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尼微單 餅干頭
22MM/ F2換算成全幅約是35MM,黃金焦段,人像風光兩不誤,有不錯的虛化效果,銳度也好,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這個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0.15m,基本上就是個小微距鏡頭,旅行時拍個菜肴啥的太方便了,真正的良心頭。京東價1330元,而原廠的35MM/F2以上的鏡頭要3800左右,所以有很多單反用戶也很眼紅這個鏡頭,這絕對算是eos m的福利了??梢哉f我自己在索尼微單和佳能微單之間糾結的時候,22餅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索尼是機身性價比,但是鏡頭真心貴,而且22餅夠輕夠小巧,搭配m系列微單可以方便放進包包里,總而言之,這款鏡頭夠給力。
2. 索尼apsc餅干頭
22餅干頭好
佳能22mm定焦鏡頭是一枚小巧輕薄的餅干鏡頭,屬于ef-m卡口,這個鏡頭只能使用在佳能eos m系列的apsc畫幅微單機身上,eos單反、eos r無反均無法使用。
這支餅干鏡頭是佳能現(xiàn)有鏡頭中規(guī)格最為袖珍的一枚,與其eos m系列微單配合起來非常便攜,因為eos m系列的好幾個機身本身尺寸就比較小,例如m6系列和m100系列都比較小,如果配上這支短小精悍的餅干頭,有種描邊卡片機的感覺,可以單手持握機器也沒什么問題。
3. sony餅干鏡頭
簡單來說,按照畫質的話整體大概是 蔡司>GM>索蔡,雖然不排除某些鏡頭好于上一個等級。
首先分清楚索蔡,蔡司,以及索尼GM的區(qū)別。
索蔡,就是鏡頭正面索尼標志,側面蔡司小藍標的鏡頭。它們有很大可能性有相當一部分是由騰龍設計完成的。因為有傳聞公布出來索蔡的鏡頭專利上面的人名是騰龍的設計師。而且蔡司也確實和騰龍有合作。不過有可能是騰龍和蔡司共同合作研發(fā)的,也有可能只是蔡司給騰龍貼個牌。不同鏡頭情況應該不一樣,也有不少是蔡司研發(fā)的。騰龍本身也算是三大副廠,也確實有能力做出不錯的鏡頭。
接著是蔡司,蔡司名字就是各種復雜的寫法,譬如Batis系列。特點是存在大量的手動頭。全部是蔡司內部自己研發(fā)的,比索蔡貴很多,畫質也提升很多。應該都是定焦頭吧貌似。
索尼GM是索尼自己設計的鏡頭,索尼本身是美能達的傳承,有一定光學設計能力,不過現(xiàn)在也是……有些鏡頭為了體積而犧牲畫質,導致畫質很低。這個事情也確實不好做,微單那么大畫幅還需要餅干變焦頭,確實很難做到。而GM系列,就是類似佳能尼康的紅圈L頭和金圈一樣,是頂級頭。估計可能跟適馬那種犧牲重量來提升畫質的方法類似,索尼GM系列用料十足,也因此現(xiàn)在重量挺重,而且價格也非常非常高。
4. 索尼e16mm餅干鏡頭使用心得
索尼 E 16-50mm F3.5-5.6 OSS餅干鏡頭 最大光圈:F3.5-F5.6
5. 索尼e16mm餅干頭測評
nex5t機身是采用了金屬材質的。索尼微單? NEX-5T還搭配了全新的電動變焦餅干頭E PZ 16-50mm F3.5-5.6 OSS,這枚鏡頭重量只有116g,收起厚度還不到三厘米。超薄的鏡頭設計不僅方便我塞進包包隨身攜帶拍攝,電動變焦功能更是拍攝視頻短片的利器啊~而OSS防抖,再也不怕拿相機時手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