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保存需要收光圈嗎
CCD數(shù)碼相的圖像傳感器,負責裝光信號轉(zhuǎn)換為電信號。但現(xiàn)在數(shù)碼相機都使用CMOS傳感器。
數(shù)碼相機的光圈不是一個數(shù),而是一系列可調(diào)的。光圈表示相機的進光的光通量。因不同相機有所不同。一般是1到22。高的可以有64 。數(shù)字越小表示進光量越大
光圈沒有最好一說。光圈,不僅影響進光量,還會影響景深。一般需要根據(jù)拍攝需要調(diào)節(jié)。
2. 鏡頭 存放
點擊手柄中間聯(lián)接鍵,選擇片段保存,只要你不刪就一直儲存在你的硬盤里
3. 鏡頭不用的時候需要把光圈
單反相機不要鏡頭是不可以用的。因為鏡頭當中包含著對焦以及光圈這些重要的拍攝組件。少了這些組件相機是沒有辦法實現(xiàn)對焦的。而且也無法調(diào)節(jié)光圈來控制進光量。所以單反相機必須要使用鏡頭才可以進行拍攝。否則絕對是不可以使用的。
4. 相機鏡頭存放
2k20鏡頭永久保存方法如下
1.打開NBA。
2.K202.點擊“功能”。
3.點擊“控制器設(shè)置”。
4.進行編輯控制器。
5.按“ESC”鍵或者鼠標右鍵直接返回“功能”界面。
6.永久保存成功。
5. 怎么收光圈
光圈的使用技巧
大光圈和小光圈什么時候用
光圈就像一扇窗,在同一時間內(nèi)(即快門開放時間),這扇窗越大,能吸收的光線越多,這樣相片便會變光亮。
在相機上,大光圈是指把光圈調(diào)到數(shù)字小的位置,像f/1.4、f/2.8、f/4等等,數(shù)字越小,光圈越大;而數(shù)字越大,光圈便越小,即視窗會變小,能吸入的光線不多,數(shù)字和光圈大小是剛好相反。
使用小光圈的效果
若用上小光圈(像f/11、f/16、f/22等),會造成以下的效果:
減少光線進入,讓你可以放慢快門,捕捉時間,例如有拍攝流水、車軌、星軌、光影涂鴉等。
讓光點變成散射狀,即是光芒。
景深變淺,對焦主體以外的背景或前景不容易變模糊,可以保持清晰。
一般來說,在拍攝風(fēng)景、有三腳架輔助的夜景、光芒,想保持前后景清晰,或是于陽光普照、光源充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上小光圈。
使用大光圈的效果
大光圈(像f/1.4、f/1.8、f/2.8等等),會造成以下的效果:
于同一快門時間下,大光圈可以讓更多光線進入相機,從而令曝光增加,相片變亮;
凝固時間:因為進入的光線增加,快門可以變得更快,令飛快移動的物件可以(凝固)下來,像拍攝賽車、跑動的狗狗等;
景深變淺:這也許是大光圈其中一個很有用的用處,景深變淺,讓對焦的主體從背景突顯出來;
在拍攝人物、淺景深、或是于黑暗環(huán)境下手持拍攝,我們也會用上大光圈。
使用什么光圈的考慮步驟
看到想拍的風(fēng)景、物件,并找到合適的角度、構(gòu)圖;
景深選擇:想有淺景深還是要全部也清晰,前者偏向用大光圈(f/3.5),后者偏向用小光圈(f/8或更高數(shù)值);
手持或有三腳架:如果手持,快門一定不可以低過(安全快門即1/焦距),而加大光圈可以讓快門變快;
景物是否會移動,如果景物會移動,快門必須要提高速度,大光圈可以有所幫助;
若光線足夠,使用大光圈或小光圈也可,但使用大光圈的前提是快門仍不會超出相機最快快門的范圍(如1/4000或1/8000s);
在考慮過光線后,按快門速度決定ISO的多少,如果在設(shè)定的光圈下快門過慢,必須提高ISO。
人物、景物的合理搭配
當人物主體背后有高大的樹木或者是高塔等背景時,要考慮讓人物稍微移下一點,避免背景的樹木和人物重疊,也可以對背景稍加柔化,使人物更加突出,防止出現(xiàn)人物頭頂著樹、柱子等物體或者肩部長出樹枝等不正確的構(gòu)圖形式。
把握好人物肢體的取舍位置
在拍攝半身人像時,沒把握好人物肢體的取舍位置,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斷臂、攔腰截斷的畫面。所以在拍攝時從取景器里取景時,不要從人物的關(guān)節(jié)處切割,也就說,不要讓景框的底部從肘部、腰部或者膝蓋處切割,景框的兩邊也不要從手腕或者肘部切割,如果必須要從手臂或者腰部剪切,也應(yīng)盡量跳過關(guān)節(jié)處。
利用光圈控制景深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同等攝距下,需加重景深虛化背景時,應(yīng)采用大光圈乃至鏡頭絕對口徑即最大光圈;需增加景深時應(yīng)選擇小光圈乃至最小光圈。即使在同樣攝距,采用同樣焦距拍攝同一對象,收小光圈后對景深的影響非常明顯。如果在選擇光圈的同時,注意結(jié)合利用變焦鏡頭做焦距和攝距變化等,對景深的利用則更為靈活和科學(xué)。
6. 鏡頭有光圈嗎
1.
本質(zhì)不同 在相機上,大光圈是指把光圈調(diào)到數(shù)字小的位置,像是f/1.4、f/2.8、f/4等等,數(shù)字越小,光圈越大;而數(shù)字越大,光圈便越小,即是窗會變小,能吸入的光線不多...
2.
效果不同
使用小光圈的效果 小光圈(f/14)可以令太陽光芒更突出,而且保持前后景于景深范圍內(nèi)。如果用上小光圈,像f/11、f/1...
使用大光圈的效果 用上大光圈,像f/1.4、f/1.8、f/2.8等等
7. 光圈在鏡頭里還是相機里
快門是鏡頭前阻擋光線進來的裝置,是一種讓光線在一段時間里照射膠片的裝置。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范圍越大越好。秒數(shù)低適合拍運動中的物體,某款相機就強調(diào)快門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輕松抓住急速移動的目標。不過當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車水馬龍,快門時間就要拉長,常見照片中絲絹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門才能拍出來。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nèi)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nèi)。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對于已經(jīng)制造好的鏡頭,我們不可能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鏡頭內(nèi)部加入多邊形或者圓型,并且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就叫做光圈。
焦距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xué)系統(tǒng)比長焦距的光學(xué)系統(tǒng)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頂點之間的距離。
感光度是一種類似于膠卷感光度的一種指標。實際上,數(shù)碼相機的ISO是通過調(diào)整感光器件的靈敏度或者合并感光點來實現(xiàn)的,也就是說是通過提升感光器件的光線敏感度或者合并幾個相鄰的感光點來達到提升ISO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