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對焦后構(gòu)圖
構(gòu)圖后把對焦點移動至需要的點上就可以了。
2. 先對焦后構(gòu)圖焦點不實怎么辦
我自己的話也大部分是用先對焦后構(gòu)圖,使用這種方式的原因是我比較信任相機的中心點對焦精度。
這種構(gòu)圖方式如果是手持其實你是沒辦法控制相機僅上下或者左右移動的,一定會或多或少產(chǎn)生一點角度變化,這時候由三角函數(shù)的計算方式可以得知,移動以后你離被攝物體的距離肯定會適當改變,但是在這種變量影響不大的時候,圖像是不會虛的。
這樣能不能不虛其實取決于你用的鏡頭焦距和光圈,以及相機傳感器焦平面離被攝物體的距離,涉及到景深問題。
景深由光圈和焦距決定,光圈越大,鏡頭焦距越長,相機焦平面到物體的距離越斷,都會導(dǎo)致景深越淺。景深同時也是一段范圍,而不是僅僅一個焦點是實在的。
比如鏡頭焦距加上光圈的影響,會讓85/1.2這種鏡頭很容易就對焦不實,對不到眼睛上去,這才是現(xiàn)在的微單開始研究眼控對焦(其實是指對焦到被攝者眼睛上)的一大重要意義。再舉一個焦平面到物體距離的例子就是拍攝微距你就沒辦法用先對焦后構(gòu)圖的辦法,因為焦平面到被攝者的距離太近了,一點點距離變化都會影響非常淺的景深。
如果不是這種非常極端的情況的話,在你用比較短的焦距,不是最大光圈的情況下的正常拍攝,你不需要考慮這個物體。另一個利用大景深的例子就是很多人文拍攝者,喜歡用35mm或者28mm的焦距,通過估焦或者超焦距,快速地把被攝主體放在景深范圍里,使手動對焦比自動對焦更快,抬手就可以拍了。
具體你的鏡頭和相機能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其實你自己測試一下就知道了,先對焦后構(gòu)圖一批照片,然后放大看看焦點實不實就可以了。正常來講是問題不大才對。
3. 先對焦后構(gòu)圖怎么畫
首先,把人臉放在畫面的中間,半按快門對焦后移動畫面,開完成構(gòu)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