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沒防抖功能鏡頭能手持使用嗎
對于“85鏡頭一定要防抖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85毫米定焦鏡頭,沒有防抖功能。
焦距85毫米的鏡頭,在全畫幅相機上是拍攝人像常用的鏡頭,也廣泛用于其它題材的拍攝。
在光圈同樣大的情況下,帶有防抖功能的當然更好,有助于避免或減少抖動造成的影像發(fā)虛,從而提高拍攝成功率。特別是拍攝人像時,往往需要從不同的機位手持相機進行拍攝,不便使用三腳架。用防抖鏡頭能夠在提高拍攝機動性的同時,提高拍攝成功率。
不過,就我所知,85毫米定焦鏡頭還沒有帶防抖的。
因為定焦鏡頭一般都有大光圈,可以用比較快的快門速度,沒有太大必要加入防抖。
如果要防抖,可以使用包括了85焦段的變焦鏡頭,比如這只24-120 f4變焦鏡頭。
包括了85焦距的24-120毫米變焦鏡頭,有防抖功能。
但是鏡頭的防抖能力是有限的,一般可以讓你在拍攝時使用的快門速度降低二三檔左右。超出限度了仍然會虛。
再者,不要以為鏡頭帶有防抖功能了就一定能夠防抖。更重要的還是要靠你自己持穩(wěn)相機的能力,尤其是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要把抖動控制在最小范圍內(nèi),這樣的話,鏡頭的防抖機構(gòu)才能夠消除掉抖動帶來的不利影響,使拍出來的照片清晰。如果拍攝時抖動過大,超出了鏡頭防抖機構(gòu)的防抖能力,照片還是會虛。
有的相機也帶有機身防抖機構(gòu),有的還能夠與鏡頭防抖同時使用,二者的防抖能力疊加,使防抖能力大大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相機架在三腳架上使用的話,是需要關(guān)閉防抖功能的。因為防抖機構(gòu)仍然會自動產(chǎn)生防抖動作,反而會使拍出來的影像清晰度降低?,F(xiàn)在新出的相機和鏡頭,使用三腳架時是否需要關(guān)閉防抖,要具體了解。
使用三腳架時,通常是需要關(guān)閉防抖功能的。
再來說說不帶防抖的鏡頭。
相機鏡頭本來是沒有防抖機構(gòu)的,人們用它拍攝了非常多的照片,很多經(jīng)典作品都是用不防抖的鏡頭拍攝的。所以說,不防抖的鏡頭仍然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只是需要有更高的持穩(wěn)相機的能力,或者使用更快的快門速度,或者使用更高的感光度以使快門速度提高,或者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
總之,不管是85毫米焦距的鏡頭還是其它焦距的鏡頭,有沒有防抖功能都是可以拍出優(yōu)質(zhì)影像的。關(guān)鍵是人的正確操作。有防抖功能當然更好,但是也要正確使用。
以上淺見,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2. 沒有防抖的相機
準確地說,佳能數(shù)碼單反相機都沒有防抖功能。 因為你說的是相機,也就是機身。 佳能和尼康單反的防抖都不是做到機身里的,而在鏡頭上。 所以,你需要購買防抖鏡頭才能實現(xiàn)防抖功能。 如果用的是沒有防抖功能的鏡頭,那就無法實現(xiàn)防抖功能。 佳能防抖鏡頭的標志是“IS”。 比如: 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USM 就是防抖的(俗稱愛死小白); 佳能 EF 70-200mm f/2.8L USM 就是沒有防抖功能的(俗稱小白)。 這個“愛死”就是IS的諧音。
3. 沒防抖的鏡頭是不是不好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
1、安全快門速度不同。鏡頭防抖可以用更慢速度的快門手持進行拍攝,如果沒有防抖,那么快門手持拍攝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2、能用的光圈不同。在拍攝風景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光照太大的關(guān)系而需要加大光圈,但這么做可能會影響到最終拍攝效果。有了鏡頭防抖后,就可以降低快門來保障小光圈拍攝,不必為了光線充足而拼命的加大光圈。
3、降低畫質(zhì)。鏡頭防抖相機在光學設(shè)計上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加入了鏡頭防抖后,它原本的畫質(zhì)會進行了修飾,所以畫質(zhì)會變得更低,而有不防抖相機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困擾,不會對其畫質(zhì)有任何的影響;但只要不將防抖功能打開,同樣不影響它的畫質(zhì)。
4. 沒有防抖的相機如何拍照
紅米k50相機防抖開法
紅米k50這款手機的光學防抖是不用人為開啟的
光學防抖是在手機拍照的時候,自動識別、自動開啟的。
1.點擊【相機】圖標進入。
2.切換到【視頻】模式,點擊左上角防抖圖標,即可開啟超級防抖
3.然后切換到前置攝像頭拍攝視頻時,也會開啟超級防抖模式
5. 沒有防抖的鏡頭
區(qū)別有:
1、鏡頭防抖可以用更慢速度的快門手持進行拍攝,如原來1/60秒拍攝可以降低到1/30秒拍攝;如果沒有防抖,那么快門手持拍攝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2、小光圈拍攝。在拍攝風景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光照太大的關(guān)系而需要加大光圈,但這么做可能會影響到最終拍攝效果。
有了鏡頭防抖后,就可以降低快門來保障小光圈拍攝,不必為了光線充足而拼命的加大光圈。
3、降低畫質(zhì)。鏡頭防抖相機在光學設(shè)計上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加入了鏡頭防抖后,它原本的畫質(zhì)會進行了修飾,所以畫質(zhì)會變得更低,而有不防抖相機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困擾,不會對其畫質(zhì)有任何的影響;但只要不將防抖功能打開,同樣不影響它的畫質(zhì)。
4、更費電。雖然鏡頭防抖為拍攝者在攝影的過程中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但要知道它也是一項非常費電的功能,如果長時間將鏡頭防抖打開,那么就會大量消耗相機的電池,導致電量很快消耗掉。
5、不需要三腳架。很多人在拍攝的時候為了固定性,避免抖動都會運用三腳架的幫助,去哪里拍攝都帶著個三腳架很麻煩,但增加了鏡頭防抖后就可以擺脫三腳架了。
6. 機身沒有防抖功能鏡頭有防抖管用嗎
相機的防抖功能作用
初次接觸數(shù)碼相機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即拍攝出來的畫面不夠清晰,老是會發(fā)生重影或模糊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偶爾的失焦(即相機未能正常對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快門速度過低所致。
一般而言,在手持條件下,拍攝到清晰照片的快門速度應(yīng)該達到焦距倒數(shù)甚至更高。舉個簡單例子:佳能A75的鏡頭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么在廣角端,快門速度應(yīng)該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證拍攝的照片較為清晰,而在長焦端,快門速度應(yīng)該要達到1/125秒才行。
而且如果現(xiàn)場的光線條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那么拍攝出清晰的照片便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可想而知,對于那些10倍光學變焦的產(chǎn)品而言,防抖技術(shù)則是更加必要,因為這些產(chǎn)品的長焦端往往達到370MM以上,因此,快門速度必須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則就只能望遠興嘆了。
其實在實際拍攝中拍攝者的手在膠片或是CCD/CMOS感光過程中的抖動是客觀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只能是靠特殊的機構(gòu)來減小由于攝影者手的抖動帶來的影像模糊。
三大類型
光學防抖、電子防抖和感光器(CCD)防抖。
目前推出過具有光學防抖功能的數(shù)碼相機的廠家有:
佳能、尼康、奧林巴斯、柯尼卡美能達、松下和適馬。
防抖的好處,在一定的快門以下,防抖技術(shù)可以非常好的解決手抖問題,小DC上的防抖對于新手來說尤其重要,使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清晰的照片。
但是,同時,防抖技術(shù)也會造成成像銳度的降低。畢竟鏡頭里多了個浮動的鏡片。這對于要求較高的攝影愛好者來說,也是比較不好接受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所有的防抖系統(tǒng)都會有個開關(guān),用戶可以選擇取消或打開防抖。
加上防抖系統(tǒng)是非常耗電的,所以一般不打開防抖開關(guān),而是要用的時候才開。
所以,不要完全迷信防抖,關(guān)鍵還是要盡量使用安全快門,或更快的快門,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好的三腳架。
目前對于數(shù)碼相機“防抖”這個詞來說似乎增加了“勁敵”,高感光度和電子防抖的產(chǎn)品了豐富起來。
等效感光度的迅猛提升,電子影像穩(wěn)定功能的應(yīng)用也日益普及。有些用戶可能會把電子防抖和等效感光度提升混為一談。
確實,對于某些產(chǎn)品,在菜單中打開電子影像穩(wěn)定功能就是提高等效感光度,使用戶可以用更高的快門速度抓取瞬間。但在另外一些產(chǎn)品中,我們確實發(fā)現(xiàn)了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