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騰龍18 -200鏡頭
二代
一代:AF18-200mm F/3.5-6.3 XR DiII LD Aspherical [IF] MACRO Model A14。
鏡片構成:13組15片,最近攝影距離:0.45m ,最大攝影倍率:1:3.7(f=200mm、最近攝影距離:0.45m),全長 :83.7mm(最大伸長[200mm]時:149.4mm)※83.7mm(最大伸長[200mm]時:149.4mm),最大直徑 :73.8mm ,濾鏡口徑:
62mm ,光圈葉片數(shù) :7 片 ,最小光圈:F/22 ,重量 :405g。
二代:18-200mm F/3.5-6.3 Di II VC Model B018。
鏡片構成:14組16片,最近攝影距離:0.49~0.77m,最大攝影倍率:1:4(f=200mm時:最近對焦距離0.5m),長度 :96.6mm,最大直徑 :Φ75mm,濾鏡口徑:
Φ62mm,光圈葉片數(shù) :7 片 ,最小光圈:F/22-40,重量 :400g。
2. 騰龍28-200mm鏡頭評測
索尼24-240mm鏡頭長度為118.5mm,騰龍28-200mm鏡頭長度為117mm,索尼24-240mm鏡頭比騰龍28-200mm鏡頭長1.5mm。
3. 騰龍18-200鏡頭怎么樣
沒有關系的 300的較短很多鏡頭都不需要防抖 何況是200的較短了 18-200也只有騰龍的性價比最高
4. 騰龍18-200鏡頭和尼康18-200鏡頭
焦距關系到取景視野。
比如你說的這個騰龍鏡頭,18-200mm VC,VC和尼康的VR都是防抖的意思。18mm是廣角端,視野最廣;200mm是長焦端,視野窄,但是能把遠處物體拍大,相當于望遠鏡吧。
鏡頭焦距引起視野變化的幅度,越是靠近廣角端,越大,比如15mm會比18mm的視野廣很多,但是140mm和200mm的視野差距就不一定那么明顯。而且像素都夠,遠處拍不大的場景,裁切一下,也就大了。當然,就算是200mm,想拍鳥的特寫還是遠遠不夠的。除非個別落地吃東西的能給你靠近了拍。所以第一個回答建議你買16-50。
就你問的這兩個鏡頭,我建議選尼康原廠18-140VR。因為就我手里的騰龍鏡頭來說,騰龍的鏡頭更容易進灰。而且,一些機內鏡頭缺陷的矯正功能,也只支持原廠鏡頭。有利于提升圖像質量。
關于相機鏡頭,你了解多少?
構圖與鏡頭焦距的關系,不像你想得那么簡單
5. 鏡頭騰龍18—200適合拍什么
可以,因為這個頭比較短,50MM,所以推薦換那支不帶VC的1750,即A16,性價比更好;另外還推薦那款適馬的1870,帶微距,焦段也長點,很多人用。
6. 騰龍18-200鏡頭質量怎么樣
佳能系列單反相機的卡口是EF型,所以騰龍18—200mm變焦鏡頭,如果適配佳能單反相機也應該是EF卡口。作為一個專業(yè)照相機鏡頭生產(chǎn)廠商,騰龍系列鏡頭已經(jīng)有多種系列卡口,EF卡口只是其中之一。其它卡口還有適配尼康等其它品牌照相機的多種鏡頭。
7. 騰龍18-300鏡頭評測
首先說價格:騰龍18-200 F3.5-6.3XR DI II LD鏡頭2700元的話那肯定是挨宰,正常價格不超過2000元!至于性能,首先對于18-200這樣一支遠攝變焦鏡頭來說沒有防抖那絕對不是一個很實用的鏡頭!做工不錯,手感也還可以!但是對于這樣一款低端遠攝變焦鏡頭來說不要期望它在超過105以上的焦段有太好的表現(xiàn)! 最后奉勸一下;東西既然已經(jīng)買了,其實沒要糾結了!怎么用好它挖掘出最大潛力才是正事!另外也不要相信別人的太多評價,這東西自己喜歡最重要!
8. 騰龍18 300鏡頭
不支持啊,這看看很明白嘛,DI II鏡頭都是APS的,而且還從來沒有全幅的超廣角-長焦的。
18-200這樣的鏡頭,超廣角到長焦要做成全幅太難了,誰也不好做,而且意義也不大。
用它們的都是初級用戶,機器都是APS-C的,而用全幅的都是職業(yè)的了,追求效果時誰用這樣的大變焦鏡頭?一般全幅的大變焦都是28-200,適馬還有28-300。
9. 騰龍18-200鏡頭和佳能18-200
原因如下:
1.一個是原廠鏡頭一個是副廠鏡頭。品牌號召力/影響力不在一個level上。
2.原廠鏡頭的鏡頭組設計更加嚴謹,在用料及做工和副廠鏡頭差別明顯。
3.原廠鏡頭在佳能機身上的固件記憶體內有匹配參數(shù),匹配度更加好。而副廠沒有,更容易“跑焦”。
一分價錢一分貨,就是這個道理……
10. 騰龍18-250鏡頭
這兩個鏡頭不是一個焦段的所以很難相比較,佳能55~250是屬于中長焦的廉價鏡頭,其實畫質還不錯也便宜。但是要配合18-55套機鏡頭才能用,雙鏡頭的套裝就是配這個鏡頭。
騰龍的16~300是屬于一鏡走天涯大變焦鏡頭,特點就是方便適合旅游時候用,不會有很好的畫質。