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馬最大口徑鏡頭
它們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以下方面:
1.C版定位于一般攝影愛好者,偏向于鏡頭的便攜性,鏡頭鏡組鏡片還有鏡身做工都是以輕量化為主,鏡身做工也是適用于一般環(huán)境。S版定位于專業(yè)攝影師,偏向于鏡頭的堅固耐用性,制作的工藝要強于C版且重量也比C版重的多,鏡身構造有防滴濺功能,適合野外惡劣環(huán)境。
2. C版鏡頭結構為14組20片,鏡頭重量1930g ,S版鏡頭結構為16組24片,鏡頭重量2860g ,由此可見S版的成像能力比C版好,S版本的多的幾片鏡片可以起到彌補長焦拍攝時所帶來的色散畸變等等。
3.C版和S版價格差別比較大,C版本6000元左右,S版本大概10000元左右,相差差不多4000元左右。
2. 適馬最大的鏡頭
第一,老蛙12 2.8。
這只鏡頭以號稱幾乎0畸變而風靡全球,對,就是全球。但是這只鏡頭我不太了解,所以不做過多描述。
第二,適馬art24-35 2
說到這只鏡頭可能大部分攝影玩家不太了解,因為焦段有限,既沒有24以下超廣,也沒有50以上人像焦段。但是神就神在這一點,這只鏡頭包括了24-28-35三大焦段,而且光圈最大2,全開可用!而且鏡頭素質(zhì)堪比定焦!關于畸變,大家都知道,變焦鏡頭的畸變控制,都不能跟定焦比。
3. 適馬最大口徑鏡頭是多少
可以用增距鏡。適馬100-400鏡頭如果加裝1.4x增距鏡,焦距可以達到140-560毫米,是拍鳥的利器,不過加裝增距鏡后,光圈值也會變小。
4. 適馬鏡頭百度百科
個人玩過幾只適馬鏡頭,其中就有EX和ART鏡頭。
EX標識在適馬鏡頭產(chǎn)品線中表示“卓越鏡系”,這樣的鏡頭使用了適馬的“SMC”即為超多層鍍膜鏡片,其中比較出名的應該是適馬24-70mmf/2.8EXDGMACRO和適馬50mmf/1.4EXDGHSM,這樣的鏡頭應該處于適馬鏡頭系統(tǒng)的中上。但是凡是有這樣標識的鏡頭都是適馬的“老鏡頭”,新鏡頭一個沒有,所謂的“新舊鏡頭”指的是鏡頭的涂層差別。
ART都用于適馬的新涂層鏡頭,Art英文翻譯是“藝術”,適馬ART鏡頭是其目前主打的鏡頭系列,最有名的就是適馬351.4還有12-24二代,8-16二代,501.4二代,24-105F4,這些鏡頭都采取了新涂層,基本解決了適馬鏡頭最大的弊病之一——舊涂層鏡頭掉漆。
也就是說EX是指的是適馬鏡頭鍍膜,ART指的是適馬新鏡頭群。
5. 適馬鏡頭參數(shù)詳解
這支鏡頭的自定義模式,需要配合適馬USB DOCK調(diào)焦底座對鏡頭進行自定義設置及調(diào)整。 在官網(wǎng)發(fā)布的信息中提到,自定義模式下,可以對鏡頭進行固件更新、焦點位置調(diào)整以及其他設置。 這個“其他設置”到底是啥,我也想知道……因為我有一支適馬156S……我也想嘗嘗自定義設置是啥滋味……
6. 適馬最重的鏡頭
適馬18-35拍照參數(shù)的設置:
1.
適馬18-35mm f/1.8 DC HSM A適馬18-35mm f/1.8 DC HSM A是標準鏡頭 (變焦),卡口是 佳能EF,尼康F卡口,適馬卡口重要參數(shù)鏡頭用途: 標準鏡頭 (變焦)鏡頭卡口: 佳能EF,尼康F卡口,適馬卡口濾鏡尺寸: 72mm鏡頭結構: 12組17片最大光圈: F1.8最小光圈: F16最近對焦距離: 0.28m變焦方式: 對變焦,內(nèi)對焦
2.
基本參數(shù)鏡頭定位: APS畫幅鏡頭鏡頭用途: 標準鏡頭鏡頭類型: 變焦鏡頭結構: 12組17片鏡頭卡口: 佳能EF,尼康F卡口
7. 適馬鏡頭50mm
適合。
5個版本。買18-50 F2.8-4.5 DC OS HSM這只帶防抖的或恒定光圈帶微距功能的18-50 F2.8 EX DC Macro鏡頭,前者2000左右,后者3100左右。
其他3只分別是:
18-50mm F2.8 EX DC
18-50mm F3.5-5.6 DC
18-50mm F3.5-5.6 DC HSM
這三只不需要考慮,都是前代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