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梯田參數(shù)
我看到的秋天,都是手機原圖。
2. 拍攝梯田的鏡頭及參數(shù)設(shè)置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一:元陽梯田的拍攝精華主要是日出和日落,如果呆上兩天,可以有相對充裕的時間拍攝。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二:順序。凌晨拍多依樹的日出,拍完返回在路上拍黃草嶺,壩達、茶山、箐口梯田和民俗可以慢慢拍。下午回到新街鎮(zhèn)去龍樹壩拍照。下午前往老虎咀拍日落。龍樹壩的落日和哈播的日出也非常值得一看。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三:多依樹的日出一般是在凌晨7:00左右,你如果6:30才趕到多依樹,那就只有遠眺的份了,很多人,凌晨3點多就起來占機位了,機位應選擇正對著梯田靠右手邊的位置,因為有村莊,霧氣散去時鏡頭都得對著這邊按快門,這個時候角架也派不上用場了。老虎咀的日落是在6點左右,但如果要占好的機位,下午4點就得到那里。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四:時機。拍攝時隨時注意瞬間出現(xiàn)的美景(有時只持續(xù)幾秒);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五:相對的慢快門。相對而言,較慢的快門能留住更多的細節(jié),包括色彩會更艷麗(推薦盡用腳架和快門線,如上圖的曝光時間是13秒,日出前拍攝,幾乎未進行后期,色彩已經(jīng)非常好了);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六:盡量使用包圍曝光,日出、日落前后由于光線變化大,盡量使用包圍曝光;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七:用RAW模式拍攝,可以保留更多細節(jié)。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八:鏡頭主要是廣角,長焦大概用到20%左右。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九:如果是攝影發(fā)燒友,建議深入到比較偏遠的團結(jié)鄉(xiāng)金竹寨,這里的梯田線條細密清晰,極具裝飾的美感。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十:龍樹壩和多依樹的日出可算是元陽梯田中非常精彩的部分。
元陽梯田攝影技巧十一:如果不想深入鄉(xiāng)村,四大觀景臺箐口、多依樹、老虎嘴、壩達都是不錯的拍攝地點。
3. 梯田拍照姿勢
1﹑梯田順山而建,從山下看上去,象是鋪了綠色絨毯的天梯,一層層,一級級布滿了整座山。來到田邊,看得更清楚了:一塊田約有幾丈見方,綠油油的。
2﹑一年四季,梯田都有它的特點:夏天,一片青蔥秧苗;秋天,一片金黃稻浪。梯田最美的時候卻是冬天,因為灌滿水的梯田時時閃現(xiàn)出銀白色的光芒,從而凸顯出梯田的婀娜曲折的輪廓,在陽光和云霧的滋養(yǎng)下,銀屏玉翠,云蒸霞蔚,如一幅浩瀚蒼茫、氣象萬千的水墨畫,讓人在陶醉中生起一種身在仙境的幻覺。
3﹑梯田如詩如畫。從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繚繞的山巔,從萬木蔥蘢的林邊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開辟了梯田。垂直高度五六里,橫向伸延五六里。那起伏的、高聳入云的山,蜿蜓的一級一級登上藍天?“天梯",像天與地之間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畫……每個看見這一景色游客的心靈都會被深深地震撼!這是一種難以言表的,一種被大自然的雄奇以及人的偉力所引起的震撼。
4﹑在桂林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xiāng)境內(nèi),有一個規(guī)模宏大的梯田群,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云流水,瀟灑柔暢;其規(guī)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譽,這就是龍脊梯田。
5﹑梯田景區(qū)內(nèi)居住著壯、瑤兩種民族,以壯族為主,龍脊的壯族是北壯的代表,服飾獨特,風情獨具,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古樸的壯族民間舞蹈和保護完美的壯族服飾,可聽到優(yōu)美的壯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壯族風情,傳統(tǒng)習俗壯鄉(xiāng)民居,香純味美的龍脊銅鼓舞,師公舞,打扁擔令人耳目一新,此外,還有古樸的壯鄉(xiāng)民居,香純味美的龍脊茶和龍脊辣椒,沁人心肺的“東方魔水”——龍脊水酒。
6﹑在外人看來,龍脊上的每一棟木樓都讓人“提心吊膽”,不是建在山谷之中,就是在懸崖邊上,又抑或是跨出山邊,像踩高蹺一樣聳立著,為爭取一點空間而與大自然搏斗。與之成對比的是又深又寬的木樓,顯得氣勢不凡,雄偉壯觀。冬日沒下雪之前的龍脊梯田,有漫山遍野的蘆葦。大多時候,我們見到很多的是春天像鏡子一樣的梯田、夏天綠油油的梯田、秋天金燦燦的梯田、冬天下雪白茫茫的梯田。但我獨愛這個時候的梯田,整個梯田寂靜無聲,沒有太多的游客,整個山仿佛只有自己在,這個時候你可以慢慢走,輕輕走,屏住呼吸。
7﹑有趣的是,在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里,最大的一塊田不過一畝,大多數(shù)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螞拐(即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梯田的景色隨季節(jié)的改變而變化,春疊銀帶,夏翻綠浪,秋壘金階,冬盤蒼龍——告訴您一個小秘密,領(lǐng)略龍脊梯田魅力的最佳時機是農(nóng)歷“芒種”及“中秋”兩個季節(jié)的前后?!懊⒎N”為當?shù)卮迕竦拇焊麜r節(jié),但見云霧彌漫于閣樓梯田間,如鏡的梯田中點綴著耕牛、衣著火紅的耕者、碧綠的秧苗,絕對是一幅氣勢磅礴的造化寫意。
8﹑上到山頂,極目腳下,大寨又是另一番風光。有些梯田里稻子已經(jīng)收完并灌了水,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粼粼波光;沒收割的稻子在陽光下越發(fā)閃著金黃的光芒。離我們不遠處,有幾位專業(yè)攝影師在忙碌地調(diào)試機器,下面的那塊梯田里則有兩個穿紅衣黑褲裙的瑤族少女,擺著收割稻子的姿勢,她們的動作和表情是如此的純熟而自然,這真是一個尷尬奇怪的中間地帶,在她們身上,現(xiàn)代和古老交織得如此和諧,我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也端起相機趁機揩了點油。按
4. 梯田上如何拍出好照片
是水稻。
之所以會有梯田這東西,
一方面是為了更多地利用有限的土地——于是把山坡改造成像臺階一樣的梯田了。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聰明地利用雨水——雨水從高處一路留下來,被梯田所截留。雨水多了怎么辦?沒關(guān)系,雨水漫過這一級梯田(或者根本就是,在梯田合適的高度上開了口子),向下一級梯田流去。
地勢崎嶇而且多雨的地方,在我國大都分布于中國南方丘陵了。
黃土高原?
有,應該也有,合理利用坡地以及合理利用水分(專業(yè)點,叫保持水土)對黃土高原也適用。另外要說一點的是,黃土高原不是沙漠,一年到頭都沒有水——只是降水非常集中而已——否則也沒法把那里沖刷成千溝萬壑,把黃河變成“一碗水 半碗沙”
只不過黃土高原的梯田拍起照來,明顯沒有云貴那里的梯田有美感(沒辦法的事~就一堆黃土,你怎么跟人家水稻,滿眼綠色,潺潺流水,清秀少女比)
所以只是黃土高原的梯田照片很少見而已。
5. 梯田拍攝技巧和參數(shù)
站在高處往下拍,拍一些朦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