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相機如何背
背照式就是將感光二極管掉轉(zhuǎn)方向,讓光線首先進入感光二極管,從而增大感光量,顯著提高低光照條件下的拍攝效果。
前照式傳感器也被稱為傳統(tǒng)式傳感器。簡單來說,其與背照式傳感器的區(qū)別在于,前者的金屬線路層在光電二極管上方,而后者的金屬線路層在光電二極管下方。
因此,背照式傳感器不會因為金屬線路層的遮擋而損失光線,其光線利用率要比傳統(tǒng)式傳感器高出至少30%以上。從而能夠拍出畫質(zhì)更細膩,噪點更少的照片。
2. 單反相機如何背景虛化
小米11 Ultra的主攝采用了智能手機中迄今為止最大的CMOS:三星GN2,尺寸達到1/1.12英寸。
那么如此之大的CMOS,小米11 Ultra的主攝是不是就能像單反那樣,拍出淺景深的背景虛化效果?如果論照片底噪和動態(tài)范圍,三星GN2的確是一次跨越,但就背景虛化來說,1/1.12英寸還是太小
首先了解相機是如何拍出淺景深虛化效果的:
透鏡的光學原理造就了鏡頭兩側(cè)的共軛平面。即理想條件下,在物方,鏡頭前特定距離的平面上的所有物體會在鏡頭像方另一特定距離上的平面上成像。而拍照是將在三維空間里的場景,映射到二維平面上,從三維空間中取景就必然要面臨“距離”問題。不同距離的物點會在鏡頭另一側(cè)的不同平面成像,這就導致處在像方特定距離的二維平面CMOS會承接到很多無法匯聚的點——彌散斑
彌散圓的直徑越大,CMOS成像清晰的對焦范圍越短,當焦點匯聚在近處景物上時,遠處景物在CMOS上的成像會形成由無數(shù)彌散斑混疊產(chǎn)生的虛化背景。
為了拍攝景深更深的照片,讓一定距離之間的景物都能在CMOS上清晰成像,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縮小光圈。
首先要明確“清晰”的概念,并不是讓所有光線都匯聚成為無窮小的像點,而是當彌散斑小到一定尺寸——超出人眼分辨能力后,即可將圖像定義為“清晰”
光圈的作用是遮擋光線,縮小光圈后,CMOS上的彌散斑會顯著變小,相同的拍攝條件中,小光圈能提供更長的焦深,拉長對焦范圍,容納更寬廣的景深,削減虛化效果。
智能手機上的鏡頭就是天然的光圈,因為空間有限,智能手機中采用的都是配合小底的小孔徑鏡頭,孔徑光闌非常小,通常主攝的入瞳直徑只有2~4mm左右,小米11Ultra入瞳直徑就僅有3.9mm。另外,小米11 Ultra的主攝孔徑相對較小,因為超廣角鏡頭孔徑比主攝更大。
手機鏡頭雖然拍不出虛化,但能算出虛化。這就要依賴AI(軟件)、tof鏡頭(硬件)分別或者共同完成。如今的攝影算法可以用單攝實現(xiàn)虛化,背后是AI和ISP的支撐,而安卓陣營也有廠商在手機上加裝tof鏡頭,用以獲得3D深感數(shù)據(jù),通過后期融合,對圖片進行虛化處理。
總之,手機鏡頭本身難以出淺景深的照片,遠遠無法企及單反相機的背景虛化能力。硬件尺度上的差異,是手機與相機“拐點之戰(zhàn)”中最難跨越的鴻溝。
3. 單反相機如何背在上身
飛機上可以帶相機。
按國內(nèi)航空公司的規(guī)定,帶攝像頭的相機是不可以在中途開機的,哪怕是飛行模式。
假如是平板,卡片機,微單,單反,除在起降階段不建議開機使用外,其余時間都是可以使用的。
通常情況下,像單反這樣的精密器材加貴重物品,不建議托運。
因為相機是一個比較容易弄壞的東西。而且還是比較貴重的東西,所以我們一般應(yīng)該用相機包把它放好。
裝好相機之后,我們應(yīng)該隨時掛到身上。待在身上是比較安全的,如果您放在箱里的話,因為長途運輸可能有磕磕絆絆。有可能會弄壞你的相機所以應(yīng)該注意好。
4. 相機怎么背
Tips 1:變手拿包
大體上來說,相機包都尺寸小巧顯得十分精致,所以聰明的姑娘完全拿它當做手包來用,會更時髦!
Tips 2 :當項鏈掛在胸前
如果選一只變形化相機包,由于獨特的外形加上鏈條,你可以如潮人那樣,將它掛在胸前,等同于項鏈的裝飾感,時髦得別具一格又恰到好處。
Tips 3:斜跨
這就是比較傳統(tǒng)的正常背法了。
5. 單反怎么背好看
對相機來說,相機專用背帶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單反相機,因為單反有點重量,如果我們長時間拿著的話,不管你是游玩還是工作,都會覺得很累,但是如果我們有背帶的話,就能把重量轉(zhuǎn)移到其他部位上,大大減輕我們手上的重量。
工具/原料
相機專用背帶一根
相機一臺
一雙干凈的手
方法/步驟
首先將背帶穿過機身和背帶環(huán),將背帶的前部分從外側(cè)穿進去并且抽出來,再穿過用來固定的固定環(huán)。
稍微放松下背帶的鎖扣,留足空間,將背帶從鎖扣的內(nèi)側(cè)穿進去。
在背帶穿進去之后,稍微拉出鎖扣的背帶,再將背帶來回折穿,并放在鎖扣的下側(cè)。
4
調(diào)整好長度之后,拉緊背帶,用固定化固定住,就OK啦!
END
注意事項
固定好背帶之后再輕微的拽動一下,確定是否已固定牢固了
6. 單反怎么背
1.相機從包裝里拆出來,鏡頭是獨立的,先把鏡頭通過卡口觸電裝上去,輕輕轉(zhuǎn)一圈,聽到咔的一聲說明安裝上了。
2.然后打開電池卡槽,把鋰電池按照正確的安裝方法,裝進去。也聽到咔的一聲。
3.打開記憶存儲卡槽,把sd卡裝進去,也是聽到咔的一聲。
4.旋轉(zhuǎn)開機按鈕,從OFF旋轉(zhuǎn)到ON。
5.拿下鏡頭蓋,將相機的鏡頭伸出來,以后不用的時候,也記得第一時間蓋上,保護好鏡頭。
6.接著選擇自己喜歡的模式,就可以拍攝自己喜歡的照片了。拓展資料數(shù)碼相機,英文全稱:DigitalStillCamera(DSC),簡稱:DigitalCamera(DC),是數(shù)碼照相機的簡稱,又名:數(shù)字式相機。數(shù)碼相機,是一種利用電子傳感器把光學影像轉(zhuǎn)換成電子數(shù)據(jù)的照相機。按用途分為:單反相機,微單相機,卡片相機,長焦相機和家用相機等。數(shù)碼相機與普通照相機在膠卷上靠溴化銀的化學變化來記錄圖像的原理不同,數(shù)字相機的傳感器是一種光感應(yīng)式的電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在圖像傳輸?shù)接嬎銠C以前,通常會先儲存在數(shù)碼存儲設(shè)備中(通常是使用閃存;軟磁盤與可重復擦寫光盤(CD-RW)已很少用于數(shù)字相機設(shè)備)。
7. 單反相機怎么背才專業(yè)
曝光
曝光數(shù)據(jù)的調(diào)節(jié)需要用敏銳的眼力來確定。我永遠都是使用手動調(diào)節(jié),因為在拍攝的時候,我非常喜歡稍微的過曝,而設(shè)置成光圈/快門優(yōu)先或是自動曝光,基本達不到我想要的那種亮度要求。這張照片是在陰天的情況下拍攝的,并且不是開闊的空地,左邊和右邊都有高墻。這樣的位置有一個非常理想的結(jié)果就是孩子眼睛里有catch light,亮亮的,正是兩面墻前方空地的亮光反射進來。
白平衡
白平衡也是需要下功夫來讓大腦記憶的。每個相機的性能不同,比如富士相機在“陰天”模式下,照片色調(diào)會非常暖,桔黃色成分明顯增多,而同樣在尼康D200中應(yīng)用“陰天”就不會有那么明顯的桔黃色調(diào)。所以覺得你拍攝的光源或色調(diào)有點改變了,那就要及時調(diào)整白平衡的設(shè)置了。
服裝
服裝顏色亮麗 + 簡單的背景 + 正確的曝光 + 正確的白平衡 = 顏色亮的照片。
要注意顏色亮并不等于顏色多。衣服則是越簡單越好,如果混搭不出來感覺,寧可從簡。要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如果孩子膚色偏黑,偏黃就不太適合穿深紅色或橘色系的衣服,因為衣服的顏色會多少反射在皮膚上,這樣會讓膚色更難以達到亮麗。
后期
如果覺得照片不夠亮,方法就是上調(diào)曲線,將直直的曲線按照你想要的效果,拉成弓的樣子(朝上是亮,下是暗)通常曲線一變,照片會相對的發(fā)白,像洗過一樣,所以這就需要在用另一個圖層,然后在這個圖層上把柔光softlight加上(圖層下面那個下拉框就是可以選擇柔光的地方),如果覺得顏色還是淡,可是嘗試加兩次柔光:)(大多情況不需要這樣的)如果還是覺得紅的不夠紅,綠得不夠綠,可以調(diào)節(jié)飽和度
1.相機選擇文件存儲格式為無損格式用電腦校,這種方法能出超高水準的艷麗程度。
只要后期存儲格式正確,可以再次后期,達到極致水平
2.相機選擇鮮艷模式自動出壓縮格式JPG,此種格式后期范圍有限。色彩一般
3.相機選擇艷麗,TIFF格式,然后用電腦后期,此種格式艷麗程度高,近似無損。
4.相機直出壓縮格式如JPEG,JPG用電腦軟件后期調(diào)整,艷麗程度低,高程度容易溢色
一、用RAW格式拍攝,保證最大的信息量
1.定位相對專業(yè)的相機,都會提供RAW格式給用戶選擇,一般情況下,筆者都習慣使用RAW+JPG(最佳)來進行拍攝。雖然這樣會使存儲卡很容易就拍爆掉,雖然很多時候最終都不會用到RAW,但筆者依然有保留RAW原始文件的習慣,因為它可以記錄下當前技術(shù)條件下,你能夠獲得的最大的照片信息量--對于追求最佳畫質(zhì)的朋友來說,無RAW不歡。
2.說起RAW,我們需要先了解一個技術(shù)名詞,叫色彩深度。色彩深度的單位是bit,普通的jpg照片色彩深度為8bit,這意味著RGB這三種顏色,每個顏色有256個等級,組合起來可以產(chǎn)生總共256*256*256即約1677萬種不同的顏色,這是目前主流顯示設(shè)備的顯示極限,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相當夠用。
3.但是與RAW格式的色彩深度相比,JPG就顯得異常單薄。目前主流單反/單電相機支持拍攝12bit的RAW文件,12bit表示RGB每種顏色都有4096個等級,組合起來可以產(chǎn)生超過687億種顏色!某些高端單反相機支持拍攝14bit的RAW,在理論上可以記錄4.3萬億種顏色。與這些內(nèi)功深厚的高手相比,JPG實在沒有太多的內(nèi)涵可以挖掘。
4.可以記錄更多的色彩,代表著照片擁有更豐富的過渡,雖然這一特點在普通的6bit或者8bit顯示器上沒辦法看出差別,但是卻可以讓后期調(diào)整的空間變得更大,而且在高端顯示器上調(diào)圖或者最終打印輸出時,亦能看出非常明顯的區(qū)別。舉個例子來說,用JPG格式拍攝晴朗的天空,后期拉色階或者動曲線的話,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天空顏色分層的現(xiàn)象,這就是由于相機記錄的藍色層次太少,經(jīng)不起后期調(diào)整;而使用RAW格式拍攝,藍色層次夠豐富,即便后期有更大的動作,依然能夠保證有足夠平滑的過渡。
二、用盡量低的ISO,保證純凈畫質(zhì)
1.對于膠片來說,感光度越低,顆粒越細膩,可以記錄更平滑的過渡以及更豐富的細節(jié);感光度越高的膠片,顆粒感越明顯,細節(jié)損失越大。當數(shù)碼相機發(fā)展到今天,高感影響畫質(zhì)的問題依然沒有獲得很好的解決,尤其是早期使用的CCD傳感器,低感畫質(zhì)很棒,但是高感畫質(zhì)卻相當糟糕,這也是高感相對強悍的CMOS逐漸取代CCD的一個重要原因。
2.與CCD相比,CMOS傳感器在高感畫質(zhì)方面擁有明顯的優(yōu)勢,目前高端單反相機最高感光度已經(jīng)超過ISO 2200萬,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shù)字,可以讓我們在光線更加極端的環(huán)境下成功的拍攝出可用的照片。然而,可用并不等于畫質(zhì)好,想要獲得最佳畫質(zhì),藝臣文化攝影建議還請使用盡量低的感光度。
3.盡量低的感光度,并不是說只能使用ISO 100。對于采用1/2.3英寸傳感器的小卡片相機而言,ISO建議不要超過400,因為像素實在是太密集了,分散到每個單獨像素的光線實在是太少了,胃口本來就小,還不讓它“吃飽”,畫質(zhì)可想而知一定不怎么樣。另外,目前廠商大力宣傳的背照式CMOS,在單個像素進光量方面的確有進步,但是這點兒優(yōu)勢也被廠商過度追求高像素而消磨殆盡。
4.對于主流的APS-C級單反/單電相機而言,盡管最高感光度亦飆升至ISO 51200甚至更高,但是從測試以及實際拍攝的經(jīng)驗來講,ISO 800-1600是保證畫質(zhì)的最高極限。當然,這個標準跟像素多少也有直接關(guān)系,對于某些像素高達2000萬以上的APS-C機型來說,使用低感是獲得最佳畫質(zhì)的重要前提。
8. 單反相機如何背景不虛化
使用單反相機,拍出淺景深的照片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我的做法是,在相機上,設(shè)置成光圈優(yōu)先功能,把光圈值設(shè)到最大。但是拍出景深淺的照片,更重要的是相機的鏡頭應(yīng)用。這件事并不復雜,只要做到三點,就可以實現(xiàn)。
第一、使用鏡頭的大光圈。
由于鏡頭的物理特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也就是說,如果使用大的光圈,被拍攝物前后清晰范圍就很?。蝗绻褂眯」馊?,被拍攝物前后清晰范圍就很大。根據(jù)這個特性,使用大光圈,背景就很容易模糊。
第二,使用長焦鏡頭。
根據(jù)鏡頭的物理特性,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淺。因此,要想獲得虛焦的效果。使用長焦鏡頭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有些長焦鏡頭還能出現(xiàn)特殊的虛焦效果,如俄羅斯500毫米折返頭,就能出現(xiàn)虛焦且有大光環(huán)的感覺,非常漂亮。
第三,使用微距鏡頭。
根據(jù)鏡頭的物理特性,微距鏡頭景深非常淺。對準被攝物,前后的景物基本上都會呈現(xiàn)虛焦的效果。有時候微距拍攝昆蟲,
只有腦袋清晰,其他地方都模糊了,畫面的美感,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