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展覽布置
步驟/方式1
購買一些攝影方面的書籍進行學習,初步對攝影的知識有個大致了解。
步驟/方式2
2。擁有一臺好的攝影設備,在攝影這行,要想拍攝好照片就需要有好設備。
步驟/方式3
3.多去觀看攝影大師的作品,學習他人的攝影技巧。
步驟/方式4
4.加強實際鍛煉,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實際進行操作。不斷學習和完善自身的攝影水平,有空多去參加攝影展覽等活動
步驟/方式5
5.找一個良師益友一起進步:
如果有一起玩攝影的朋友那會更加好,可以一起出去拍照,一起交換器材、鏡頭拍攝更多更好的照片,一起交流,一起進步。
步驟/方式6
6.發(fā)到社交網站看看別人的評價:
拍了照片之后還要多分享,發(fā)到社交網站上讓朋友點評一下吧,看看你哪些地方做的還不夠好,然后繼續(xù)努力繼續(xù)改進。
步驟/方式7
7.攝影是用光,構圖;光與影的結合,需要慢慢體會和理解的,拍的不好也要放平心態(tài),慢慢積累,終成大師的
2. 攝影作品展覽布置
資興東江湖攝影藝術館創(chuàng)建于2012年。該館坐落在資興市東江灣“三湘四水?東江湖”文化旅游街,距離“霧漫小東江”攝影主題公園100米左右,與展示湖湘文化的“資興人文瀟湘館”同時建成,兩館總投資2億元。整個場館設計簡約大氣,注重專業(yè)品質,是一個功能齊全,以展出國內外知名攝影團體、攝影家作品為主體,集展覽、交流、收藏、研究、教育為一體的專業(yè)性藝術場館,也是當?shù)卣幕菝?、普及?yōu)秀藝術文化的重要園地。
3. 攝影展覽布置要求
1,大多數(shù)單位或者行業(yè)的攝影家協(xié)會,一般都是沒有門檻的,甚至可以說是協(xié)會主動找你加入。
2,針對區(qū)縣一級的攝影家協(xié)會,基本上,只要你真正喜歡攝影,跟著參加幾次攝影采風活動或者聽過幾次攝影培訓講座,然后象征性交上攝影習作,基本上就可以被批準為區(qū)縣一級的攝影家協(xié)會的會員了。
區(qū)縣一級攝影家協(xié)會,主要是擴大群眾基礎,在發(fā)展會員方面,基本上沒有設置門檻。當然,少數(shù)經濟文化比較發(fā)達的區(qū)縣,可能會有一定門檻,但是也很好達到,不難。
3,省一級的攝影家協(xié)會,門檻稍高,要求有作品在媒體公開發(fā)表,要求有作品在省市一級的攝影比賽中獲獎,或者在省市一級的攝影展覽中展出,基本上就是這三個條件。如果這三樣都沒有,那么,參加一個省級攝影家協(xié)會組織的官方攝影培訓班,經過學習和畢業(yè)創(chuàng)作,一般也是加入的。 當然,個別省級攝影家協(xié)會,門檻還要適當高一些。
4,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門檻就比省級攝影家協(xié)會難得多了,應該說,在中國國內的攝影家協(xié)會中,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的門檻是最高的。
一般要求是在國家級的攝影比賽中獲獎,或者參展過國家級的攝影展覽,在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的官方媒體上發(fā)表過作品,主要是這三個硬指標。當然,這只是基本的要求。
雖然說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里面確實有一小部分會員的攝影水平不咋滴,但是,大多數(shù)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的會員,都是真正有實力的,都是值得尊重和學習的。
5,一些海外的攝影協(xié)會,這些基本上都是交錢就可以加入的了,沒有什么含金量。拿來嚇唬一下不玩攝影的普通老百姓還是非常有用的了。
6,也有很多有水平的人,不加入任何攝影協(xié)會,這只是他們自己的一種選擇,但是,不代表他們就看不起攝影協(xié)會。不加入和看不起,這是兩碼事。
總的來說,對于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加入一個群體,還是會更好一些。
4. 攝影展覽方案
參加青少年攝影大賽需要滿足以下幾點:
一,征稿對象
凡年齡在18周歲(含)以下青少年均可投稿參加。
二,作品要求:
1、實名制投稿,只收電子文件。手機、單反等器材拍攝的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均可參賽。獲獎作品需提供不少于6MB電子作品,不符合要求的將取消參評資格。
2、作品題材、體裁不限,彩色、黑白照片均可,要求內容健康向上,提倡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作品。作品單幅、組照皆可(組照4-8幅,并拼合成單張形式投稿),每人限投1張。
3、凡優(yōu)秀作品將頒發(fā)證書。所有獲獎及入選作品組織單位享有展覽、出版畫冊的權利,不再另付稿酬。
4、投稿者須對作品擁有獨立、完整的著作權,并保證其所投送作品不侵犯他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及其他合法權益,否則,由投稿者承擔相應責任。
三,活動時間安排:
1、征稿截止時間:自公告發(fā)布之日起至8月9日。
2、參賽作品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至yan3bo@126.com,郵件主題注明“青少年攝影大賽”字樣,照片命名(姓名+作品名+手機號)。
5. 攝影展覽布置方案
民主和包容性是以往平遙的一貫作風,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起到了繁榮和推動攝影文化普及的作用,但是隨著攝影這門消費性技術的普及,攝影的人越來越多,參加展覽的人也越來越多,于是平遙的低門檻招展制度也就開始曝露了一些缺陷。這個缺陷就是展出者滿意,觀看者不滿意,因為低門檻造成了展覽的低劣化,結果造成對攝影有嚴肅追求和水平相對較高的人士的疏離。因為人們感覺不到花錢費力去平遙有什么可以獲益的。其實這也不僅僅是平遙的問題,其它攝影節(jié)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尤其在今天互聯(lián)網如此發(fā)達的條件下,攝影作品的傳播方式早就有了巨大的變化,如何經營好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攝影節(jié)就真是一個大問題了。
最近受平遙大展藝委會主任張國田先生委托,幫助對一些向平遙大展自由投稿的攝影作品進行一些整理,以便讓本屆平遙大展的總體面貌向專業(yè)性和學術性上提升一步。這些作品本來都是像以往那樣直送組委會,在獲得組委會批準之后自己根據組委會指定的展出區(qū)域辦展,有點"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味道,但是展出的效果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組委會給我提供了四十余位作者的作品,有的是直接紀實性的作品;有的是較為主觀化的藝術性作品,每位作者的作品均在十五幅左右。由于展覽空間展線的限制,十五幅作品顯然過多,需要進行適當?shù)膭h減,以便讓每位作者的作品有一個較好的呈現(xiàn)。在編輯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這些朋友們在編輯處理自己作品中的許多問題,比如:
1, 作品的規(guī)格不統(tǒng)一,長寬比例紊亂
2, 作品的色彩不統(tǒng)一,黑白彩色混搭
3, 作品的幅向不統(tǒng)一,橫幅豎幅交錯
4, 作品的鏡頭焦段不統(tǒng)一,景別上忽遠忽近
這些問題非常強烈地出現(xiàn)在這批作品中,一時讓我想起這些年很多朋友給我看作品時自己的感受。
照相機的普及化,讓許多朋友以為自己擁有了照相機拍出了許多照片就是成功的攝影師了。照相機制造照片的技術會很容易地給許多人以幻覺,殊不知那些照片在本質上和文字并無太大的區(qū)別,都是需要人們將其散亂的碎片般的照片加以編輯組合,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語句,達到表述自己思想的目的。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攝影是奢侈的,而且也和單幅繪畫有一段同步的時期,所以人們對照片的評價有相當部分和對繪畫的評價一樣,把它當成一個獨立的意義解釋對象。很長時間,各種攝影展覽都是以單幅作品為主。單幅作品在那個時期可以滿足人們在兩個方面簡單的需求,一是政治性宣傳,一是唯美的需求。這兩類需求都不要求影像進行復雜的敘事,也就是說單幅的影像可以獨立成章。再加上匱乏時代允許的低產出門檻,獨幅作品的展示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隨著物質社會時代的來臨,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不斷降低,原來昂貴的攝影器材在整體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中顯得低廉化,攝影消費在城市人群中越來越高,攝影已經成為人們普通的生活方式之一。對于職業(yè)的攝影家和以攝影作為表現(xiàn)媒介的藝術家們來說,獨幅的攝影作品就顯得過于單薄和孱弱了。另一方面,社會展覽空間的拓展和泛化,也給藝術家和攝影家提供了更充分表達自己的空間,于是以規(guī)?;挠跋裾故緷u漸成為主流。既然規(guī)模化,就要產生規(guī)模系統(tǒng)的內在語言邏輯關系,而不是規(guī)?;乃槠尸F(xiàn)。展什么,怎么展?就成為一個必然考量的問題了。在這些問題的思考中,人們開始產生和總結經驗。在諸多經驗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展覽語言的純粹性和集中性。每一個展覽,必須做到語言單一,突出主題,不要面面俱到。也就是說,一個展覽解決一個問題。要做到主題明確,語義清楚,讓觀眾在欣賞中看到作者的明確思想和專業(yè)品格。
首先話題要集中,只呈現(xiàn)自己要表達的一個思想內容和技巧風格。不要說東說西,面面俱到,說事就是說事,不要再考慮無關的技巧,不能炫技。最大的技巧就是一個技巧,不要再生枝節(jié)。比如:你是要表現(xiàn)一種悱惻的心情,就注意作品整體的朦朧性,任何寫實性的元素都要淡化;你是以表現(xiàn)人物肖像為主的,就要注意肖像的景別必須統(tǒng)一,是頭部特寫的就不要夾雜半身像;你是表現(xiàn)生活場景的,就需要注意作品鏡頭焦距段的統(tǒng)一性,不要遠景近景什么都有,那是給傳媒雜志的報道性攝影才需要的;展出作品的幅面方向應該一致,不要橫幅豎幅夾雜,要不都是橫幅,要不都是豎幅,必須一致;要注意色彩和色調的統(tǒng)一性,高明的人甚至考慮到了作品顆粒的一致性,不要影調忽明忽暗。
以上這些主要是指藝術性的作品展示。如果展示報道性的圖片故事,則只需注意影調色彩的統(tǒng)一性即可,其它是不太受限制的。
其實這些都是常識性的問題,但常識卻往往是最容易被人所忘記的,甚至有些朋友干了一輩子還是不注意這些基本的常識,就是件非常遺憾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