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徠卡鏡頭型號
目前華為手機后置三攝手機有以下兩款:P20 Pro手機后置三攝:4000萬像素(版彩色,f/1.8光圈)+權(quán)2000萬像素(黑白,f/1.6光圈)+800萬像素(長焦,f/2.4光圈),徠卡鏡頭,支持自動對焦。Mate RS 保時捷設計后置徠卡三攝:4000萬像素(彩色,f/1.8光圈)+2000萬像素(黑白,f/1.6光圈)+800萬像素(長焦,f/2.4光圈),徠卡鏡頭,支持自動對焦(激光對焦、深度對焦、相位對焦、反差對焦)。
2. 徠卡鏡頭的價格
1.徠卡D-LUX
推薦徠卡D-LUX,這款機器D-LUX搭載了1280萬有效像素4/3尺寸CMOS感光原件,等效焦距為24-75mm,最大光圈為F1.7-2.8;感光度范圍ISO 100-25600;快門速度最高1/16000s;支持4K視頻拍攝;集成280萬像素電子取景器,帶WIFI和NFC功能;3CM微距。
2.徠卡CL
CL是APS-C畫幅,擁有2400萬像素,自帶236萬像素的電子取景器,高感可達50000,支持4K,1080p,每秒10張的連拍速度,3英寸104萬點觸控屏,支出wifi,可直接使用TL,SL鏡頭,轉(zhuǎn)接徠卡全系列鏡頭。
3.徠卡Q
徠卡Q是臺很好用的機器,而且價格也比較驚喜,常被卡粉戲稱為“買鏡頭送相機”。在你攝影技術(shù)提高之后,徠卡Q依然能提供給你很大的可玩空間。
3. 徠卡鏡頭測評
徠卡鏡頭的銀、黑兩色,得分兩個階段來看。
一般60年代以前,徠卡絕大部分鏡頭都是銀色的,只有極少數(shù)黑色鏡頭,所以在這個時間里黑色鏡頭比銀色的價格要高好多,例如RIGID這枚鏡頭,成色好的銀色版撐死賣8000塊錢,但黑色版至少要5萬起價,銀色M35/2八妹兩萬能賣到極新的了,而黑色的M35/2八妹沒有十幾萬根本買不到。
然而70年代開始,徠卡就開始生產(chǎn)大量黑色鏡頭,少數(shù)銀色鏡頭,剛好跟之前相反,所以70年代至今的徠卡鏡頭,銀色的比黑色的價格高,例如M35/2A全新的黑色版也就1W5左右,而銀色版至少要2W以上。
就老鏡頭來說,銀色黑色都一樣,包括材質(zhì)都是采用的黃銅,只是銀色的做了鍍鉻、鍍鋅處理,黑色的直接烤一層黑漆,加上黑色鏡頭數(shù)量稀少,容易露銅,價格極高。兩種鏡頭的性能、材質(zhì)都是一樣的。70年代以來的徠卡,黑色與銀色在光學上沒有任何差別,但材質(zhì)上就有了區(qū)隔,銀色的采用純黃銅制作,質(zhì)感強、手感好、重量重,一般作為限量版、高配版推出。
而黑色鏡頭大多采用合金材料,質(zhì)感一般、手感一般、重量輕,是徠卡商業(yè)經(jīng)營降低成本的典做法。
4. 徠卡鏡頭好不好
是希德勒早期偵察飛機上的航拍相機鏡頭,1935年前后生產(chǎn)萊茨航拍鏡頭現(xiàn)在用暗箱對焦成像高清晣; 由于它的高精度、高成本、所以只能在徳軍重大偵察任務中使用,產(chǎn)量很少,中囯國內(nèi)屬罕見的萊茨萊卡收藏精品?,F(xiàn)藏于杭州高氏照相機博物館
5. 徠卡鏡頭參數(shù)解讀
當然是徠卡牌的相機上了
不過因為徠卡的鏡頭太有名了,
所以,很多公司開發(fā)了轉(zhuǎn)接環(huán)(適配器),可以將徠卡的M卡口轉(zhuǎn)接到其他品牌的機身上
目前,常見的是轉(zhuǎn)佳能的,轉(zhuǎn)奧林巴斯3/4系統(tǒng)的等等,
如果去大的攝影器材城,幾乎所有型號的轉(zhuǎn)接環(huán)都能買到
6. 徠卡28 1.7鏡頭
個人覺得徠卡的頭還是值得一試的,小頭九的成像較28的同焦段M頭略顯油,反差稍強烈,但依舊個性鮮明,色彩還原準確,銳度適當 因為我用M9,沒有試過R頭,但看了樣片和一些網(wǎng)友的圖貼,覺得還蠻不錯的。
只是不知道樓主是用來配什么相機使用。7. 徠卡m最有味道的頭
Leica(徠卡|萊卡)M卡口的法蘭距是:27.8mm;只要法蘭距比它長的鏡頭,理論上都可以找到合適的轉(zhuǎn)接環(huán),應用在LeicaM卡口機身上,除去轉(zhuǎn)接意義不大的AF鏡頭,包括有:
Nikon(尼康)F卡口:46.5mm;
Pentax、Richon、Phoenix(賓得、理光、鳳凰)PK卡口:45.5mm;
MINOLTA、Seagull、PearlRiver(美能達、海鷗、珠江)MC/MD卡口:43.5mm;
Olimpus(奧林巴斯)OM卡口:46mm;
Canon(佳能)FD卡口:42.1mm;
Praktica(柏卡|百佳)PB卡口:44.4mm;
YASHICA/Contax(雅西卡/康泰時)Y/C(或C/Y)卡口:45.5mm;
Mamiya(瑪米亞)卡口:45.5mm;
Leica(徠卡|萊卡)R卡口:46.9mm;
Konica(柯尼卡)AR卡口:40.5mm;
Rollei(祿來)QBM卡口:44.5mm;
Contax(康泰時|康泰克斯)M42螺口:45.5mm;
Leica(徠卡)L39螺口:28.8mm;
Zenit(澤尼特)M39螺口:45.3mm;
8. 徠卡0.95鏡頭
Mate20pro有三個攝像頭,網(wǎng)上公布的和別人評測說明的都只有那一個索尼imx600的1/1.73英寸,cmos面積7.4*5.55mm(換算得到,可能有微小差別),4000萬像素,單像素1um,27mm等效焦距,實際焦距5.58mm。其他兩個鏡頭參數(shù)只公布了一半,生產(chǎn)廠家和型號也不知道,廣角16mm等效焦距,2000萬像素,人像鏡頭80mm等效焦距,800萬像素,廣角和人像的傳感器尺寸根本查不到。其實根據(jù)拍攝照片顯示的實際焦距,經(jīng)過換算可以算出來。廣角攝像頭實際焦距2.34mm,換算得到傳感器尺寸是1/2.43英寸,cmos面積5.265*3.949mm,單像素尺寸1um。人像攝像頭實際焦距7.48mm,換算得到傳感器尺寸是1/3.8英寸,cmos面積3.366*2.852mm,單像素尺寸1um。從實際焦距可以猜想以后手機的光學變焦大多就停留在3倍也就是80mm等效焦距,最多也就5倍105mm(如果在mate20pro基本上實現(xiàn)5倍光學變焦,機身厚度要增加2.3mm)。mate 20pro厚度8.6mm,鏡頭突出1mm左右,80mm等效焦距的實際焦距已經(jīng)7.48mm接近極限了,再想更長的等效焦距已經(jīng)很難做到了,除非增加手機厚度,顯然這不太可能,或者減小cmos尺寸,但比1/3.8英寸還小估計那畫質(zhì)也很難看了。順便說一下索尼imx600這個鏡頭非常不錯,逆光下基本沒有炫光和色散(紫邊),光學素質(zhì)非常不錯,看來里面的鏡片和鍍膜是下足了功夫。反觀廣角鏡頭就差多了,看看那大紫邊,不忍直視!另外人像鏡頭銳度比較差,其他還好,有iso防抖,imx600沒有光學防抖,畢竟尺寸太大了,還做防抖那尺寸又得大上一圈。
最后是前置攝像頭2400萬像素,實際焦距3.84mm,傳感器尺寸1/2.4英寸,cmos面積5.317*3.988mm,單像素尺寸0.95um。
暫且說到這,有不對的請指正。最后我都沒有提光圈,因為小尺寸cmos光圈實在沒什么好說的,即使1/1光圈也沒什么驚喜,根本無法帶來單反上的淺景深(虛化),也就是提高點進光量,提高點快門速度,降低點iso值,夜晚拍照影響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