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喜歡玩單反都是什么人
雖然現(xiàn)在的手機攝影很方便。手機攜帶方便,走到哪可以拍到哪兒。但是論專業(yè)來說,單反相機絕對比手機強了許多,這不僅是錢的問題,更多的是它的配置的問題。
首先手機的鏡頭才那么小,根本不可能和單反相機相比,而鏡頭的好壞除了影響畫質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通光量,所以在相對黑暗的情況下,手機拍出來可能很黑,但是單反相機絕對比手機強很多。
另外拍照最重要的是它的成像的結構也就是單反里面的CCD或者是CMOS機構。他們的尺寸影響著畫質。當CCD尺寸越大,拍攝的畫面細節(jié)更好,我們可以通過把照片放大,一比較你就清楚了。
所以仍然會有很多人選擇用單反去拍攝專業(yè)的照片。
2. 喜歡玩單反都是什么人性格
首先,喜歡攝影這個概念的定義,那種僅僅是喜歡用手機自拍,或者迷信手機拍照,盲目相信自己能力提高忽略器材作用,甚至于以為手機拍照取代單反的人都不能定義為攝影,攝影遠沒有只是構圖按下快門那么簡單。如果定義為使用專業(yè)點器材,在攝影上真正投入器材,時間,精力,抗個三腳架,帶上漸變方鏡或者人像基本補光器材,那這樣的人才叫喜歡攝影,喜歡攝影的人是把出片發(fā)揮到極致而不惜投入。其性格表現(xiàn)為:
第一,是有知的,有電子及光學常識,對天文,氣象,地理,季節(jié)光線環(huán)境變化有認識。
第二,有藝術細胞,有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
第三,多善于獨立思考及不斷嘗試一個題材的多次拍攝獲得經驗,安靜的創(chuàng)作者居多。
第四,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因循守舊的。理念比較前衛(wèi)??梢赃@么說攝影是藝術,科技,時尚的綜合體,真正喜歡攝影的人思想理念都比較積極向上,樂觀豁達,個性獨立。多數(shù)是社會的精英。
我就認識一個女孩子搞攝影的,過得很隨性。以前在深圳,現(xiàn)在去北京發(fā)展了。
3. 單反玩的人多不多
如果買二手單反相機,可能有部分是翻新的,一般就是快門,或者是感光元件翻新,但是應該也不多
4. 玩單反能把錢賺回來嗎
1.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一句俗語,是古人警醒年輕人不要玩物喪志,趁著年輕多學些多奮斗。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意思就是說,人們釣魚會使自己貧窮,而玩鳥的人會毀了自己的一生。這里的人主要指的是少年。在古代,青少年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不是用來玩的,花功夫用在釣魚上和玩鳥上,就沒有時間用在學習上了,警戒少年切不可玩物喪志。
2.很多玩攝影的說“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大多都是因為一個“買”字。
學攝影總得買臺相機吧,就算是入門機也要兩三千。拍著拍著發(fā)現(xiàn)套機鏡頭局限太強,怎么都得把大三元配齊啊,這就得上萬啊!
玩了一段時間后覺得光圈不夠大,畫質也不夠好,得入手個定焦頭才行,這又得好幾千啊。鏡頭上來了,相機還是個入門機好像不太好,怎么都得升級一下,順便入手點濾鏡、三腳架之類的攝影配件啊,這又是上萬的花銷。
就這樣很多人陷入一個無限循環(huán),不斷買買的怪圈,嚴重一點的可能已經達到玩物喪志的地步了。
5. 為什么說玩單反毀一生
年薪一萬也照樣可以玩單反。
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的意思是說,攝影愛好者常常會有對于攝影器材和攝影行為的超出自己承擔能力的強烈的欲求。
比如機身的追求,比如鏡頭的追求,甚至是腳架,攝影包,帽子,服裝,手套,傘……。同時你還得去很多的地方,比如到廣西、云南、貴州去拍梯田;到騰格里沙漠中去拍日出日落;到壩上去拍草原……或者到越南下龍灣,到柬埔寨吳哥,到亞馬遜河……
如果是早期的膠片機,你還得弄一個暗房以及購買暗房設備……
如果上述問題都可以不考慮,一般的工薪族買個中端的單反玩玩也真不是什么事情。
擴展資料: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一旦玩上了攝影,總是一門心思想升級自己的機器和鏡頭所以會越來越燒錢。所以說毀一生,就是說一生的錢都要投資在這里。窮三代是指如果太癡迷了,對子女教育,投入,對家庭責任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當然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只是一句玩笑話。只要對攝影有個正確的態(tài)度,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有個度就行了。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是一種夸張的形容,并不是真的如此,但學攝影確實比較燒錢,對于工薪階層來說,是個負擔。
6. 單反玩的是什么
以前看過一個帖子,帖子中有一句話:不會用手動模式就不是玩攝影。我看坦子里有些剛買了單反有些在打算,我買的早一點,今年4月份買的,用了幾個月了,寫點經驗,算是拋磚引玉吧。
要用好單反相機的幾個模式,就要清楚幾個量:快門、光圈、ISO、曝光值。
ISO是感光度,從膠片攝影延續(xù)下來的概念,ISO越大,曝光能力越強,但圖像的質感越差,手持相機拍攝時如果光線較暗,就要通過設置高ISO來提高快門速度。對單反來說一般ISO在400以下,畫質變化并不明顯。
快門速度和光圈,前者就像水龍頭的閥門,后者就像水管粗細,兩個結合起來就能調節(jié)進入相機光的量(曝光值),同樣的光量,二者會有很多組合。F1.4和1/200、F2和1/100、F2.8和1/50、F4和1/25。。。這些組合曝光量是一樣的。
解釋FXX,F(xiàn)后面的數(shù)值叫光圈系數(shù),也就是鏡頭焦距與使用孔徑的比值,其倒數(shù)叫做光圈,光圈達到1時,鏡頭看東西就跟人眼看東西一樣亮。
話說回來,那么多一樣的組合我用哪個呢?這就要根據(jù)實際了,快門和光圈組合出來的曝光值只是代表了測光區(qū)域的亮度,而圖片不僅僅要反映亮度,還有景深,還有動與靜等等,除了圖片要求還有相機的安全快門(針對手持拍攝)。亮度、景深、動靜、安全快門。。。這些幫助你選擇哪一種組合。這也就出來了光圈優(yōu)先和快門優(yōu)先模式,拍攝時想控制景深,那就是光圈優(yōu)先,想控制速度就快門優(yōu)先。
插一點攝影知識:1)景深的控制:影像在一定縱深范圍內都一樣清晰,這個縱深長度就叫景深。能控制景深的在相機中就是光圈,另一個就是拍攝距離,需要你走動了。實際上你可以跟眼睛看東西對比一下,看很近的東西,不遠處就是虛的,說明景深淺,看遠處你能把整座山都看清楚,說明景深深。相機和鏡頭就是在模擬人眼。2)運動物體的拍攝,有三種表現(xiàn)方式:快門足夠快,運動的物體定格成靜止的畫面;快門足夠慢,運動物體定格成運動過程;快門適中,跟蹤法拍攝成動感背景。第一種可用在正面拍攝,比方說運動員終點撞線,第二種常用來拍瀑布會有綢緞般的效果,第三種可用來拍攝行走的人物、汽車、劇場人物。。。后兩種往往伴隨較慢的快門速度,需要腳架支持。3)安全快門速度,這主要對手持拍攝而言,一般來說是焦距的倒數(shù),防抖鏡頭能降低些。
再回過頭來說說曝光值,上面也涉及到了,代表了測光區(qū)域曝光程度,這個量在光學取景器里或者機頂小液晶里像一把尺子。
快門速度、光圈大小、曝光值三個量中設置兩個量,第三個量就確定了,就像2*3=6、6/3=2、6/2=3一樣??扉T優(yōu)先模式下,你可以設置快門速度和曝光值;光圈優(yōu)先模式下,你可以設置光圈和曝光值;手動模式下,你可以設置快門和光圈。時刻記住還有ISO能改變曝光強度哦!
一般來講需要表現(xiàn)景深時可以用光圈優(yōu)先,表現(xiàn)動靜時用快門優(yōu)先,手動呢,那就什么都能表現(xiàn)啦。
解決過曝問題:因為測光區(qū)域不可能覆蓋整個取景范圍,所以如果缺少經驗,那么就先對著最亮處測光,這時候如果你用了兩個優(yōu)先模式之一,那么就要鎖定參數(shù)了,不知道你的單反有沒有這個功能,沒有的話就降低曝光量吧,咔嚓一下試試看,不行再調。手動模式時會很簡單,對著最亮處測光,調整快門或者光圈,一直到你想要的曝光值。測光、參數(shù)都弄好了,就可以拍你想要的畫面了。
清楚了光圈、快門、曝光量、ISO的概念以及對影像的影響,應該很容易使用兩個優(yōu)先和手動模式了,需要的就是實踐。
鏡頭的使用
鏡頭對拍攝者來說主要是調焦,一般定焦鏡頭會有MF/AF開關、帶影像穩(wěn)定系統(tǒng)的有IS 開關、還有最近、調焦環(huán);變焦鏡頭還有焦距環(huán)。除了這些就是卡口,卡口不僅是機械上的兼容,還是鏡頭和機身通訊的樞紐。機身設置光圈時,是給鏡頭發(fā)布命令,鏡頭內的微處理器根據(jù)命令去驅動來改變鏡頭實際使用的孔徑,自動調焦時,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同的只是鏡頭內鏡片組的調整而不是了。
MF/AF,即手動調焦和自動調焦。手動調焦需要很大的經驗,因為取景器太小了,在取景器里看著清楚了,放到電腦上未必清楚,除非相機具有合焦指示,那樣手調會很精細。自動對焦暗處會有拉風箱的現(xiàn)象,這時候不妨選焦平面亮的地方對,然后撥到MF構圖拍攝。
IS ,手持時應該在ON位置,用腳架時可以在OFF位置,這樣鏡頭免去了影像穩(wěn)定處理時間對焦會快。
最近,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使用調焦環(huán)。試想1.2-無限遠和3-無限遠都使用鏡頭的通一個調焦環(huán),遠距離拍攝時哪個更容易精確呢?
我想調焦環(huán)和變焦環(huán)就不用說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