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角和畫幅的區(qū)別
許多攝影師會在拍合影的時候立馬換算廣角鏡頭,其實這樣做并不一定正確。廣角鏡頭容易使邊緣的人物變形,拍攝合影的時候,最好用標準鏡頭,實在沒有可以選用中間的焦段以保證人物不變形,或者選擇合適的拍攝距離和拍攝角度。盡量避免變形的現象發(fā)生。
若一定要使用廣角鏡頭,那要注意千萬不要貼近了人物拍攝,除非你是刻意想要表現夸張的效果。
編者認為一張好的合影應該達到以下五點要求:
1)集體群像在畫面布局合理,充實。
2)前后排無遮擋現象。
3)最前一排與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沒有前排頭大、后排頭小的透視變形。
5)沒有閉眼睛的情況。
當然,要做到以上五點,就必須掌握好以下拍攝要領。
1、應選用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透視變形現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后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35-50毫米焦距段(全畫幅相機)。
2、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快門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當然,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只好犧牲快門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中出現“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須使用三腳架穩(wěn)定照相機。
4、為避免前后排遮擋,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體合影時,安排隊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緊湊一點,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隊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還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樓前的石階照集體合影,人群站隊排列應注意的是,無論人多人少都必須隔一級站隊(即前后兩排之間應空一級),這樣才能避免前排遮擋了后排。 拍集體合影構圖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擺上過多的凳子,造成隊形細長,人物頭像很小,構圖難看。 一般拍集體合影第一排擺凳子的數量可用以下公式計算:擺凳子數量=合影人數/5。例如:100人合影,擺凳子數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領導席擺20個凳子即足。 如果拍攝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將桌椅以照相機為軸心擺成一個弧形,因為鏡頭最清晰的焦點平面是在以鏡頭焦點距離為半徑的圓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隊拍攝,就不會出現集體合影中常見的兩側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況,從而保證了中間和兩側的人物都一樣清晰。
5、光線的選擇 拍集體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為好,應盡量避免直射陽光和逆光。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不要在樹蔭下拍照,以防產生花臉。
6、焦點選擇 根據景深原理,鏡頭應聚焦在整個隊列縱深的前1/3處。例如:若共五排人,應將焦點對在第二排的中間人物上,這樣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體合影。
7、構圖方法 集體合影的構圖布局要求上寬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盡量充滿畫面。
8、拍照時注意力應集中 拍攝前先看看隊列中有無前排遮擋后排的情況,如有則應調整一下位置。在按動快門前舉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現閉眼或晃動。此外,初拍集體照要避免緊張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準確曝光,精確聚焦以及構圖上,否則,任何小小的差錯和失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大多數集體合影是無法補拍的。
2. 廣角和畫幅的區(qū)別在哪
APS是一個統稱,像APS-C,APS-H都屬于APS.APS系統是當年柯達聯合富士、佳能等幾家日本相機廠商推出的一個有別于120、135規(guī)格的傳統膠片攝影體系,它包括APS相機、APS膠卷、APS規(guī)格(或兼容)的后期沖印等,組成一個完整的攝影系統。
而APS畫幅指的是成像面積大小,一般APS底片或CCD可成像區(qū)域在16.7mm x 30.2mm左右.也只就只有全畫幅的二分之一或者兩者之間的尺寸.24-70/2.8是全畫幅鏡頭,也就是是和傳統135畫幅相同.14-24也是全畫幅.16-85VR是APS畫幅,和D300配的話,這幾個鏡頭都適合,不過全畫幅的鏡頭用在D300上,廣角端要打折扣,視角有變化,其焦距要乘以系數1.5,其結果就是相當于全畫幅時的焦距.和D300配的話,還是16-85更適合.
3. 大畫幅廣角
圖麗廣角鏡頭素質都不錯,但支持全幅廣角鏡頭多數都是原先膠片時代的產物,很多鏡頭現在在數碼單反上使用有點力不從心。
新出的圖麗廣角定鏡頭很少,只有支持索尼E口的FiRIN 20mm f/2 FE MF鏡頭。而變焦鏡頭有兩只分別是17-35mm f/4 PRO和16-28mm f/2.8 PRO,光學素質都不錯,但都略遜于原廠,做工用料也很好,價格卻低得多。后者和尼康的牛廣角外觀很像。
4. 廣角全畫幅鏡頭推薦
首選17-40,價格便宜,夠廣,紅圈原廠,光圈小了一點點,拍風光的話關系不大。
然后就是16-35了,這個還用說嗎,就是價格貴了不是一點點。
圖麗16-28/2.8,夠廣,夠便宜,光圈也達到了2.8
適馬12-24,更廣,就是光圈小了不是一點點,貌似F4.5-5.6
還有一個14L,貴族頭。
最后,推薦一個三陽的,14MM/F2.8,手動的,價格便宜。
5. 廣角和畫幅的區(qū)別是什么
28MM和24MM都屬于廣角,兩者的差別主要是可視角度上。1、24mm比28mm透視感強 沖擊力大2、24mm太廣 不好控制3、24mm的視角為100度,28mm視角為85度4、用在APS-C畫幅上,24mm等于36mm,28mm等于42mm5、從焦段來看,24mm比28mm的桶形畸變大一點(忽略技術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