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建筑物用什么鏡頭好
無所謂專業(yè)非專業(yè)相機,鏡頭可用廣角頭,為避免變形用移軸鏡頭。
2. 拍建筑風景適合用什么鏡頭
為什么派建筑一定要用移軸鏡頭,因為移軸鏡頭拍出來的視覺效果給人一自然的視角。拍高聳的建筑不在是透視漸變過去的地下大,上面小。每一個橫平豎直每一個看著都是那么的協(xié)調(diào)。移軸鏡頭雖好但是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我認為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必須要使用移軸鏡頭的。這個主要看你拍攝的主題和你想要拍出什么樣的視覺效果!我認為應該以最終效果為導向,來選擇合適的鏡頭拍攝建筑!
移軸鏡頭適合拍室內(nèi)室外建筑,尤其是拍攝高樓時,不用再仰拍。由于移軸鏡頭非常昂貴,動輒就上萬,下面我引用網(wǎng)友“北歐風情之不死鳥”拍攝的兩張照片來做個對比。
把兩張圖片放到一起看,是不是就更加明顯了。第一張圖片就是移軸拍攝的,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高樓都是和地面垂直的,樓層都是直立向上。這就是使用移軸鏡頭的好處!但是鏡頭貴呀,普通愛好者也不經(jīng)常使用。還是我說的這句好,以結(jié)果為導向,你想要什么樣的視覺效果,就選合適的鏡頭來拍攝,移軸鏡頭拍建筑雖好,但不適合所有人。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或者不一樣的觀點,歡迎留言和探討。
3. 拍建筑風景買什么相機好
1、推薦佳能IXUS300。
主要特點:最新的背照式CMOS傳感器(尺寸(1/2.3)英寸),使得其感光能力和信噪比大幅提升,從而讓相機可以實現(xiàn)在高ISO下的強大控噪能力,加上2.0的大光圈使弱光(如夜間、室內(nèi))拍效果更好(2.0已經(jīng)很大了,一般都是3.5左右,數(shù)值越小越好哦),強光下當然就更好了。有效像素1000萬,基本配置網(wǎng)購價1900左右
2、松下zs7。
主要特點:CCD感光元件,尺寸1/2.33英寸;大廣角(25mm)、高倍率光變(12倍),既適合拍攝大型建筑、大場面風景,又可以拍攝遠景特寫,可謂一鏡走天下;著名萊卡鏡頭,成像質(zhì)量的保證;搞清視頻拍攝……有效像素1210萬。價格基本配置網(wǎng)購1700元左右。
3、松下LX3
主要特點:2.0的大光圈、1/1.63英寸的大面積CCD、24mm的超廣角非常適合旅游拍攝……準專業(yè)的高端卡片機,很多專業(yè)人員用它來做單反備機,畫質(zhì)就可想而知,微距對焦最小1厘米,全手動功能,入門練手好機。但光變只有2.5倍,這也是出于成像質(zhì)量的考慮,因為光變倍數(shù)越大,對成像的影響也越大,這也是為什么單反鏡頭光變倍數(shù)都很少的原因。目前網(wǎng)購標配2400左右,同價位中目前還沒有任何卡片機能與其相比!有效像素1010萬。
4. 拍建筑物用什么濾鏡
1.放大拍攝
拍樓第一原則:放大,就拍一部分。
因為樓房之美往往存在于細節(jié)之中,
而我們在攝影中慣用的手法,比如光影、線條、點線面,也都是需要放大才能讓人梳理得清。
因此,當你想拍好一棟樓的時候,
試試使用長焦,只截取它很小的一部分,照片反而會更大氣。
當然,放大之后,別忘了畸變校正。
橫平豎直的窗戶,看起來更舒服。
2.拍攝重復排比
放大之后拍什么?
那要根據(jù)建筑的外觀與特點所定。
但極大概率的,都適合拍攝重復排比。
選取建筑重復的那一部分取景,
密密麻麻的窗戶填滿畫面,
照片其實就會很藝術(shù)。
3.拍攝對稱
在這種重復的排比中,如果加入一條“線”。
比如一道樓梯
或者是建筑的夾角,
那么利用這道“線”將建筑一分兩半,
就可以拍攝出對稱感。
4.拍攝天空和建筑的交界
如果建筑不是很高,或者你離得相對較遠,
那么,拍攝建筑的頂部是很好的選擇,
天空是最好的背景布,
利用這種拍攝方法,
很容易拍出極簡或者有線條感的照片。
5.近距離仰拍
在建筑下方,抬頭仰拍,
可以拍出更有線條感的照片,
拍攝時,要順著線條的走向調(diào)整鏡頭的水平,
不要死板的橫平豎直:
有時,斜著拿手機或相機,
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6.拍攝差異化
無論是拍排比、對稱還是線條,
都是呈現(xiàn)整體,
如果想更進一步,
那可以試試尋找建筑上與眾不同的那一部分。
可以是一個陽臺,
可以是一片色彩,
這樣照片就會有亮點。
7.只突出一種顏色
利用黑白套彩色,
只為照片留下一種顏色,
或者只為某一部分留下某一塊顏色,
比如,藍色的樓,把其他部分都變成黑白,只留下某一部分的藍色或黃色:
就等于是在無重點的畫面里,劃出了一個重點。
8.拍攝建筑上的人
人也是樓上的一個變量,
在拍攝重復的窗戶時,可以試試在里面加入人。
可以拍樓上的一個人,
也可以拍樓上的一排人,
讓他們成為畫面的打破元素:
9.顛倒方向
拍完了照片覺得很普通?
可以試著調(diào)轉(zhuǎn)一下照片的方向,
把豎圖變成橫圖,
橫圖變成豎圖,
或者是完全的上下顛倒,
打破觀賞者的固定思維,
照片也會給人帶來驚喜。
10.黑白的選擇
把照
5. 拍建筑物用什么鏡頭好看
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話鏡頭一般選廣角和超廣角,控制好畸變能帶來獨特的效果。建筑專業(yè)人士最好是用移軸鏡頭了,專業(yè)需要,后期作圖分析啥的方便。最好都要有三腳架,建筑一般偏高大,背光會遮擋相當一部分陽光,迎光處常常會有大量玻璃窗,都會造成極大的光比,所以選用后期合成HDR是比較好的選擇,這就需要三腳架固定相機位置包圍曝光出片了。
6. 拍建筑物用什么鏡頭好一點
學建筑出身的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至少從構(gòu)圖方面肯定比一般攝影師更“專業(yè)”,知道自己在表達什么。
在器材方面,現(xiàn)在建筑攝影師有用后背的,也有用135系統(tǒng)的,從經(jīng)濟角度,很多人選擇佳能的兩個移軸和5D系列的機身,再經(jīng)濟些,搭配入門的全副6D也有。
用尼康的因為廣角移軸只有一個24,相對較少,不過純粹從建筑攝影來說,也比較經(jīng)濟。只是拍室內(nèi)空間比較局促而已。說到后期,肯定會說到RAW格式,目前解RAW的軟件如飛思Capture One 8.0,Lightroom,Capture NX2等都比較好用。也各有優(yōu)勢。
當然,移軸鏡頭除了三陽那款,沒有低于萬元的,加上機身,最起碼預備2W,配上腳架、附件、濾鏡等,小三萬輕輕松松就花出去了,所以建筑成本會比一般拍人像要高些。
如果單純玩,也可以買個C副機身+廣角鏡頭就夠了,像場寬廣、視角輕松囊括各種建筑,只是透視形變大后期辛苦。不過,這樣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建筑攝影師“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