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鏡頭法蘭距
OM卡口鏡頭是奧林巴斯膠片單反相機的卡口。奧林巴斯在數(shù)碼時代加入了4/3陣營,其數(shù)碼單反/單電的鏡頭法蘭距較短,鏡頭卡口是OM4/3,與OM卡口完全不同了。
由于奧林巴斯在膠片時代從來沒有出過自動對焦單反相機,所以OM卡口肯定不支持自動對焦了。OM卡口鏡頭通過轉接環(huán)可以轉接到奧林巴斯數(shù)碼單反/單電相機上,只支持全手動曝光。
2. 單反相機法蘭距
尼康Z卡口微單相機可以通過第三方副廠生產的EF-NZ卡口轉接環(huán)轉接佳能EF鏡頭。尼康Z卡口微單卡口法蘭距是16毫米,遠遠短于EF單反卡口法蘭距,這樣就為尼康轉接自家或者其他品牌的單反鏡頭留下了轉接空間。當然,轉接后有可能鏡頭的對焦性能有所下降。
3. 鏡頭法蘭距一覽表
法蘭焦距,簡稱法蘭距,也叫做像場定位距離,是指機身上鏡頭卡口平面與機身曝光窗平面之間的距離,即鏡頭卡口到感光元件之間的距離。而鏡頭焦距是指鏡頭光學后主點到焦點的距離。
4. 鏡頭改口教程法蘭距精度
法蘭一般精度要求都不高,高速旋轉實際上沒啥特殊的,精度主要是由相關零部件或者配合零部件精度決定的。
至于動平衡與否要看轉速,旋轉部分整體做動平衡(可以參照機械設計手冊)。
5. 相機鏡頭法蘭距
1、目前的領跑者——索尼E卡口,直徑φ46mm ,法蘭距18mm,10個電子觸點
由于是最早起跑的選手,索尼E卡口的全畫幅相機已經刷到了第三代機身了。尼康Z6/Z7、松下S1/S1R這兩套新機器均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索尼三代機身的規(guī)格設計,足以說明索尼的產品本身是非常成功的。就我個人覺得,索尼E卡口依然還會是市場的主流。
索尼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先跑了那么幾年,無論是市場上E卡口的鏡頭還是轉接環(huán)數(shù)量,相對于其他幾個剛剛發(fā)布的幾個品牌來說都是碾壓的。而卡口直徑偏小這個問題,只會影響到極限大光圈鏡頭的設計,我想其他卡口也不會出個50 0.7這樣的規(guī)格吧?
2、最有可能跟上索尼的L卡口,直徑φ51.6mm ,法蘭距20mm,10個電子觸點
說句實話,L卡口是這批新無反相機中最晚一個亮相的,但是卻帶來了最多的籌碼。
機身方面,松下畫了最大的一塊大餅,一臺能夠同時兼顧高畫質靜態(tài)照片和高質量視頻錄制的S1R,不過目前這還是一塊大餅,并沒有具體的規(guī)格參數(shù)公布,這個大概需要等到明年。而徠卡目前已經有一臺相當湊合的機身,適馬也明確表示將會推出L卡口X3傳感器機身。這對于一些想要體驗差異化器材的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
鏡頭方面,原生L卡口鏡頭會由松下徠卡適馬同時設計生產,在追趕索尼的鏡頭數(shù)量方面,L卡口聯(lián)盟是使出最多力氣的。轉接的話,其實徠卡目前有4個L卡口轉接環(huán),適馬表示過將會在L卡口新機身發(fā)布時候推出EF-L\SA-L的轉接環(huán)。這樣的話,L卡口在轉接方面,在起跑時就非常非常接近索尼E卡口了。
6. 鏡頭法蘭距和機身法蘭距
法蘭的中心距,就是從法蘭這一端的中心到達,那一段的中心,比如說法蘭有密封面中心距,還有連接螺栓孔中心距,就是從相對應的兩個孔的中間,到那一個孔的中間,最常用的還是連接螺栓孔中心距,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法蘭中心距
7. 單反 法蘭距
常見卡口的法蘭距
尼康F卡口:46.5mm
賓得、理光、鳳凰的PK卡口:45.5mm;
M42羅口:45.5mm;
康泰時雅西卡YC卡口:45.5mm
適馬SA卡口:45.5mm
瑪米亞卡口:45.5mm
美能達α:44.7mm
佳能EF:44mm
美能達、海鷗、珠江MC/MD:43.5mm
佳能FD:42.1mm
索尼NEX-5C:18mm
奧林巴斯OM卡口:46mm
R卡口:46.9mm
Praktica(柏卡/百佳)PB卡口:44.4mm
Konica(柯尼卡) AR卡口:4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