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徠卡鏡頭焦段
我們知道在攝影界相機和鏡頭都是必不可少的攝影工具,有相機必然有鏡頭,在相機鏡頭品牌中在國內有原廠和副廠之分,在國外就可以了,比如萊卡鏡頭,萊卡是相機中比較老的品牌了,萊卡鏡頭在鏡頭中也是赫赫有名的,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萊卡鏡頭有什么優(yōu)勢。
徠卡鏡頭是德國萊卡公司自產的鏡頭,徠卡是著名傳統(tǒng)相機生產廠商,之前玩過膠片相機的攝影師都知道,萊卡相機和鏡頭是代表著德國精密儀器和光學技術,徠卡鏡頭在德國算的上是高端鏡頭了。
徠卡是上世紀頭幾十年的相機霸主,在相機中萊卡就是一個巨頭,今天的尼康和佳能兩巨頭加起來的地位也比不上當年的徠卡。徠卡的光學技術非常精湛,做相機和鏡頭的質量都非常好,鏡頭依然采用的是頂級的光學技術制作而成的。
徠卡鏡頭有著精益求精的品質,徠卡鏡頭的鏡片一般都是采用高級光學玻璃研磨工藝制作而成的,很少有澆鑄或者使用樹脂材料制造的,而且他的鏡頭桶身一般都采用膨脹系數很低的銅來制造,因此徠卡鏡頭的表現(xiàn)已經極其專業(yè)。
徠卡鏡頭拍出的照片有著銳利的線條,真實的色彩和清晰的畫面,幾十年來徠卡相機鏡頭質量,一直受到廣大專業(yè)攝影師稱贊,無論是早期的螺紋式以及現(xiàn)今的M與R系列鏡頭,款款都很過硬,徠卡的任何一支M頭都在所有方面超越了歷史同期的同焦段同光圈的所有鏡頭。
2. 徠卡相機的鏡頭
萊卡Apo-Telyt-R 1:5.6 1600mm
價格:約1256.1萬
萊卡的這款超高端鏡頭長1.2米,最大直徑42厘米,重60公斤,有著世界上最長的鏡頭焦距之一:1600mm,是卡塔爾王子沙特·本·穆罕默德·阿勒薩尼私人定制。
卡爾蔡司Apo Sonnar T* 1700mm F4
價格:約1220萬
卡爾蔡司被稱為光學巨頭,這款鏡頭被稱為民用頂級長炮,其鏡頭結構為13組15片,重量達256公斤,采用了應用于航天技術的特種玻璃材料,官方價格未公布,1220萬為業(yè)內人士估價。
佳能EF 1200mm f/5.6 L USM
價格:約101萬
佳能是單反相機十大品牌之一,這款昂貴鏡頭也從未公開發(fā)售過,只采用先接訂單再生產的方式交貨,其鏡筒完全用金屬打造,是世界十大最貴單反鏡頭排名第三位。
3. 徠卡鏡頭參數解讀
50MM/F1.5的SUMMARIT只有一種型號,甚至徠卡在50MM焦段F1.5的鏡頭也只有這一種,但50MM的SUMMARIT則有好幾款,最新的版本是F2.5的版本。
50/1.5 SUMMARIT本身有兩種光圈結構,鏡片結構都是一樣的,一種光圈是從左到右擰,一種是從右到左擰,前者是后期,后者是前期。50/1.5 SUMMARIT這個鏡頭毀譽參半,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極度不喜歡,所以2手價格一直是徠卡鏡頭里墊底的之一。在當年的三支F1.5鏡頭里,50/1.5 SUMMARIT是明顯落后于福倫達至尊50/1.5已經蔡司50/1.5,這個鏡頭大光圈基本不可用,太柔了,光圈收到F4時,成像的素質才基本等于徠卡50/2 SUMMICRON的F2素質。說句帶偏見的話,50/1.5 SUMMARIT除了成像的色彩有點徠卡味之外,除了做工很德國之外,其他任何一點光學素質,都落后于同時期鏡頭甚至部分日本鏡頭
對于M3來說,最佳的搭配是50焦段的鏡頭,M3取景框放大倍率是0.91,用50鏡頭的時候非常舒服,用過M3+50鏡頭的人,絕大部分人都認可50焦段M3取景可以秒殺其他各個級別M機。如果要用35焦段的鏡頭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用眼鏡版鏡頭,要么普通35鏡頭+外置取景器,在相機前面戴眼鏡將50線框放大模擬為35線框,如果直接用非眼鏡板的35鏡頭也能用,加個取景器就可以了不過取景器至少1K多的價格性價比不高,除非你在盲拍上很有造詣,否則構圖存在障礙。至于28以上的廣角,M3的取景器是用不了的,必須外置取景器。
追求徠卡的,5K上下的預算,可以選SUMMICRON系列,除了第一版伸縮頭和第四版高腳之外,任何一個版本都是經典中的經典,要保持分辨率還需要更多的味道和韻味,就第三版50/2 SUMMICRON DR 或第二版RIGID,要素質高色彩濃就第四版虎爪(月牙)版或第五版現(xiàn)行版。
副廠鏡頭5K以內預算的,我用過的覺得好的是福倫達VM50/1.5、VM50/1.2、VM HELIAR 50/2銀色版,佳能LTM 50/1.4、LTM50/1.2,小西六LTM 50/1.9,尼康LTM 50/1.8,
要是有超過1W的預算,那就果斷徠卡50/1.4 Summilux-M走起吧。
4. 徠卡影片鏡頭
索尼與徠卡都是國際知名相機品牌,在相機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各有各的設計特點,各有各的優(yōu)勢所在。
日系索尼在微單的設計、質量與技術上都有著很高的水平,但徠卡作為德系品牌在鏡頭的設計與技術上也是有著自己的強大所在。像華為手機的攝像頭就是多與徠卡進行合作的,華為手機的拍照技術很好與徠卡的鏡頭技術有很大的關系。
不過索尼也是國際大牌,在單反、微單等攝相機方面也是有著自己的造詣的,在買家中口碑于銷量市場方面也是有著不錯的成績的,電子產品日系的索尼還是挺良心挺贊的,所以兩大品牌在對比上還是很難去比較各自的好壞的。
如果要買鏡頭的話,徠卡是不錯的選擇,同時要買電子產品的話索尼也有著自己的好處,具體挑選還是要看具體的需求,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會更好一點。
5. 徠卡焦段選擇
M8是APS-H畫幅,視角等于焦距乘1.3倍。最常用的50毫米變成了65,因此配一35做標頭,Summicron即可,如果有錢上Summilux當然更好。
比較經濟的選擇是福倫達NOKTON classic 35/1.4或者蔡司C Biogon 2.8/35 ZM。
如果不怕光圈小,同時上徠卡的兩支Tri-Elmar也是很不錯的選擇,16-18-21在M8上剛好相當于最常用的21-24-28,28-35-50又涵蓋了小廣角到中焦的范圍,而且成像質量完全可以達到徠卡定焦的水平,除了光圈小和價格貴,幾乎沒有可挑剔之處。
6. 徠卡 鏡頭
蔡司的光學最強,施耐德次之,徠卡隨后。
不過蔡司的光學市場主要集中在醫(yī)療、工業(yè)、科研、航天、軍工等高端市場,相機鏡頭那點利潤它看不起所以已經很久沒有蔡司原廠鏡頭誕生了,現(xiàn)在看到市場上的蔡司鏡頭,絕大部分都是蔡司授權貼牌的(主要是135畫幅基本都是貼牌偽蔡司,在120畫幅上,哈蘇的鏡頭才是真蔡司)。
施耐德么一般搞醫(yī)療、工業(yè)、航天和電影鏡頭居多,相機鏡頭很少。
徠卡的贏利點主要在科研、工業(yè)和相機上,因為蔡司原廠不做相機鏡頭(蔡司的玻璃、鍍膜這些貼牌廠家是做不出來的),施耐德也不怎么做相機鏡頭,所以在攝影領域的話徠卡的鏡頭排名第一這個說法其實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