根據(jù)焦點處畫面的對比度變化,尋找對比度最大時的鏡頭位置,也就是準確對焦的位置。
相位對焦,英文為:“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簡稱:PDAF。字面意思就是禪羨攜“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需要指出的是,相位對焦技術在數(shù)碼相機領域應用已經(jīng)十分成熟,賀伏在智能手機領域則仍處于起步階段。
相位對焦相比反差對焦,行程縮短速度加快
再來說說相位對焦,它的原理是在感光元件上預留出一些遮蔽像素點,專門用來進行相位檢測,通過像素之間的距離及其變化等來決定對焦的偏移值從而實現(xiàn)準確對焦。
相比反差對焦,相位對焦不需要鏡頭的反復移動,對焦行程短了很多,對焦過程干凈不猶豫。但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利用CMOS上的遮蔽像素點進行相位檢測,故此相位對焦對光線強度的要求比較高。
相位式優(yōu)點:
只需要計算一次就完成對焦,對焦速度極快,并且降低處理器計算負擔。
相位式缺點:
在弱光環(huán)境下容易對不上焦。
反差對焦
反差對焦耗時太長。鏡頭從開始對焦到最后合焦完畢一直不停移動,“走過站”以后的回退過程更是讓對焦行程增大,反映給用戶的就是對焦速度較慢。
以拍攝一枚硬幣為例,最開始畫面是虛焦的狀態(tài),隨后鏡頭移動,人們可以看到屏幕中的硬幣逐漸清晰起來。直到某一個位置(合焦狀態(tài))硬幣最為清晰,但攝像頭模組自身是意識不到此時已經(jīng)合焦完畢的,鏡頭會繼續(xù)移動,此時人們會看到硬幣又變得模糊。這時攝像頭模組才意識到鏡頭“走過站了”,于是回退至剛才清晰的焦點位置,這樣一次對焦就完成了。
反差式優(yōu)點:
弱光環(huán)境下也能準確對焦。
反差式缺點:
對焦步驟多,處理器要計算眾派悶多數(shù)據(jù),并且對焦時間長。
反差對焦工作原理
三、相位對焦是什么
相位對焦,是通過尋找像差最小的點來進行對焦。物體的某一個點會從各個方首孫向發(fā)出光線通過鏡片成像到sensor上面去,當不同方向的光線成像落到sensor的同一個位置的時候,像差最小。
圖像的清晰度最好的時候是對比度最大的時候同時也是像差最小的時候,反差對焦就是通過找對焦區(qū)域?qū)Ρ榷茸畲蟮狞c作帶芹枝為對焦準確的點,而相位對焦則是找對焦區(qū)域相差最小的點作為對焦準確的點蠢敏。
相位對焦——PDAF:它的全稱是PhaseDetectionAutoFocus,高鍵亂字面意思就是“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相位對焦技術在數(shù)碼相機領域應用已經(jīng)十分成熟,在智能手機領域則仍處于起步階段。
通常而言相機的自動對焦方式有兩種:反差對焦和相位對焦。反差對焦的原理是根據(jù)焦點處畫面的亮攜對比度變化,尋找對比度最大時的鏡頭位置,也就是準確對戚檔焦的位置。
相位對焦:
手機上往往我們比較常見到的是相位對焦,很多人可能認為相位對焦是新技術,而反差式對焦才是被替代的。這個想納塌仔法一般對一半錯,相位對焦是最早衫攔出現(xiàn)的方案,但是集成到片上確實花了不少時間,最早片洞汪上對焦只能是反差式對焦CDAF(contrast detection auto focus),后來隨著半導體工藝進步索尼把相位檢測器塞到了像素中,才實現(xiàn)了相位對焦PDAF(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理一下思路就是,相位對焦才是硬件對焦的思路,也是最早誕生的方案,但是在手機上確實是多年后才取代掉反差式對焦。
四、相機的相位對焦和對比度對焦優(yōu)勢在哪?
(1)相位檢測對焦
相位檢測對焦在機內(nèi)底部的專用CCD對焦檢測模塊中進行,對焦速度快,但對焦點只限于在固定的多個對焦區(qū)域中選擇。
只可從“廣域”、“中央定點”或“局域”中選擇AF區(qū)域設置(沒有“自由點”)。
(2)對比度檢測對焦
對比度檢測對焦在機身內(nèi)的主傳感器CMOS中進行,對焦速度偏慢,但對焦點可以在相當寬的范圍內(nèi)任意設定。
可是,對比度檢測對焦除了必須在對焦檢查LV模式外,還只有在特定的鏡頭時才能使用對比度檢測對焦,即在SAM或SSM鏡頭時才有效。
此外,對比度檢測對焦只可從“中央定點”或“自由點”中選擇AF區(qū)域設置(沒有“廣域”、“局域”)。
兩種對焦方式的對焦精度都有保證。
2、兩種對焦方式的應用場合
在所有的正常拍攝時,反光板沒有預先抬起,均只能使用相檢測位對焦,沒有對比度檢測對焦可選擇。
只有在特意采用“對焦檢查LV模式”時(反光板已經(jīng)處于預先抬起狀態(tài)),才可以也選擇對比度檢測對焦。并且在SAM或SSM鏡頭時才有效。
在采用對焦檢查LV模式時,默認狀態(tài)是相位檢測對焦;如果想使用對比度檢測對焦,得預先設置一下。
3、兩種對焦方式的選擇
(1)相位檢測對焦
使用相位檢測對焦時,對焦本身的速度快,但整個對焦“過程”可能會慢一點,因為有反光板的兩次動作。
同時,多出兩次聲響。
(2)對比度檢測對焦
而使用對比度檢測對焦時,對焦本身的速度稍慢,但整個對焦“過程”不一定慢,因為沒有反光板的兩次多余動作。
同時,也沒有那多出的兩次聲響,相對安靜一些。
但是,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在對焦檢查LV模式,以及在使用SAM或SSM鏡頭時。
個人認為,由于選擇對比度對焦有種種限制,而且其對焦優(yōu)越性又不是很明顯,建議初學者不必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