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55mm定焦鏡頭
佳能80d 18-55鏡頭大光圈范圍?
以 EF-S 18-55mm f/3.5-5.6 IS STM為例:在18mm端時,最大光圈是F3.5;在55mm端時,最大光圈是F5.6。因為這只鏡頭是非恒定光圈鏡頭,所以隨著焦距的改變,可使用的最大光圈也會改變。
55MM,F5.6,人像需要的是大光圈淺景深。營造出背景虛化的效果,達到虛化效果需要大光圈或者是長焦段,18-55的光圈是3.5-5.6的,光圈和焦段都不盡人意,畢竟是狗頭,只能盡量放大光圈拉長焦段了,(焦段主要還是根據(jù)拍攝環(huán)境吧),如果經(jīng)常拍人像,還是入個大光圈定焦頭吧。
2. 佳能55mm定焦鏡頭適合拍什么
旅行攝影和紀實攝影。
如果你不想在旅行過程中背負太多沉重的攝影器材,一臺APSC畫幅的相機加一支18-55mm套機鏡頭就可以滿足你的基本旅行拍攝需求。因為它從焦段上來看,覆蓋了旅行中所需要的各個拍攝范圍。廣角端可以拍攝相對廣闊的風光,當然,你可以說它絕對沒有全幅機加超廣牛頭拍出來的效果好,但以記錄美景為初衷的攝影目的是絕對可以實現(xiàn)的。等效35mm至50mm左右的焦段可以拍攝人文紀實,旅行中的風土人情,靠這支鏡頭也能收錄進來,你可以說它光圈太小,缺少必要的氛圍感,但人文紀實真的需要虛化嗎?大多數(shù)情況下相對較大的景深還是更為合適的,你需要的只是適當提升相機的感光度,現(xiàn)在的相機感光度已經(jīng)非常強悍,可以配合這支鏡頭完成你的旅行人文紀實片拍攝需求。旅行過程中的人像片子,當然它也是可以勝任的,略微增加一點焦距,也能拍出小小的背景虛化感,只不過虛化并不強烈,但“人帶景”的效果不正是旅行照片的特色嗎?可以明確的是,18-55mm的銳度還是相當不錯的,曝光相對準確的情況下確保畫面清晰銳利是完全沒問題的,至于色彩,誰現(xiàn)在不后期處理一下照片呢,您說對吧。
18-55鏡頭拍攝的照片
適用題材二:花花草草和小靜物。
我們上面提到了18-55mm具有不錯的近攝能力,有一些微距效果,不能浪費掉它這個屬性,我們可以充分利用18-55mm的長焦55mm端拍攝一些花花草草特寫照片、產(chǎn)品等小靜物照片,甚至后期稍微處理一下就可以以假亂真,仿佛是微距鏡頭拍攝的片子。這支鏡頭在55mm端可以發(fā)揮出其近攝性能,放大倍率在這個焦段也是最突出的。日常拍些花草毫無壓力,如果您對產(chǎn)品攝影有需求,配合閃光燈用它來拍攝一些電商產(chǎn)品圖也完全ok,一點問題沒有。很多朋友都詢問拍產(chǎn)品需要什么樣的鏡頭,其實18-55mm就沒問題,別小看了它的實力。
18-55鏡頭拍攝的照片
如果您相機機身的像素比較高,后期適當裁剪照片,甚至可以不用專門買微距鏡頭了。
適用題材三:環(huán)境人像和合影。
18-55mm也能拍人像?當然能,有什么不可以呢?只不過它確實沒辦法和85mm定焦相提并論,也不可能和任何一支高端恒定f2.8的變焦鏡頭相媲美,但我們說了,要揚長避短,我們可以用這支鏡頭拍攝環(huán)境人像。什么是環(huán)境人像?當然是保留必要背景環(huán)境的人像片,拍糖水片肯定是拍不出效果的,但拍環(huán)境人像它還是比較合適的。我們可以使用18-55mm的廣角端拍攝街頭紀實人像,也可以利用55mm端拍攝略帶背景虛化的半身人像片。如果在構(gòu)圖、意境、用光方面下些功夫,狗頭是可以爆發(fā)出它的終極潛力的。
18-55鏡頭拍攝的照片
這支鏡頭用來拍攝人物合影也是非常合適的,使用35mm以上的焦段,最大化降低邊緣畸變,光圈不需要多大,保持f8左右就可以,確保前后排人員都清晰可見,適當保持拍攝距離,如果用上三腳架配合就更完美了。
適用題材四:視頻。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平面攝影愛好者都加入了視頻拍攝制作行列,無論拍攝網(wǎng)絡短片還是個人家庭記錄小視頻,用18-55mm這支鏡頭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很多特點都比較適合視頻拍攝,例如靜音自動對焦、常用的變焦焦段、便攜輕便、防抖等對于視頻拍攝來說都是非常合適的。如果您不是拍視頻大片,一支18-55mm配合必要的用光環(huán)境,拍出的視頻效果絕對要比手機好很多。
其實鏡頭無論是狗頭還是牛頭,只要你能掌控它的脾氣,充分利用它的優(yōu)點,都可以物盡其用,如果您手頭有一支被您嫌棄又閑置了很久的18-55mm不妨也偶爾用它拍些東西,可能會發(fā)現(xiàn)它還物超所值的;如果您是攝影新手,也千萬別道聽途說浪費了這支套機鏡頭,它也許會成為您攝影之路的啟蒙者。
3. 佳能35mm定焦鏡頭評測
目前在生產(chǎn)的佳能35毫米全幅鏡頭為EF 35mm f/1.4L USM及新款EF 35mm f/2 IS這二款鏡頭。
其中 USM35/1.4L已經(jīng)多年沒有更新,近期消息廠家會更新這款鏡頭,如果準備購買這款鏡頭建議等等更新款吧。而如果不想出過多錢并且以拍風光為主要,那么EF 35mm f/2 IS這款新鏡頭就很合適了。4. 55mm和50mm定焦鏡頭
主要區(qū)別有以下幾點:·
50 f1.8是定焦鏡頭,焦距只能是50mm;18~55是變焦鏡頭,焦距范圍是18~55mm可調(diào)。
50 f1.8鏡頭因為是定焦鏡頭,所以也是恒定大光圈鏡頭,最大光圈f1.8。18~55是變焦鏡頭,光圈是浮動光圈,焦距在18mm端最大光圈是f3.5,焦距在55mm端最大光圈是f5.6。
兩者在成像上的區(qū)別是:18~55變焦鏡頭因為焦距可變,所以適用性比50定焦廣泛。但是50定焦和18~55鏡頭在50mm焦距處,定焦鏡頭成像優(yōu)異,光圈大兩級。50定焦完勝。
5. 佳能五十毫米定焦鏡頭
50定焦鏡頭使用技巧:
1.撕掉標簽:50mm鏡頭的標簽最多,例如“人文”、“人像”、“標準”、“紀實”、“大師”、“布列松”等等。的確能說明50mm鏡頭的一些特點,但只會限制拍攝。其實,50mm幾乎可以用來拍攝所有題材(實際上任何一只鏡頭都可以“一鏡走天下”),并不限于人文之類的。所以,忘掉這些標簽,多嘗試用50mm拍不同的場景,就會發(fā)現(xiàn)它更多的特性。
2.控制景深:很多人買50標頭就是沖著最廉價的大光圈。其實,傳統(tǒng)50mm鏡頭最佳光圈往往在F8或者F11,全開光圈縮小一到兩檔成像質(zhì)量就有很大提高。另外,虛化并不是越虛越好,就人像而言,焦外虛化初看上去確實新鮮,但是有些場合更適合拍大景深的環(huán)境人像,而有時距離被攝人較近,甚至F8帶來的虛化也完全足夠。所以,多嘗試大光圈以外的其它光圈檔位,并嘗試根據(jù)題材控制景深,就會解決所謂“大光圈綜合癥”。
3.勤于走動:拍攝出畫面的透視關(guān)系只與相機距離被攝物體的遠近有關(guān),所以,“50mm鏡頭退兩步是35,進兩步是85”的說法并不嚴謹。因為在畫面包含內(nèi)容完全一樣的情況下,由于距離被攝物體不同,其透視關(guān)系會有所差異。但是,這句話反應出50mm鏡頭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用途很廣。只要勤于走動,不斷調(diào)整與被攝物體距離,就能拍出主題鮮明,引人入勝的作品。尤其是用慣了定焦,更要嘗試多前后走動。
4.精于構(gòu)圖:50mm鏡頭缺乏沖擊力。這是50mm鏡頭的一個不大不小的缺點。相對于廣角包羅萬象的廣度和夸張的畸變,長焦鏡頭的特寫和壓縮空間的能力,50mm的確顯得中庸。因此,50mm鏡頭比其它各種焦段鏡頭對構(gòu)圖要求更高,更需要在拍攝構(gòu)圖、內(nèi)容上下功夫。多學習別人的構(gòu)圖,并掌握一些格式化的構(gòu)圖技巧是必須的,50mm鏡頭更能夠以內(nèi)容而不是技巧打動人。
5.經(jīng)常使用:強迫自己某次出行只帶50mm鏡頭,嘗試用它拍所有的東西。
6. 佳能135mm定焦鏡頭
這是一枚定焦人像鏡頭,屬于佳能的L級別,高檔,但是屬于高檔當中的低檔。實際上,這是一枚不錯的鏡頭,135mm是標準的人像焦距,但是,如果不是全幅機身,那么考慮到1.6倍的轉(zhuǎn)換倍率,這個鏡頭的實際焦距為216mm,這樣的焦距就會使人受到壓縮,面部扭曲變形,但不是很明顯,起碼mm是看不出來的!2的光圈應該夠了,但是考慮到一般要收縮兩檔,光圈有點偏小,外拍的時候背景虛化可能不夠。
如果你能負擔的話,我建議使用85mmF1.2L,或者50mmF1.2L,價格呢,大概在一萬多一些一支吧。
最次呢,可以選擇2000多接近3000的50mmF1.4usm,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