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快門越快亮度
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感光度、快門時間、光圈大小來調(diào)節(jié)亮度。
1、可以調(diào)節(jié)感光度,感光度對攝影的影響表兩方面。其一是速度,更高的感光度能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其二是畫質(zhì),越低的感光度帶來更細膩的成像質(zhì)量,而高感光度的畫質(zhì)則是噪點比較大。一般來說感光度維持在800以下,比較合適。
2、調(diào)節(jié)快門時間,快門速度單位是“秒”。常見的快門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扉T時間越長進光量越多,但是時間過長,抖動會使照片模糊。
3、調(diào)節(jié)光圈大小,F(xiàn)后面的數(shù)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比較亮,焦平面越窄,主體背景虛化越大;F后面的數(shù)值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畫面比較暗,焦平面越寬,主體前后越清晰
2. 快門速度越快越亮嗎
曝光時間 Exposure time 為了將光投射到照相感光材料的感光面上,快門所要打開的時間。視照相感光材料的感光度和對感光面上的照度而定。
相機曝光時間是指從快門打開到關(guān)閉的時間間隔,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物體可以在底片上留下影像 曝光時間是看需要而定的,沒有長短好壞的說法只有需要的講法。
比如你拍星星的軌跡,就需要很長的曝光時間(可能是幾個小時),這樣星星的長時間運動軌跡就會在底片上成像。
如果你要拍飛馳的汽車清晰的身影就要用很短的時間(通常是幾千分之一秒)。
曝光時間長的話進的光就多,適合光線條件比較差的情況。
曝光時間短則適合光線比較好的情況
3. 為什么快門越快越亮
這是一個誤解,正確的表述是快門速度越高(越快),則曝光時長越短,曝光量越少。照相機是一個綜合性的復(fù)雜的系統(tǒng),感光度決定感光元件對光的靈敏度,相機鏡頭光圈控制了進光量,快門速度控制曝光的時長,總之相機運作都是圍繞一個曝光量進行的,快門越快相機越定(不抖動)凝固照片越清(這就是在光線條件充裕狀態(tài)時)。
4. 快門和亮度
原因:
車水馬龍、光繪涂鴉、絢麗星空、絲絹流水模式都需要利用長曝光形成軌跡。對曝光時間的要求有限制,在較亮的場景中會有曝光過度的情況,從而會導(dǎo)致拍出來的照片發(fā)白。
建議:
您可以在典型場景下選擇適當(dāng)?shù)哪J竭M行拍攝,來保證最佳拍攝效果。
【車水馬龍】:在夜晚拍攝車燈移動的軌跡。
【光繪涂鴉】:在晚上無光源的場景或者在比較暗的房間內(nèi)拍攝光源移動的軌跡。
【絢麗星軌】:在戶外拍攝繁星銀河或星星運動的軌跡。
【絲絹流水】:在戶外拍攝瀑布、小溪、河流的軌跡。
在流光快門模式下,需要較長拍攝時間,請耐心等待。為減少拍照中的抖動,建議使用三腳架。
5. 單反相機快門速度越快照片越暗
快門速度的快慢和曝光度是成反比的,快門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也就越亮??扉T越快,曝光亮越小,也就越暗。當(dāng)然這是單指快門來說的,要想合理得到滿意的曝光值,就要配合光圈,快門,感光度這個攝影三要素來合理調(diào)整,相信你一定能拍出令人滿意的照片來。
6. 快門越高越亮
相機的“光圈,快門,感光度(ISO)”這三個功能是拍攝的基本功,掌握了這三者之后才能把相機如臂指使,這樣就可以把自己想表達的畫面去拍攝出來了。
一、光圈
光圈就是指鏡頭里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圓孔,單位是F,光圈有以下幾個作用。
1、控制畫面的亮與暗
光圈越大,進入的光線越多,畫面越亮,反之亦是,光圈越小,進入的光線越少,畫面越暗。
2、控制畫面的虛與實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亦是,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景深:畫面清晰的地方稱為景深,清晰的地方越多,景深越大,清晰的地方越少,景深越小。
1、光圈的數(shù)字越大,光圈的口徑越?。ɡ鏔/11)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光圈”。一般用作商業(yè)拍攝、服裝、包包這些。(因為景深大,可以把物品拍得很清晰)
2、光圈的數(shù)字越小,光圈的口徑越大(例如F/2.8)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光圈”,可以凸出主體,虛化背景,一般用來外拍或者拍外景人像。(因為景深小,可以突出人物)
二、快門
快門就是相機機身內(nèi)控制曝光量的組件,單位是秒,比如1/6,我們讀作六份之一秒,意就是把1秒的時間分成6份,一份的時間用來打開快門。快門有以下作用:
1、控制畫面的明與暗,快門的速度越快,畫面越暗,反之亦是,快門的速度越慢,畫面越亮,例如同等參數(shù)下快門1/6的照片就會比快門1/50的照片更亮。
2、捕捉主體物,比如我們要拍一個飛速跑動的人,那么就要高速的快門例如1/500。如果我們要拍流星劃過夜空,那么就要用比較慢的快門,例如5秒或者8秒,不然拍攝到的流星就沒有長長的尾巴了。
想拍動物、鳥類,就要比較高速的快門,因為它們是不停地在運動的。如果是拍這種車燈的軌跡,那么我們就需要用到三腳架和比較慢的快門,讓相機的感光元件記錄下車燈劃過的光線。
三、感光度(ISO)
感光度又稱為ISO值,是指相機的感光元件對光線感應(yīng)的靈敏程度。
ISO越高,畫面越亮,但是畫質(zhì)會降低。ISO越低,畫面越暗,畫質(zhì)會變得細膩。IOS在100-200的時候畫質(zhì)是較為細膩的。提升到800后就開始產(chǎn)生較為粗糙的噪點。不過如今后期軟件無比強大,一般開到1600-3200左右的ISO都是可以接受的,可以通過后期降噪技術(shù)損失一些細節(jié)來降低噪點。
7. 相機快門速度越慢越亮
1.ISO感光度
感光度,又稱為ISO值,是衡量底片對于光的靈敏程度。
日常拍夜景的話,建議大家設(shè)置在400-800之間,這樣拍出的夜景比較理想。
想拍攝突出燈光效果比較強的夜景,也可將ISO參數(shù)調(diào)至100左右,使用腳架長時間曝光。這樣可保持影像品質(zhì)清晰銳利。
2.S快門速度
手機相機上的“S”圖標(biāo)就是快門,快門速度影響著進光量的多少,所以它可以控制畫面的明暗。
如果是要拍快速移動的物體,可以將快門調(diào)至1/1000秒、1/1600秒、1/2000秒。
3.EV曝光補償
EV就是曝光補償,這個設(shè)置很簡單:光線太暗就調(diào)高曝光補償值,突顯畫面的清晰度;光線太亮,就降低曝光補償值,數(shù)值調(diào)到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就行了。
4.AF對焦方式
對焦方式,手機相機的專業(yè)模式有三種,分別是AF-S、AF-C、MF。
三種模式分別對應(yīng)三種不同的拍攝對象,AF-S適合拍靜物,AF-C適合拍移動的物體,MF則是手動對焦。
5.AWB白平衡
相機專業(yè)模式下將光源劃分為了不同的種類,如鎢絲燈、白熾燈、陰天等等。
拍照的時候根據(jù)所處的環(huán)境,選擇相應(yīng)的模式即可。懶得分辨模式或搞不清楚光源的時候,自動模式AWB是最好的選擇。
8. 快門速度越快畫面更暗還是亮
1、選擇【專業(yè)模式】,設(shè)置【ISO】為100,然后繼續(xù)設(shè)置快門速度,此時在屏幕看到的月亮,即為拍攝的亮度,這里設(shè)置快門速度為六百四十分之一秒,這個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環(huán)境光線設(shè)置,快門速度越快則畫面越暗,快門速度越慢則畫面越亮,但相應(yīng)的抖動也會越難控制。
2、設(shè)置色溫,色溫數(shù)值越大,畫面越偏暖色調(diào),色溫數(shù)值越小,畫面則偏冷色調(diào)。設(shè)置色溫為3300,對焦模式選擇手動對焦,即MF,對焦點設(shè)置到無窮遠,點擊屏幕中的月亮完成對焦后,再點擊拍攝按鈕完成拍攝即可
9. 快門時間越快,亮度怎么越低
光圈決定主體亮度,快門決定背景亮度的現(xiàn)象不但出現(xiàn)在夜間用閃光燈拍照,還常常用于拍照暗背景的花卉攝影。
攝影師在拍花卉時,往往為了突出主體,選擇較暗的背景,對著花卉點測光,然后再降低1檔曝光量,拍出來的照片就是黑背景。
雖然說曝光是由光圈、速度、感光度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但是,在感光度和光圈設(shè)定了以后,巧妙的利用速度,拍出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就是攝影師獨特的攝影方式。
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增加了快門速度,主體稍微暗了一點點??墒潜尘叭卑盗撕芏?。
所以,要善于利用光圈、速度和感光度的特性,拍出獨特的照片才是攝影師應(yīng)該做的事情。
10. 單反快門速度越快
1,你設(shè)置的慢快門或者現(xiàn)場光線比較微弱,反光板抬起再放下會有一段時間
2,你沒對上焦,切換手動對焦就知道了3,相機快門數(shù)達到相機最大快門壽命了。比如一個相機10W次快門,你都第11W次了,這時候快門就會不靈敏,換一個快門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