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鏡頭1855和18135的區(qū)別
當然都是自己生產(chǎn)的, 但不都在日本本土生產(chǎn), 為了降低生產(chǎn)成本,佳能把一些相對低端的產(chǎn)品,遷到海外發(fā)展中國家生產(chǎn)。 比如1855、18135這些中低端鏡頭,產(chǎn)地是在臺灣。 但也還是佳能公司的工廠。 其他很多國際大企業(yè)也都有類似做法, 比如過去銷量極大的一代神機——尼康D90,產(chǎn)地是在泰國。
2. 佳能18-135鏡頭和55-250
兩個鏡頭差距不大。都屬于買機器會送的套頭,如果你只看重背景虛化的話。不需要買18135,你花600買個50 1.8的定焦都比這個頭的虛化能力好。并且畫質(zhì)高一個檔次。 18135比較貴,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本身鏡頭確實是佳能爛鏡頭里比較好的一個(但還是歸類為爛鏡頭類里),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焦段比較廣。適合掛機使用。拍遠拍近都可以,適用性強。推薦你就用套頭1855的 然后配一個50 1.8就可以。畢竟便宜。 而且效果遠強于18135. (本身1855的畫質(zhì)確實比18135差一點。但差的那一點就類似考試30分和40分的區(qū)別一樣,都是不及格。而且離及格還差很遠。)
3. 佳能18一135鏡頭和18一200哪個好
1、佳能efs18-200鏡頭屬于入門級鏡頭。200頭光學變焦達到11倍, 是135頭的一倍。
2、佳能18-200mm鏡頭是一款帶防抖,能夠?qū)V角端和長焦端盡收眼底。具有較強的光學素質(zhì),銳度和成像色彩都還有一定的保證,是專為采用APS-C尺寸感應器的佳能EOS數(shù)碼單反相機設計的鏡頭產(chǎn)品。
3.佳能18-200mm是佳能目前變焦比最大的鏡頭之一,這枚18-200鏡頭的確在很多方面不夠讓人滿意,比如廣角端畸變大、邊緣分辨率低、背景虛化效果差、對焦速度較慢、整體做工平平等。
從某些角度上講,18-200mm的確不是一只性能出色的鏡頭,如果希望用一只鏡頭隨便拍拍就能出好片,顯然18-200不是好的選擇。
4. 佳能18-55鏡頭和18-135的區(qū)別
18-135是套機鏡頭,屬于半幅相機低檔次的鏡頭,這是最低端入門的鏡頭,又叫狗頭。 這種鏡頭焦距覆蓋比較大,所以可以用來做旅游鏡頭,而且重量不重,便宜弄壞了不心疼。這個比小套的18-55好一點,stm版本的可以用來拍視頻也不錯。套機鏡頭大部分人會買相機一年后升級賣掉或者永遠吃灰
5. 佳能相機鏡頭18-55和18-135有什么區(qū)別
佳能還推出沒有你說的第一款III代鏡頭,市面上只有一代和二代,型號為EF-S 18-55mm f/3.5-5.6 IS II和EF-S 18-55mm f/3.5-5.6 IS,后者已停產(chǎn)。早期還分別有個不帶IS防抖但又USM超聲波馬達的套頭版本,其他內(nèi)部構造基本相同,這款幾百塊的套頭,成像非常一般,銳度很差,特別是光圈設置較大時,純粹糊弄缺錢的入門用戶的,18-135就好很多。
鏡頭參數(shù):
EF-S是鏡頭卡口,專門用于APS-C畫幅機身的,另外還有EF卡口的,既可用于APS-C,也能用于全畫幅機身;
18-55mm:焦段,指鏡頭的焦距可變范圍從廣角端18mm到長焦端55mm,但是需要乘以佳能APS-C畫幅機身1.6的鏡頭轉換系數(shù),等效焦距就變?yōu)?8.8-88mm,說不好聽的,要廣角沒廣角,要長焦沒有長焦。
f/3.5-5.6:對應焦段的最大光圈,3.5為18mm焦距時的最大光圈值,5.6為55mm端的最大光圈值;
IS:影像穩(wěn)定器(Image Stabilizer),就是鏡頭防抖功能。
6. 佳能鏡頭18-135和18-200那個好
如果有了18-135,就不必再買適馬的18-200了。
鏡頭這東西,能用原廠的就不要用副廠的。普通家用,多出來的那段長焦,用得也不會太多。即使用了,很多都只能是保證拍到不能保證拍好,這種低端鏡頭長焦端一般素質(zhì)都不會好,不用腳架機更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