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距鏡頭放大倍數(shù)是多少
長焦微距鏡頭是指帶微距拍攝功能的長焦距鏡頭,通過調(diào)整它的放大倍數(shù),可以遠距離拍攝出和微距一樣高清的照片。因此從性能上看,長焦微距鏡頭兼具長焦鏡頭與微距鏡頭的優(yōu)點,焦距大、光學(xué)中心可以遠離感光元件,注重近距離下變形與色差的控制,兼顧普通攝影與微距攝影的需要。
2. 微距鏡頭放大倍數(shù)是多少合適
微距鏡頭可以最大限度地抵近拍攝對象,細致入微地表現(xiàn)物體細節(jié),如花蕊、昆蟲等等。一般來說微距倍數(shù)越大,細節(jié)影像也就越大,但并不是說微距倍數(shù)越大越好,凡事過猶不及,微距鏡頭的倍數(shù)與景深是成反比關(guān)系的,倍數(shù)越大,景深越小,這一點在拍攝實踐中要加以權(quán)衡,不能顧此失彼。
3. 微距鏡頭可以放大多少倍
十倍微距鏡頭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比例縮放,微距鏡頭還可以用來對產(chǎn)品質(zhì)量進行檢拍和測試。微距鏡頭的拍攝,讓我們覺得是在和物體拉近距離。但實質(zhì)上在拍攝時鏡頭的作用是將物體進行放大,使得拍攝者能夠觀察拍攝中細微的物質(zhì)。十倍微距鏡和普通鏡頭的區(qū)別在于:微距鏡頭可以將拍攝物按照比例放大進行拍攝。而且拍攝的像素依然清楚,而普通鏡頭間拍攝物進行放大以后,拍的圖片依然是模糊的。
4. 微距鏡頭放大倍數(shù)是多少度
10X微距和15X微距區(qū)別為:放大倍數(shù)不同、清晰度不同、對焦距離不同。
一、放大倍數(shù)不同
1、10X微距:10X微距的放大倍數(shù)為10倍,查看物體時畫質(zhì)幅面較小。
2、15X微距:15X微距的放大倍數(shù)為15倍,查看物體時畫質(zhì)幅面較大。
二、清晰度不同
1、10X微距:10X微距拍攝的物體的清晰度比15X微距拍攝的物體的清晰度更低。
2、15X微距:15X微距拍攝的物體的清晰度比10X微距拍攝的物體的清晰度更高。
三、對焦距離不同
1、10X微距:10X微距所需的對焦距離比15X微距所需的對焦距離更長。
2、15X微距:15X微距所需的對焦距離比10X微距所需的對焦距離更短。
5. 微距鏡頭 放大鏡
可以加近攝鏡,就是一塊精度很高的放大鏡片,擰在鏡頭前,就能當近攝鏡了。湊合用的話,隨便找一個放大鏡或者老花鏡都可以用膠條固定在鏡頭前,就是效果差點。
2,吧鏡頭拆下來,倒扣在接口上,也能達到近攝的效果,有專門的轉(zhuǎn)接環(huán)賣,沒有轉(zhuǎn)接環(huán)用手扶著也可以,但相機容易進灰。
6. 微距鏡頭 放大倍數(shù)
相機/鏡頭的近攝能力是由焦距、最近對焦距離共同決定的。放大倍率指感光元件上所成影像與原物體的比例。放大倍率越高,相機/鏡頭的近攝能力越強。所以通常來說,專業(yè)微距鏡頭具有不低于1:1(1.0倍)的放大倍率?!靶∥⒕唷辩R頭也要有不低于1:3(0.33倍)的放大倍率比較好。
7. 微距鏡頭放大倍數(shù)是多少倍
鏡頭的放大倍率是指鏡頭的最大放大能力,一般,它是在鏡頭的最大焦距和最近對焦距離下的放大能力。所謂鏡頭的放大倍率的大小,是指拍攝的影像的尺度(寬度或高度)與相機傳感器的尺度的比較數(shù)據(jù)。
就比如,135相機的傳感器寬度是3.6厘米,如果拍攝出的最大影像也是3.6厘米(拍攝尺子,尺子在影像中的從左邊到右邊跨度為3.6厘米),那么我們就說這款鏡頭的放大倍率是1;如果拍攝出的最大影像是7.2厘米(從左邊到右邊跨度為7.2厘米),那么我們就說這款鏡頭的放大倍率是0.5。
鏡頭的放大倍率有兩種表達形式,一種是比數(shù),如1:3;另一種是小數(shù),如0.33。
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
比數(shù)的右邊數(shù)字越大,放大倍率越小;小數(shù)的數(shù)字越大,放大倍率越大。如:1:8是0.125;1:5是0.2;1:3是0.33;1:2是0.5,1:1是1.0。
因此,看見比數(shù)大的時候,這款鏡頭的最大放大能力差;而看見小數(shù)大的時候,這款鏡頭的最大放大能力強。
鏡頭的放大倍率指的是通過鏡頭的調(diào)整能夠改變拍攝對象原本成像面積的大小。雖然叫做放大倍慮,但是有的鏡頭則可能起到縮小的作用。如果產(chǎn)品標識為1:4,則表示通過該款鏡頭,最多可以放大4倍。
微距鏡頭放大倍率就是平時經(jīng)常聽到鏡頭能拍到1:1、1:2的微距效果,這些比例便是指鏡頭的最大放大倍率。放大倍率用1:x表示,放大率=影像大?。ū粩z物體實際大?。Mǔ⒆筮吇蛘哂疫叺娜魏我粋€數(shù)字歸為1,一般表示為1:×或者×:1
前者的含義是被攝物體實際大小是影象大小的 ×倍,后者含義是影像大小是被攝體實際大小的×倍。這里所說的“影像大小”是指投射在膠片或者感光器上的大小,不是指照片上的大小。 1:2就表示被攝物體實際大小是影像大小的2倍,或者說影像大小是被攝物體實際大小的1/2。很多鏡頭都帶有微距功能,但不是微距鏡頭,微距功能是附加功能。嚴格地說,只有達到或超過1:1放大率的鏡頭才是真正的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1:1放大倍率拍攝:
舉例說明:
如果實物長度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10毫米,則鏡頭放大倍率1:1;
如果實物長度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是5毫米,則鏡頭放大倍率1:2;
如果實物長度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是2毫米,則鏡頭放大倍率1:5。
根據(jù)放大率,微距攝影可以細分成近距攝影和超近距攝影,這個沒有很嚴格的定義,一般的定義是:
近距攝影:放大率在1:10~1:1;
超近距攝影:1:1~6:1;(超過此倍率,就開始進入了顯微攝影的范圍了。)
鏡頭上放大倍率的刻度顯示
某個鏡頭的最大放大倍率是該鏡頭在最大焦距(定焦不存在),最近拍攝距離上達到的。我們通常將最大放大倍率在1:4~1:1之間的能夠在無限遠合焦的攝影鏡頭稱為微距鏡頭
如果使用相同的放大倍率,選用焦距越長的鏡頭,可更遠離主體拍攝,適合拍攝昆蟲以及及其它細微的主體。
最后總結(jié)下最大放大倍率是指在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時,像平面所成的像最大,此時成像的高度與物的高度之比就是最大放大倍率,它與最近對焦距離有密切關(guān)系,使用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時可得到最大的放大倍率。
但有的鏡頭焦距不是固定的是變焦的,如果是變焦的話,最大放大倍率的大小還與該鏡頭的焦距有關(guān),當用變焦鏡頭拍攝時,使用該鏡頭的遠攝端(即最大焦距)時,才能達到最大放大倍率值。
例如佳能鏡頭EF-S18-135mm f/3.5-5.6 IS,其焦段為18-135mm,當用其短焦端18mm拍攝時,其最近對焦距離為0.49m,放大倍率為0.04倍.當用其長焦端135mm拍攝時,其最近對焦距離為0.45m,最大放大倍率變?yōu)?.21倍。我們還可以由下面的被攝景物通過單雙凸透鏡頭的成像原理圖來更進一步理解什么是最近對焦距離和最大放大倍率:
8. 微距鏡頭放大倍率越大越好么
區(qū)別如下:
首先,微距拍近,長焦拍遠!
第二,微距拍特寫例如,淘寶商店里面的很多產(chǎn)品都是用微距鏡拍的, 長焦拍遠景,例如鳥,荷花,等!
第三,為什么微距鏡頭的焦距很長,因為焦距長就意味著放大的倍數(shù)高??!而且最低對焦距離近,所以很多細節(jié)都可以拍的清清楚楚,如果是拍紙張的話,那么連紙張上的紋路都可以讓你拍的清清楚楚
9. 微距鏡頭放大倍率與焦距關(guān)系
焦距和放大倍率沒有直接聯(lián)系,焦距較短的微距鏡頭也有放大倍率很大的(有的可達6),長焦微距鏡頭放大倍率多為1:1。
還有個最近對焦距離的問題。微距鏡頭要求最近對焦距離很??;普通鏡頭往往最近對焦距離很大,距離太近就太虛,無法拍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