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康 微距 鏡頭
不能
不能,因為尼康的這款鏡頭沒有微距功能。 不過,你如果有普通的掛機頭,再加上一片專門拍攝微距的放大鏡(可以套在鏡頭上,有2、4、8倍)即可拍攝放大的雪花。本人使用過,虛化背景還是不錯的。
2. 尼康放大鏡頭大全
尼康廣角鏡頭。
尼康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鏡頭定位:135mm全畫幅鏡頭
鏡頭分類:單反鏡頭
鏡頭用途:廣角鏡頭
鏡頭類型:變焦
鏡頭結構:11組14片(包含2個ED鏡片,3個非球面鏡片和1個納米結晶涂層)
鏡頭卡口:尼康F卡口
鏡頭直徑:98mm
鏡頭長度:131.5mm
鏡頭重量約:1000g
對焦方式:M/A(手動優(yōu)先自動對焦)和M(手動對焦)
變焦方式:伸縮式鏡頭
遮光罩:內(nèi)置
最大光圈:F2.8
最小光圈:F22
光圈葉片數(shù):9片
焦距范圍:14-24mm
最近對焦距離:0.28m
最大放大倍率:1/6.7倍
視角范圍帶有35mm(135)格式的攝像角度:114-84度
運用Nikon DX格式的攝像角度:90-61度。
3. 尼康105微距放大倍率
徽距鏡頭與人像鏡頭的區(qū)別在于,微距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很短,比如尼康105徽距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314米,可以達到1:1的物像比例。
而尼康105mm人像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則是0.9米。其最大光圈大于微距鏡頭,達到f1.4。
不僅如此,關鍵在于,人像鏡頭設有散焦影像控制功能,可以增加人像的美感。
4. 尼康相機微距鏡頭
尼康105微距鏡頭好
微距鏡頭都有一個最近對焦距離,而尼康105mm的微距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314m,突破了最近對焦距離的極限,這樣更能抓拍到拍攝對象的細節(jié)。
尼康105mm的微距鏡頭除了超音波驅(qū)動(SWM)、ED(特殊低分散)透鏡、納米晶體涂層、內(nèi)部對焦(IF)等Nikon獨特的技術外,更是首次在微距鏡頭上用上了(VRII),也就是第二代尼康防抖技術,我們知道在微距攝影中最拍的就是抖動,而尼康為了防抖采用了第二代VR防抖。
5. 尼康微距鏡頭放大鏡怎么調(diào)
24-85 F2.8-F4D的堅定擁護者,非常推薦這個鏡頭。從用膠片到現(xiàn)在,一共有過2個,第一個被盜,處于隊這個鏡頭的喜愛,又買了一個。覺得個人對這個鏡頭還是有些發(fā)言權的。
首先是焦段:這個鏡頭的焦段其實滿使用的,而且是全副頭,如果你用全副的系統(tǒng),基本上日常實用,這個鏡頭可以當套機頭用。如果你用的是非全副,那么廣角肯定犧牲了,但是按照現(xiàn)在的趨勢,全副勢必推廣,那么至少你以后可以不用想著賣掉那些現(xiàn)在看著廣角比較大的DX頭(個人雖然數(shù)碼用的也不是全副,但從來沒有買過一個DX就是怕以后換機的時候折騰)然后就銳利程度而言這個鏡頭的表現(xiàn)是由弱到強再到弱?;旧瞎馊υ?.6的時候都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這里我想說下的是,如果你同時還在膠片機上使用他,那么回發(fā)現(xiàn)他在膠片上的效果會好于數(shù)碼)
然后是光圈:的確廣角段2.8的時候是有些肉。但是畢竟有勝于無。和那個G款的比較畢竟大的那一擋光圈可以讓你拍到的可能性再提高一檔。
外觀:2個鏡頭都是伸縮鏡頭。這樣的頭子容易進灰,然后申到長焦段比較丑。但是這個價位的頭子基本全是這種設定,所以也沒什么可多說的。但后D版的那個口徑比較大。72MM的。G的那個有對焦窗,可以說各有所長吧!
最后要說的就是微距。還是上面提到過的,攝影很多時候是拍得到和拍不到的界定。所以這個1:2的微距絕對是非常有用的(G的那個也有微距模式,但好像是1:3的)。有人說這個微距很“假”非常的肉,的確和任何一款真正的微距頭比他是肉(單是注意,微距無弱旅。而且定焦微距本身就是以銳為賣點的。拿來和24-85有些不公平了)而本人實測如果在使用的時候把全圈收到F16左右,其實他的銳度也是非常不錯的,(別嫌這個光圈小。一般使用微距拍攝光圈本身就需要收的很小)
當然24-85D也有很多缺點:廣角和長焦段都有明顯畸變。在非微距模式下手動焦段的行程很短。變焦的時候伸縮部分感覺粗細差異太大。但這畢竟只是一個尼康的中端鏡頭,就他的成像表現(xiàn),個人覺得完全對得起他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