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康16-35二代鏡頭評測圖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這是一個超廣角鏡頭,恒定光圈2.8,金圈鏡頭,(金圈是尼康公司認為高檔的鏡頭)
全畫幅鏡頭,
網(wǎng)上用戶評測
抗眩光,色彩,和畸變的控制能力強,銳度好
缺點,貴,利用率小,不太用得著.
AF-S尼克爾16-35mm f/4G ED VR
也是一個超廣角鏡頭,恒定光圈4,金圈鏡頭
全畫幅鏡頭,網(wǎng)上用戶評測
控制了強光造成的眩光鬼影,VR很好用,1/10的快門速度成功率也很高,
做工感覺和別的金圈頭比稍欠缺,塑料感稍重,焦距環(huán)有些窄,價格有些虛高
感覺和14 24比不差.新加入的VR絕對可以替代2.8光圈,價格也比它便宜了不少
我個意見認為前款廣角太廣,用在全幅上更廣,很貴,這樣的廣角,使用率不會太高的,即大多數(shù)環(huán)境用不著.
后者稍好一點,用途相比還是較廣的.也便宜一些,但檔次差一點.F4,差一檔.
一般出去帶的鏡頭,太多會很累的,你帶也一個很廣的廣角,那必須,中段的鏡頭帶一只,長焦帶一只,這樣就是三個了.非專業(yè)人員一般帶得不會多,不超過三個.
另外針對16-35,一般人會買17-35F2.8,鏡頭,這款雖老,但還沒有替代它,
全幅相機一般買24-70F2.8,這款, 而非全幅可買DX17-55F2.8, 但全幅是趨勢,買了后者,全幅相機就不能用了,所以只能買17-35F2.8,
2. 尼康17-55鏡頭
尼康17-55鏡頭是金圈高檔鏡頭,采用環(huán)形馬達,有全時手動優(yōu)先自動對焦功能,如果動了手動調焦環(huán),離合裝置就發(fā)揮作用,拒絕自動對焦了。
也許是這個離合裝置有了問題,可仔細觀察自動對焦時“合焦提示的圓點”是否出現(xiàn),證實仍可自動對焦。用f5.6以上光圈景深增加了,可彌補輕微的失焦。
不要對著白墻對焦,伸出自己一只手,用手心對焦就行。
多加練習,熟練操作就好了。
3. 尼康16—35鏡頭評測
這個頭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直接可以上濾鏡片,我拍風光一般ND是常備的。1424必須上濾鏡支架, 一套lee的動輒3000,國產的一套下來也得1500左右。而且濾鏡架實在拆卸太麻煩了。
缺點也有,最大缺點就是暗角控制和畸變, 16mm端尤為明顯,光圈倒還好,因為一般我都是F8-F11。反正風光也很少用到大光圈。
所以原廠頭里,米多的,就買1424高濾鏡架, 米少的,1635足夠拍攝,無論是色彩還是銳度都對得起價錢。
副廠頭里,應該只有圖麗在做超廣的變焦, 應該也是一個1635 F4的頭,那個成像比較肉,價格更便宜。
4. 尼康17-35鏡頭
17-35/2.8D膠片時代的金廣角,在膠片相機上的成像質量沒有話說,做工和用料都是頂級的。但CCD/CMOS感光元件成像的特性決定了再牛的膠片頭在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都不可避免的邊緣畫質變差的缺點。
5. 尼康18-55二代鏡頭
18-55為第一代鏡頭。18-55VR 為第二代鏡頭。第一代18-55mm的鏡片數(shù)量為5組7片。第二代18-55VR的鏡片數(shù)量為8組11片。第一代和第二代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第二代鏡頭加入了防抖功能??梢栽诟目扉T速度下依然獲得清晰的照片?,F(xiàn)在第三代18-55VR Ⅱ 也已經(jīng)上巿,比18-55mmVR整體尺寸變得更小巧,各方面的指標也比前兩代有所提升。
6. 尼康14-35鏡頭
尼康廣角鏡頭。
尼康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鏡頭定位:135mm全畫幅鏡頭
鏡頭分類:單反鏡頭
鏡頭用途:廣角鏡頭
鏡頭類型:變焦
鏡頭結構:11組14片(包含2個ED鏡片,3個非球面鏡片和1個納米結晶涂層)
鏡頭卡口:尼康F卡口
鏡頭直徑:98mm
鏡頭長度:131.5mm
鏡頭重量約:1000g
對焦方式:M/A(手動優(yōu)先自動對焦)和M(手動對焦)
變焦方式:伸縮式鏡頭
遮光罩:內置
最大光圈:F2.8
最小光圈:F22
光圈葉片數(shù):9片
焦距范圍:14-24mm
最近對焦距離:0.28m
最大放大倍率:1/6.7倍
視角范圍帶有35mm(135)格式的攝像角度:114-84度
運用Nikon DX格式的攝像角度:90-6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