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林巴斯em10二代和em1一代
7000元這個價位 基本不推薦玩入門微單了 奧巴家的旗艦EM1或者新機EM5II 富士家的旗艦XT1 都可以考慮了 玩奧巴這個預算足夠加上幾枚大光圈定焦玩富士這個預算足夠買高畫質套頭XF1855這預算不太推薦硬著頭皮上全副 收個二手A7套機雖然也夠 但是FE2870那個狗頭真心發(fā)揮不出來全副的優(yōu)勢 銳度不行 缺乏中焦 光圈太小 防抖一般 綜合表現(xiàn)不如EM1 或者 XT1配大光圈鏡頭 如果非要玩全副 建議加錢 買好鏡頭另一個思路就是不玩旗艦機型 可以考慮 松下GX7 奧巴EP5 EM10 索尼A6000 富士XE2這樣的中高端機型 這樣預算足夠你再買1-2枚高畫質大光圈定焦 甚至頂級變焦 這樣拍照 體驗肯定比買個入門全副玩F5.6的狗頭強 我相信大部分老手會選擇后一種方案
2. 奧林巴斯em10一代和em5一代
EM10四代和EM5三代幾乎存在著全方位的差距。
三代對比EM10四代
一、看對焦,121個全十字相位+反差混合對焦系統(tǒng) vs 121個點反差對焦
二、全屏實時泡泡追焦系統(tǒng)(集群顯示功能)vs 無
三、專業(yè)抓拍功能(快門前預拍功能)vs 無
四、高分辨率拍攝(8000萬三腳架模式超解)vs 無
五、景深合成拍攝(機內全景深照片合成)vs 無
六、機械/電子快門速度1/8000秒、1/32000秒 vs 1/4000秒、1/16000秒
七、魚眼補償功能(針對8PRO魚眼鏡頭變成超廣角鏡)vs 無
八、C4K視頻、1080全高清120P升格、延時拍攝等 vs 4K 30P
九、5.5檔5軸防抖 +機身鏡頭同步防抖6.5檔 vs 4.5檔防抖
十、連拍速度每秒30張 vs 每秒15張
3. 奧林巴斯em1二代和一代區(qū)別
奧林巴斯em10四代相機的傳感器和奧林巴斯em1相機的傳感器是一樣的的,都是4/3的傳感器。
4. 奧林巴斯em10一代和二代外觀區(qū)別
奧林巴斯em10一代是一代,而三代則是三代。
5. 奧林巴斯em1一代和em5二代
奧林巴斯u2貴有貴的道理,真正的優(yōu)勢在于奧巴這種老牌光學企業(yè)的專業(yè)性上。原因如下:
1、奧巴注重擴展性。
從頂級的EM系列到入門的EPM系列 都帶熱靴。大部分品牌入門微單都沒熱靴,索尼甚至NEX7都用的不是標準熱靴。同時奧巴所有微單的熱靴和取景器都在鏡頭光軸正上方,因為奧巴堅持旁軸或者類旁軸視角取景方式不夠專業(yè)。
2、奧巴注重傳感器畫質表現(xiàn),并且毫不吝惜優(yōu)秀傳感器的普及。
三年前索尼開發(fā)出畫質出色的M43傳感器,奧巴不惜讓索尼入股也要拿下給EM5配備放棄松下老傳感器。去年松下又開發(fā)出最新傳感器畫質反超索尼,奧巴又是第一個拿下給EM1配備,甚至比松下自己都更先應用。同時奧巴微單一旦有新傳感器就是全線采用,從6000元的EM到1500元的EPM 畫質幾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